浅谈中学武术课程中的长拳教学

2009-07-04 05:03周林新
教师·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长拳教学

周林新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武术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鲜明中华民族印记的武德思想理念,更体现了中华武术的精髓。在中学开展武术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全面锻炼学生身体的柔软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精气神。当前武术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提出了长拳教学要注意厚基础、重分解教学、精讲多练、抓节奏,并对中学武术教学做一个小结。

关键词:武术课程;长拳;教学

长拳是武术主要拳种之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查、华、炮、红、少林等具有拳势舒展、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等共同特点的拳术统称为长拳。长拳的内容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单练套路和对练套路。

中学教学一般以教授基本功和小组合为主,选择规定套路如“少年拳”“五步拳”为教学内容。

一、长拳套路的技法特点

长拳技法特点主要变现为:手要快捷,眼要明锐,身要灵活,步要稳固,精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青,四击(踢、打、摔、拿)合法,以形喻势。

二、长拳套路的教学要点

1.注重功架,打好基础

长拳的功架是手型、步型、身型等姿态的综合表现,多半指静止时的造型,总体要求是招势清楚、端正工整、规范准确、势正招圆。不同的手型和步型都有其特殊要求,即动态的手法、步法、腿法也都具有规范性动作要求,如手型要求拳紧、掌要并拢挺伸、勾要屈腕捏拢,身型要求顶头竖项、挺胸塌腰、收腹敛臀、躯干中正等。因此在长拳教学中,首先是要打好基础,“未习拳术,先学扎马”功架练习即基本功练习,是基础的基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长拳又是深入学习其他拳械的基础。习武如同建楼一样,有多好、多深的基础,就有多好、多高的发展空间。师生要为此共同努力,练好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为套路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正确运用分解教学法

分解教学法是教学中常见和必须采用的教学方法。由于长拳动作复杂多变,为非周期运动,个别动作又繁难,为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学会正确运用分解教学法。一般情况下是将较难的动作分成若干个小节进行教学,等基本动作学会后再做完整的练习。有的动作宜按上下肢动作进行分解,如腾空跳跃或转体动作多用此法。

3.精讲多练,强化动作规格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中应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在讲解动作路线、方向、规格后,关键是加强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增强对动作规格的理解并逐步掌握。俗话说:“功到自然成”,不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没有练习时间的积累,讲的再多也是枉然。教学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教师“传道”之后要经历一个“解惑”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练习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给予纠正,使学生对新动作或新套路的掌握由“生”到“熟”、由“泛化”逐渐“分化”直至达到“动力定型”。

4.实践中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长拳的节奏包括动作的节奏、动作组合的节奏及套路的节奏。不同的动作、不同的组合、不同的套路和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节奏要求。

教学实践证明,长拳节奏是较难掌握的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初学者,即使是学会了动作也难以驾御套路的节奏,甚至对此迷茫,不知所措。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从单个动作入手,通过反复练习来感知每个动作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少年拳”中的“缠腕冲拳”动作,待学生学会动作后,要在练习中让他们体会出:缠腕要快、握拳回收要与右脚下震同时完成,此外震脚略顿后,上左脚成马步冲拳。教者要适时用语言提示:“快、震、落、停”。如此这般逐一掌握每个动作的节奏,进而掌握动作间的衔接,知道何处应衔接紧凑,何处应稍静“亮势”。例如一个行步接里合腿落步成弓步推掌则要嘎然而止,“动迅静定”。由此发展到处理好每一个组合的快慢刚柔,最好达到整个套路的流畅自如、富有节奏。

武术教学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通过实践教学还可以结合个人身体素质和接收能力的不同灵活运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长拳教学
浅谈长拳发展的历史流变
中职院校的专项化武术教学探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
129式太极拳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