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扼要地概述了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和基本原理,对生态旅游建设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建设
1引言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当前,生态旅游迎合了游客近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出游动机,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求,因而发展非常迅速。
自然保护区内的生境与资源,均保持着自然界的原生状态,是自然风光和生物多样性的精华所在,有着优越的旅游开发资源和极高的旅游吸引力,是开展高科技含量旅游的理想场所。虽然自然保护区是某种意义上的自然特区,一经划定将实施特殊的保护与管理措施。但是,为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在确保自然保护区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在试验区内,有条件地适度开展生态旅游是政策所允许的。一方面可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对自然旅游的需要,促进山区经济繁荣。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项目,首先要从项目建设做起,在被批准的保护区建设总体建设框架内,进行生态旅游的专项建设。
2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基本特征
旅游在促进和带动经济繁荣的同时却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后果。人们从深刻的教训中,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生态旅游是当代旅游业向高层次,道德化发展的产物;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而出现的概念,它是吸引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客体,又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施和生态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此共识的基础上,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客体)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地方民族文化。旅游者(主体)是以大自然为基地,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以自然生态理念为指导,以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观赏内容的自然旅游。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具有教育功能的高知识含量的旅游。其内容极为丰富,带给旅游者以保健性,高雅性,知识性等全新的享受。在融进大自然的同时,了解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注重当地社区的参与。这不仅是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上推行社区共管,促进社区发展的主要内容,更是生态旅游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维护文化多样性,使旅游者、经营者和管理者都能有较深的“天人合一”的感受。
3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原则
3.1保护第一原则
生态旅游资源中多数属不可再生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需求提供了可能,是生态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凭借和依据。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依法制定予以特殊保护的地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和科学意义。因此,维护其原生态是生态旅游建设的首要任务。生态旅游必须严格控制旅游活动的强度,旅游设施和游人数量限定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以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性。
3.2 参与性原则
参与式发展思想,就是要在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搞清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充分研究生态旅游诸多利益相关群体的需求,尤其要关注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人并不是一个被动和消极的客体,而是发展过程的主体,只有人的发展在项目中强化,这种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因此,在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坚持参与原则,包括社区的参、旅游管理者的参与、游客的参与、当地群众的参等。
3.3 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旅游业属于生态经济产业的第四产业,在开发生态旅游时应遵循生态经济产业的原理。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是生态旅游内涵的核心,也是建设原则的总概括。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强调保护与开展的结合,是一种既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原生态发展旅游业,又要求通过旅游活动维护和促进自然发展的双赢性的、特殊的新型旅游方式。因此,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
3.4 和谐性与特色突出原则
在生态旅游建设中,应坚持和谐性与特色突出的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发与保护的和谐,现在与未来的和谐。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必须坚持只能在试验区内开展,不得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着重处理好自然环境、旅游者、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结合,并根据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出能展示其特色的景区。
4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基本原理
4.1 生态伦理学原理
自然保护区是在依托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中体现其作用和价值,那么生态旅游建设也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利为先导。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一样,都是大自然中相互依存系统中的有机构成要素,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正是强调人类必须承认和尊重大自然的权利,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因此,用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的思路和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是建设的总出发点。
4.2 生态经济学原理
生态旅游业是一种经济行为,经营的主要目是经济效益,但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实施生态化管理,探究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用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的思路和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是建设的总出发点。
4.3 景观生态学原理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就是挖掘和保护自然景观特色,协调利用自然景观格局,在进行景观生态分析,建立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确保生态安全的基础上,为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利用景观多样性,开发旅游空间多样性而提出的宏观方案。
4.4 系统工程学原理
系统工程方法就是将全部对象和全部活动,都放在一个整体系统中来认识和处理,用最优化的原则来确定其应处的合理地位和应完成的合理职能达到时空一体化。
4.5 可持续发展的原理
可持续发展包含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即要求保持人类生活生产发展与自然界的横向平衡性和纵向永续性,又要求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再生产能力的保护与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的生态质量。旅游业的开发,必然会对自然界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建设的任务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最小的并可恢复的生态损失,取得合理的经济效益,以保护旅游地的生命力和多样性,达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5 对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分析探讨
5.1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建设内容
生态旅游景观区只能在保护区的试验区内开展,应在实验区内选择有特色、有代表性的适当地域,选定旅游主题,建设成生态旅游景观区,在景观区内建设旅游内容,如资源评价、开发规模、景点设置、基础设施、容量计算、市场测定、效益分析等。
5.2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开发与区域参与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也必然将得到迅速发展,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业方兴未艾。当地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成功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生态旅游概念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积极探讨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开发与当地社区的关系,以及社区参与的形式,使生态旅游在当地持续健康地发展,建设中应提出可行措施。
5.3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地方旅游关系
自然保护区一般地处林区深处,市场局限性较大,旅游业开展规模往往不能自成体系。在进行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时,不能忽视其外部环境,在维护自主经营和突出特色的前提下,应尽量融入地方旅游业系统,成为地方旅游建设的重要组成,与地方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建设的目标与步伐相一致,相辅相成才有可能得到相应发展。
5.4 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评价
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揭示和了解生物多样性在旅游业开发中的价值,以及生境、物种、结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对资源与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有地理环境评价、生物物种评价、生物群落评价、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评价等等。从而为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后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使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与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邹统纤,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李敏,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景观建设研究[J]旅游学刊2005年(5)
作者简介:许嘉庆(1965-),男,山东省淄博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