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缤
摘要:从德育在教育中之重要地位的中西探源出发,通过对高校德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目的相关性来说明在社会主义改革进入到关键时期,高校应坚决的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要进一步弘扬,发挥高校阵地的桥头堡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社会主义高校育人新风尚,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高校;社会本位;个人本位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264-03
党的十七大是中国社会主义转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批准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报告的第四部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 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作为一名高校的工作者,深感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本文拟就高校德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德育目标的确定,是以党的教育方针指南。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对这些“栋梁之才”既要提出政治观点方面的要求,也要提出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既要有理想信念要求还要有情感意志要求;既要有人文理论知识要求,也要有自我完善、自我修养能力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目标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对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是各高校德育工作指针,高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也必须服从、服务从于这个总目标、总方针。
中国古代把“教”字解释为“觉悟”,“教”就是提高人的觉悟,即我们现在理解的德育意思。古代教育思想中,特别要求统治者善于教化民众,“得民心以治天下”。儒家创始人孔子明确提出德治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就是说,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齐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免于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但知廉耻,而且人心归服。孔子认为,统治者道德修养的高低是国家治乱的决定因素。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即:统治者如果有很好的道德,老百姓就会如众星捧月一样拥戴他。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对统治者的道德行为无疑是一种约束,影响所至十分深远。中国历史上开明的君主一般都讲求个人修德,良臣义士则视规劝国君修德行善为应尽的职责。孟子主张“仁政”,认为加强儒家道德观念教育是行“仁政”、“得民心”的重要手段。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孟子·离娄下》)这句话是说,良好的道德教育能使人们心悦诚服,以改革其心;而良好的政治手段虽可以防乱于外,但达不到征服人心使百姓衷心拥戴的效果,所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倚仗实力使人服从是压服,只有道德感化说服,才能使百姓心悦诚服。作为中国思想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对德育的认识是有代表性的。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曾用过“道德教育”和“训育”等概念,以示德育。明确使用“德育”概念是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输入中国之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一书谈到学生自治问题时说:“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这里,陶行知先生明确地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西方德育教育观念
1.实用主义。以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杜威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道德即是教育”。他把德育作为研究人的科学,而人的研究首先或最终必须归诸人和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如同一块天然的材料,自然本能和欲望是其基本因素,道德和教育的作用就是雕塑这块天然材料,使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脱出自然状态而趋向较高文明状态。这就涉及一个基本前提:人的本性能否改变?怎样改变?杜威认为,人的本性确有某些难以改变的倾向,主要是人的本能。但本能不是人性的全部,从根本上说,人的本性总是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改变着。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可变性,才使得道德和教育成为可能。杜威说:“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了,因为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人的本性具有可变性,才有道德的需要和可能,而道德对人的本性的控制方式就是教育。在此意义上,教育的方向、基础和意义都系于道德的要求,教育和道德相互同一。
2.改造主义。改造主义德育是对实用主义继承、改造和补充。以美国教育家布拉美尔德为代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改造社会”。认为杜威给教育提供理论实际上是教育的办法而不是教育的目的。布拉美尔德说,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特殊作用,不只是重新强调实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对现代的危机作一种真诚的估价,建立一种“社会同意”:既承受社会需要的约束,又以改造社会为目的。同时,改造主义还认为,教育必须毫不迟疑地去变革人的心灵。教育是通过形成和发展个人来影响和改造社会的,因此必须在人的心灵中引起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改造主义和实用主义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主张基本上是相同的。两者实质上都是企图通过教育改良社会,挽救社会的危机。如布拉美尔德所说的,改造主义者不只是要求人们对每个信念进行彻底而自由的审查,而且还要为最大可能的多数人来接受它们而努力。
改造主义认为,学校的教育要能体现“真正民主”的新社会秩序。布拉美尔德认为,理想的社会是民主的社会,而民主的社会要用民主的方式去实现。所以需要从学校教育开始,去说服人们以民主的方式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这也就决定了学校德育的根本方式就是教师应该用民主的方式说服学生。第一,教师要使学生相信改造主义者的主张是正确的、可靠的和迫切需要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到社会决定和国家政策是需要不断批评、修正和改进的。第二,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无论是赞成或反对的,都应允许公开地进行审查,公开地提出解决办法,并且准许学生进行辩护。第三,教师应当依靠新社会本身的优点来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新秩序。
3.涂尔干的德育观。在涂尔干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把德育理解为是一把理解社会的钥匙,认为一切社会问题都是道德问题,要控制社会,使社会趋于稳定,道德或者说对人们进行德育教育是强有力的手段。涂尔干认为,德育就是社会的现象和事实,是一种活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规则。它是社会创造的也是服务于社会的。“没有社会,道德就没有目标和责任,也没有根基。”① 因此,他是反对伦理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假设为基本的道德要素,用原始的个人动机来解释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的。他还强调了“调节行为乃是道德的一种根本功能”,这说明德育的行为是具有调节功能的。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学者,对德育的问题都有自己独特而合理的理解。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些观点的碰撞中明显的形成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个阵营。这种局面的形成是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息息相关。
个人本位教育者认为,德育应该满足人的自身的需要和发展,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德育使人成为独立的人。个人本位肯定了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使得个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传统道德的束缚,从而调动个体活动的积极行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个体在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贡献的时候也要求社会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自己。社会本位是以社会的需要为向导来确定社会的价值定位。孔德曾经说过“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的价值是高于个人的价值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社会道德的需要,最大的价值就是社会价值。教育者应该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为社会塑造社会的人,而不是个体的我。
无论是社会本位论,还是个人本位论,他们都看到了人的本质,只是前者是偏重于社会属性,后者偏重于自然属性,两者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因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因而两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全面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德育的时候,要正确理解个人和社会以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既不能只看到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忽视社会的整体性,也不能只看到社会的整体性而忽视个体的自由自主性。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历来都是德育教育中的一对矛盾体,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关键期,如何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及构建和谐的社会就成了我们当前的重点,这个问题处理的好,我们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如果处理的不好,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干扰。我们要承认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要提倡以人为本,从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上来寻求当代德育的新途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关系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前途是极其光明的,但难度也是存在的,由于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在历史的某个阶段都发挥过作用,我们目前的形势要求我们不能孤立或投向任何一方,必须很好的把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这两种思想很好的结合起来,发挥其巨大的推动力,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达成社会共识、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达到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学校德育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人个本位的认同从而到达认同社会的价值规范、道德要求。两者都是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和谐作为自己的目的,所以两者在方向上趋于一致。
高校是学术交流的园地,各种思潮密集汇聚,学生时代的嗅觉十分的敏锐,思维也十分的活跃。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平演变”。他们通过书籍影片和多媒体等方式,既达到实际的商业利益,又不动声色地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校的德育工作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成败。我们现在所称的德育实际上是对教育的一种狭义上的解释,即在学校这样的机构内,按一定地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称为“德育”。也就是学校的教育要使学生认同社会的价值规范及道德要求。笔者觉得这是在高校把大学生的理想性目标与现实性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作为理想性的目标并不是说是高不可及,虚无缥缈的意思,理想性教育虽然是超越现实,但是它是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对人们的一种期望和要求,可以说具有前瞻性,对于提升人的人格性有重要的作用。现实性是基于现实社会生活水平之上,从当前的生活水平和人的发展角度来说明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基本内容是对大学生理想性和社会现实性活动结合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把其作为指导思想,能使学生竖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对时代性的问题把握得更为准确,对西方某些观点的实质认识更清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能使学生了解,理想信念不仅是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力量,也是在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思想基础,是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种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上自觉地主动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的先进思想,努力使自己的思想与时代发展同步,不固步自封。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诚信意识。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和学校的德育教育目的是具有相关性的。高校要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构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高校阵地的桥头堡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社会主义高校育人新风尚,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