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培钰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的一个原子核,具有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能量。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产生发展的精神力量和物质成果。
关键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取精神
中图分类号:A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213-03
一、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科学发展观作为人、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的总纲,诞生的历程磅礴,肩负的使命宏伟,必须进行深入的学习,持续的思考,不断的奕新。
1.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系统性。科学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一是解决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命运中心问题的系统性: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领导的发展主要是政治发展,解决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命运的政权和制度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期间,党领导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牢固地建筑起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基础—— 一百年不动摇;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党领导的发展主要是执政能力的发展,为适应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新要求,努力进行党执政能力的转变和提高;从党的十六大以后,党领导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把科学的内涵和力量引入发展中,解决中国的创造性、独立性发展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系统性:把发展作为目标,作为坚定不移的责任;把人的发展作为核心,努力提高人的发展质量和改变生存环境质量;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要求,推进人的整体发展和永续发展;把城乡、区域、经社、人然、内外的统筹发展作为方法,充分利用差异资源进行全局发展和局部发展的统一,进行主力发展与滞后发展的互动;把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作为状态,在发展中感受科学性,感受发展理论的完整性和创新性。
2.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时代性。发展是一个历史性课题,党的历代领导都强调发展,但为什么只有到了党的第十六大以后,才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呢?说明发展是有时代性的。不同的历史时段,发展的起点、发展的条件、发展的阶面、发展的速度、发展的状态是不同的,发展是与一个历史时段的经济能力、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基础联系在一起的。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几代领导人的艰苦卓越发展后才达到了现代的水平条件,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三位,而且发展速度大大高于美国和日本;政治制度坚强稳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伟大力量,已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波折,顺利推进着各项事业,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她的巍然;科学技术水平接近世界领先,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空前增长;全民的文化知识基础增强,现代科技接受能力和进入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前提下,高中教育以上的在校学生达到6 681.9万人;自然环境得到优化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已经基本具备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条件,适时加快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历史的新阶段,是现实的新使命,是人民的新佳音。在政乱、国弱、民穷、人盲的状态下是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的。如建国后不久,为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粮食供销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国家从1953年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种粮的农民失去了用粮的自主权;又如“文化大革命”中政治领导力量不稳定,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传播、提高机制遭颓废,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国民经济增长困难。在这种条件下,就没有办法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办法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发展的期待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现在指导思想已经明确,思维方法已经找到,理论前提正在成熟,道路选择渐循完善,登程启动工作已经开始,逐步地从不科学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科学。我们期待着这一历史过程的辉煌成就,我们期待着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卓越贡献。这种期待是一种精神动力。期待不是人期待人,而是自己期待自己,要期待就要参与发展,要发展就要去追求期待。党和国家的发展有一个期待目标,党的十七大已作了宏伟的描述和部署,在这个期待目标下,每一个人的期待目标也已经明确,即对人的作用及作用力的要求。如要保持稳定就要积极进取不违法,要保障提高就要努力创造多作贡献,要保证发展就要积蓄力量,尽力奋斗,要保取先进就要不畏艰难,敢创新业。科学的发展不是完全正确成功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风险性,科学发展的正确与成功也具有阶段性,但科学的发展必须持续进行,以后来的科学弥补过去的不科学;科学的发展也不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科学的发展是为了解决一切问题,但一切问题都不可能用现代科学来解决;由于科学技术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神奇,使人类感受到科学知识的至高性和获得科学创造成果的幸福性,但实际上科学还没有达到至高无上的程度,人类中还有许多不相信科学,不进行科学学习实践创造的人。自然科学是科学,社会科学是科学,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理论更是科学,我们期待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在期待中参与科学的发展。实现学习科学发展观与获得进取精神的统一。
二、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理论创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不但能统领全党工作和整体工作,同样也能统领局部工作和个体工作。在实践的具体工作中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才能保持实践的科学性。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见解社会现实。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市场中一个十分强劲的经济主体和竞争主体,具有很大的和引力和幅射力。但加快发展中的国际社会显的比较复杂:政治独立与经济参与联系在一起,行为规范与激烈竞争联系在一起,社会稳定与加快发展联系在一起,生活享受与资本投入联系在一起,和谐建设与差距悬殊联系在一起,提高效率与承担责任联系在一起。而且这些联系也不是一种固定的守衡关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一要适应这些联系与变化,这些联系必定产生变化,有了变化在其中必有联系,变化是发展的开始,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发展必定要产生变化,科学发展促使变化更快更合理。我们要在多方联系的客观中积极涌入科学发展变化的力量,用正确的方法思考现实,理解现实,产生进取的精神力量;二要容忍这些联系与差异,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正在向经济强国转变,这种转变不是渐移默化地进行的,而是在声势浩大的计划目标中进行的,短时间或者说紧时间的快速转变必定带来各种差异,或者说很大的差异,有些差异虽是一种阻力,但社会与物理同理,发展中总会有阻力,只能逐步加以克服;三要切准这些联系与入点,联系即存在,联系即矛盾,联系即互动,联系不是一种等量,不是一种封闭,联系是一种认识,联系中能获得机会,只有在联系中有发展的主见,就能找到发展的位置,成为发展的积级参与者。见解现实,不是停留在理解这个层次就可以了,而是要确准其联系的规律,并在联系中发挥作用,使其产生联系的新发展。
2.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识实践使命。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认识实践使命,并进行积极的实践。党的近期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现实的使命是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和人与自然的建设,具体落实到一位在岗的党员来讲:一要不断地进行党性锻炼,保持同一性,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认真执行党的建设要求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参加党号召和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在变化发展的党建中进行变化发展的党性修养,实现一名基层党员在党建中的积极作用,巩固党的领导,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出贡献;二要做好岗位业务工作,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业务,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责任,充分认识发展岗位业务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把伟大的使命化解为岗位的使命,科学地定出实践的量度和进度,牢牢记住岗位实践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和意义,岗位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原点,是竹鞭上的一株春笋,必须蒸蒸日上,尽快跻身林中,不断获取岗位业务工作的新目标、新业绩,作为发展标志;三要进行社会参与,人在社会上离不开参与的实践,根据能力那边少了,这边就多了,那边多了,这边就少了,岗位的业务工作少了,其他的社会参与工作就多了,社会需要的参与是发展的机遇,要抓住机遇,就是要抓住参与;四要进行理论探索,积极开展调研工作,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社会轨迹,预测未来趋势,进行理论创作,提高和丰富指导实践的科学性。
3.用科学发展观的目标领压工作动能。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无论那个时段,那个角度,要实现预期目标的发展都对人是一个压力,是一种牵动。这种动能既具有被动性,更具有主动性。所谓被动性是指社会的各项事业都在发展,你不可能没有发展的动能;所谓主动性,是指自身的发展需要必须具备发展的动能,不同的个人,不同的实践,追求不同的目标,必定要有不同的主动性。近年来,社会的各种发展主体在全力研究生产发展产品,可谓是老树挂新果,新树持续栽,不断保障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些产品的制作、买卖过程中,凝聚着人民的发展目标和工作动能。要做好一件新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且每项工作都想在竞争中取得好位次,更是精心设计、精心操作,最大限度满足双赢要求,卖者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买者得到好用快用效率。为发展而工作,为工作而发展,刷新工作目标是发展,实现工作目标是动能。安于过去的工作,安于现状的工作,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因此,必须要有保持一种持续追求创新的发展动能,在工作的实践中体现科学的发展观。
三、在培育中进一步涵煦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是一种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里面不但有信仰、有动因,而且还有奋力攀高、追求科学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达到破除自满意识、破除封闭观念、破除僵化思维、破除得失思想、破除畏难情绪,实现培育进取精神、培育开放观念、培育时代理念、培育敢当精神、培育克难信心。
1.科学发展观与进取精神的一致性。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指向具有整体性,进取具有指向性,由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人,进取的特定对象是人的进取。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人的发展成功了,事业才能发展,才能成功。人要发展,就要培育进取精神,进取犹言上进、进攻、努力向上,一个人的不断升学是一种进取精神,是一种发展;一个人的职位上升是一种进取精神,是一种发展;一个人的财富增多是一种进取精神,是一种发展;一个人的资历名誉扩大是一种进取精神,是一种发展;一个人的各种技能增强是一种进取精神,是一种发展。追求这种进取精神,实现这种发展,就会致力破除各种障碍,跨越各种困境,滋育各种旺盛精力,达到发展的成功收获。没有科学发展指导的进取,容易衰势,容易偏向,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进取才能保持持续不竭的发展力量。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与进取精神不但是主体的一致性,还有对象的一致性,即新目标的达到。再一个是环境的一致性,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强大的客观力量与自觉的主体力量的结合。
2.科学发展观的进取精神的唯物性。科学发展观的进取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精神,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这种唯物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进取行为的唯物性,学习科学发展观是为了获得一种新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内生的力量,只有不断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这种进取动力的源流。这种学习是通过听、读、思、表的行为反映出来的,是进取的开始,然后进行实践的创造,是人的进取精神与物质的产出过程的结合,即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进取的精神,进取的精神转化为强大的物质。精神不能转化为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力量,就不是进取的精神,就不是科学发展观的进取精神。也就是说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是联在一起的,不能只学习,不实践,不能只有精神,没有物质。这种进取精神不是一时一事的事,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一个人和组织,都要时事实现和保持这种进取精神。二是进取收获的唯物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的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社会是以物质为基础、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形态,因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培育涵煦的进取精神的结果或收获,必须以物质为主,不断进行物质创造,不断提高物质水平。使日新月异的进取换取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不断改变种种面貌,形状的变化是面貌,数字、结构的变化也是面貌。每一个投身其中的同志,一定要发扬这种进取精神,努力拓展和提升工作领域,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3.科学发展观的进取精神永葆活力。当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所领导推动和模仿扶持的力量难以为继的时候,要么崩溃瓦解,要么独立自强,中国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近14亿人民的团结奋斗,独立自强成为中国成功的选择。独立自强有了中国的革命道路,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现在的国际力量。科学发展观是独立自强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自强不息的发展观。近14亿人的自强不息是一种多么伟大的进取,是一种奔腾驰骋的盛势,展现出无限的活力。科学发展观仍需要人民的思想大解放,不能说解放思想进行了几十年了,就可以偃旗息鼓了,而是仍要大张旗鼓地实现新的思想大解放。现在的解放思想不是放开束缚,实现宽松,而是要去占领新的思想空间,实现跃升。解放思想不但要进行理论更新的发展,进行政治体制的革命,进行社会制度的改革,进行发展力量的借鉴,还要进行思想的成长,向着前人没有的空间发展,向着前人已有的空间覆盖,向着后人需要的历程开辟,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道路,让科学发展观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茫。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硬任务,必须自觉进行,对人生观的指导思想进行新的演化和锤炼。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专项活动,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论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有了更需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