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与姚纳的悲苦

2009-07-02 08:36张威威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彼得堡悲苦阿毛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一个陷入绝境的人,为了片刻疏解他被压抑的沉重心情,就迫切希望能宣泄自己胸中的苦闷,以求得别人的一点点同情。但是,就连这一点微薄的愿望,也有人难以实现。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满怀悲愤之情,以饱蘸血泪之笔,展现了祥林嫂的悲苦命运。祥林嫂再度失夫,又痛失爱子;失去了精神支柱,又没有了栖身之所。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唯一的选择就是再回鲁镇,再做奴隶。人生路上屡遭惨重打击,在她的内心深处郁积着一潭苦水。她想通过倾诉来发泄,让周围的人来分担她的痛苦。因此,本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便反复诉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起初,人们在一种欣赏悲惨的戏剧故事的猎奇心态驱使下,还“特意寻来”听她的故事,之后,“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时间久了,讲的次数多了,阿毛的故事便不再新鲜,于是人们“一听到就厌烦得头痛”,“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可谓避之惟恐不及。“但她还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这些引来的只是人们又冷又尖的嬉笑、嘲讽。“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厌烦和唾弃。”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无独有偶,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在他的短篇小说名作《苦恼》中,描述了一个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彼得堡街头的故事,一个悲苦的马车夫姚纳的故事:姚纳有着悲惨的身世,他早年丧妻,为了活命,不得不背井离乡、卧雪眠霜,在彼得堡大街上为别人赶马车奔命,正在姚纳年迈力衰,需要儿子奉养时,唯一的儿子突然病故了。现在他挣到的钱还不够吃燕麦,已到了绝境的边缘。他悲痛万分,渴望着和人们说说这件事,讲讲自己的儿子,诉诉心中的悲苦,以减轻一些心头的负荷。可是在彼得堡大街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竟没有一个人耐心地听他的话,同情他的悲惨遭遇。他先后四次诉说他的痛苦,但得到的不是对他叙说的冷若冰霜就是横暴呵责、揶揄嘲讽……最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他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向相依为命的伙伴——小马倾诉了衷肠。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空,人物命运竟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心中纵有万般悲苦,更与何人说?足见在黑暗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的冷酷!世态是何等炎凉!文学大师们用他们犀利的笔,写出了人物心中无比的苦恼,“……要是胸膛裂开,苦恼滚滚地流出来的话,便会淹没整个世界……”。人物的悲剧人生紧紧地牵动着人们的思绪,引导人们去思考和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的冷酷无情,谁是一幕幕社会悲剧的制造者?这样的人间地域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

张威威,教师,现居河北乐亭。

猜你喜欢
彼得堡悲苦阿毛
一起玩·阿毛犯错了
阿毛的故事
阿毛故事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学术研讨会召开
浅析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诗学研究
母羊的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