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赫男 李 静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而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显然,这里的“文学作品”并不只包括叙事作品一种。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简单说来,叙事学就是关于叙述文本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特别是杰姆逊在北大的演讲,带来了中国叙事学的繁荣。我国学者在借鉴西方叙事理论的同时,也以中国所特有的文学资源和话语形式,展开了自《诗经》以来的包括《山海经》、话本小说、《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以及现当代小说的叙事研究,丰富了叙事学理论,为西方叙事学理论的中国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通讯写作和研究中引入叙事学理论的必要性
叙事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新闻叙事所传递的信息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信息,是报实情、讲真话。因此,新闻叙事是对事实起表述作用,讲求的是话语与真相的吻合,也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报道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加盟当代的叙事活动,必然反映出人类社会的一些特征。通讯是新闻报道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它多报道社会热点人物和焦点事件,常常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优秀的通讯读后令人终生难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通讯的研究存在这样的问题,人们更多地关注通讯的题材特点,对通讯的形式也只是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忽略了通讯的叙事性质。实际上通讯的选题一般情况下都比较重大,篇幅也比较长,这些特点给通讯叙事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笔者认为,叙事学理论的引入对通讯研究的深化和写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将叙事学引入通讯研究有两点必要性:一是叙事学提供了研究通讯的新视角,二是可以挖掘通讯形式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叙事学理论的引入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模式。叙事学的引入突破了传统的内容和形式两分法的研究模式,使研究者对通讯的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传统的对通讯形式的研究是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进行的,而叙事学对形式进行研究则是从如何讲述一个新闻事件的角度进行的,即这个事件的讲述者是谁、从什么角度看待这个事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讲述等。
叙事学理论的应用能够挖掘形式具有的文化意义。叙事学认为,同一个故事采用不同的形式,讲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而且形式的采用又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联系,而不完全是形式系统内部进行选择的结果,并且形式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通过对通讯叙事形式的研究,可以挖掘到形式具有的文化意义。
叙事学对通讯写作者的启示
理论研究的落脚点是对实际写作的指导上。笔者认为,叙事学对通讯的写作是有启示的,其核心的问题就是记者要怎样讲述才能把故事讲好。这个问题分为两个层面来谈。
通讯写作者要有讲故事的观念。从叙事的角度看,通讯是给读者讲述典型的事件、讲述人物的故事,它与虚构的故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通讯的写作者,即记者要有故事的观念,到生活中去找故事,在写作中要善于讲故事。
首先,记者在采访中要努力寻找故事。通讯要求详细地记录事件或者人物,要对事件深入地了解。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有意识地挖掘事件的各个方面,找到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故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在增多,能把一份报纸从头看到尾的人越来越少,而通讯的篇幅又往往比较长,那么使读者停留在通讯上靠什么呢?有趣的故事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另外,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压力比较大,新闻报道休闲娱乐的功能在加强,新闻价值中趣味性变得比以前重要,通讯作为新闻体裁之一也要增强趣味性,趣味性的基础之一就是故事要有意思。因此,在采访中,记者要深入地进行挖掘,找到有意思有意义的故事。
其次,记者在写作中要突出故事性。记者要善于讲故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写作过程中注重突出通讯的故事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对事件进行还原与再现。对新闻事件的还原与再现成为追求故事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讯中有大量的描写,记者要有意识地再现当时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场面,目的是给读者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故事的现场感。另外,通过对细节的挖掘和描写,使读者能够更接近事实本身,也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比如,在《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目击记》当中,记者几乎通篇采用描写,再现发射现场的情况,就好像一部摄像机,记录发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点火时“火箭发射场立即传来连绵不绝的巨大的轰鸣声。……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冉冉上升,尾部喷着辉煌的火焰,直上云天”。①火箭在运行过程中,“在飞行控制中心,一排排电视屏幕上,频频交换着五颜六色的数码,自动记录仪在显示板上轻轻地描下了火箭飞行轨迹的曲线”。②
第二,强调事件的动态感。除了再现与还原,记者写作时还要注意强调故事的动态感,追求故事的直观性。记者可以一开始就强调事件的动态性,也可以增强叙述的动态感。因此,在叙事上往往采用故事性和动态感较强的标题,如《争夺》写的是新中国院士诞生的过程,《抢财神》写的是农民争相让农业科技人员为自己讲课的故事。通过动态的叙述来强调故事的动态性,《汉城决战的最后40秒》、《千载难逢的1分50秒》是通过对时间的强调,把一段时间里的事件集中进行讲述,突出通讯的动态感。
第三,注重营造故事氛围。通讯与其他新闻报道不同,记者要注重营造故事的氛围。首先,记者在讲故事的时候强调故事的背景,把故事放在一定的背景之下,给读者一个心理上的定位。同时,还要注意营造一个大故事环境,使读者在这种环境中进行阅读。比如,《乔安山的故事》给读者的心理定位就是读故事,这种定位从一开始就营造出故事的气氛。故事背景的不断出现是营造故事环境的有效手段,美国的新闻报道就擅长采用这样的叙事策略。他们用一个人的处境或经历来向大问题过渡,对问题的每个方面都进行分析报道,将新闻背景穿插其中,在问题结束时,个人的经历也论述完成,最后复归到个人或者提出结论。这种做法,通讯也可以借鉴。
选择讲述故事的最佳形式。记者在叙事过程中应选择最优的叙事形式讲述新闻事件,取得最好的叙事效果,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什么才是最佳的形式呢?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形式才是最佳的标准呢?我们来比较两篇通讯,它们都是对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分别是《岗位作奉献 真情为他人——记北京市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和《北京有个李素丽——21路公共汽车1333号车跟车记》。两篇文章的角度不同,选用了不同的叙事手法。笔者进行了对比(如下表):
《岗位作奉献》采用的是零聚焦,包括李素丽的工作场面的描写,李素丽成为售票员的经历,乘客和领导、同事对她的评价,以及公交公司号召向她学习等情况,全方位、全景式地对李素丽进行了报道。《北京有个李素丽》采用的是外聚焦的手法,全文有17个小节,每一个小节都是李素丽工作的场面描写,记者就好像一部摄像机,摄制下每一个场景。两者叙事聚焦使用的不同,给读者的感受也不一样。《北京有个李素丽》显得更加客观真实,有较强的现场感;而《岗位作奉献》的现场感相对来说不如《北京有个李素丽》,但是叙事的深度和广度都要优于《北京有个李素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方式叙事的效果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对叙事形式的选择没有绝对的标准,选择最好的叙事手法,与多种因素有关,在这里只谈记者这一因素,记者对事件的认识程度和叙事手法运用的熟练程度对通讯叙事手法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记者不断地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叙事学对通讯研究者的启示
通讯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运用叙事学理论对通讯进行研究,可以扩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从“讲故事”的角度整体研究通讯。叙事学通俗地讲就是研究怎么讲故事,利用这个观点研究通讯有以下两个作用。
第一,增强研究整体性。以前的研究从通讯的形式出发,研究标题、开头、正文、结尾怎样写,每一部分又有自己的特点,给人的感觉是割裂的研究。而叙事学则贯穿了一个讲故事的思维,分析通讯用的什么聚焦、由什么人来讲述故事、叙事时间又是如何被安排的等,所有这些分析又是以整个故事为出发点的,不会把通讯割裂为不同的部分,从而增强了研究的整体性。
另外,叙事学重视形式之间的关系。一篇通讯其叙事结构与叙事聚焦、讲述者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他们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故事,研究者可以关注一下它们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在动态性比较强的通讯中,通常的叙事结构是以事件为中心的线性结构,记者采用零聚焦或者外聚焦,采用大量的描写,再现当时的现场情况,叙事形式这样结合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可以对通讯的叙事效果进行分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通讯类似这样的分析,“在报道的第二段中,作者巧妙地穿插了各类普通大众的对话:有对‘苏联解体一事无可奈何的,有对‘红场易旗表现出失落怅然之情的,还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记者以冷静的笔调,攫取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客观地展示出‘易旗的现场情景”。③这段分析实际上也是对通讯写作效果的一种评价。
从叙事学角度对叙事效果进行评价,首先是从叙事策略运用的角度上进行的,对通讯所采用的不同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比较它们叙事效果的不同;其次,同样的叙事策略运用到不同的通讯中,讲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记者来讲与人物自己来讲是有区别的,让人物自己进行讲述,通讯的客观性就增强了。
运用叙事学分析可以拓展通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叙事学强调挖掘形式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引入叙事学理论对通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通讯的叙事形式所蕴涵的文化意义。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运用叙事学理论对通讯进行分析,可以探讨通讯的叙事形式与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讯的叙事形式可以突出某些新闻价值。比如,记者使用外聚焦对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客观地记录,突出了通讯的客观性;而记者在某些通讯中使用零聚焦与内聚焦相结合的叙事策略,一方面增强了通讯报道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通讯的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的某些价值被强调,比如新闻的趣味性,人们想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顺应社会的发展,通讯也会在讲述形式上有所变化。所以通过对通讯叙事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对某些新闻价值的重视,可以看到新闻价值的变迁。
第二,运用叙事学理论对通讯进行分析,可以探讨通讯的叙事形式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对通讯叙事形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通讯叙事形式的分析,一方面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现状,比如社会心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等,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对通讯叙事的影响。从我国通讯的故事模式中,可以看到人与社会现实、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通讯叙事的形式,还体现了我国一些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特点。
另外,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对比,探讨通讯具有的文化意义。比如,可以通过中西方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的对比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通过不同时期通讯的对比可以看到不同社会阶段的时代特点。
注 释:
①②辛华:《新时期中国优秀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第59页。
③丁柏铨、胡素华:《通讯范文评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