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森
摘 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一书是对新课标的系统解读,是中小学教师提高理论水平的必读书籍。但书中的某些观点也许值得商讨,本文就“传统教育观”和“现代教育观”“当今基础教育的弊端及产生的原因”两个问题谈谈笔者的不同看法;就“新课程评价”谈谈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新课标 历史和现实 解读 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 继承 发展 弊端 原因 独立价值 新课程评价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给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触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以极大的热情加入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浪潮当中。自觉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丛书之《走进新课程》。在实践中确实感受到《走进新课程》对新课标的某些解读并不符合中国教育的历史和现实,从而给教师的教学研究带来了思想上的混乱,本着与新课标理念相一致的学术自由的精神,我在此就《走进新课程》的一些观点谈谈自己的不同看法.
一、《走进新课程》未能正确解读“传统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观”
《走进新课程》在P115中解读“传统教学”时,把“传统教学”解释为“教与学的机械叠加”。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何为“传统教学”?笔者不敢枉加定义,但从时间顺序来看,新课程实施之前的教育应当就是传统教育了,因而新课程实施之前的教学方式、教学思想就理所当然能归入“传统教学”的范畴了。那么,千百年来“传统教学”真的像《走进新课程》里所说的只是“教与学的机械叠加”吗?历史事实应该是这样:在中国千百年来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当中,教育先行者已总结出了许多无论在过去、现在,甚至在将来都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教学原则,它们与西方的现代教育理念有着极其相似的意义。比如:“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说教师不能简单执行教材,而是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教材;“能者为师”即是提倡学术民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取长补短”即是提倡合作学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是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教师;“温故而知新”即是提倡自主学习和反思,培养创新意识;“惑而从师”即是承认学习的动因是源自“问题”;“因材施教”既是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相长”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古代中国教育中强调的“读书明理”的结论放到现在依然是一个极其正确的结论;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正是强调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对学习的重要性;新课标强调价值观,更是中国传统教育所一贯提倡的,“学而优则仕”是这一理念的最好解读。当然,不同的社会背景有不同的价值观,但是就教学理念而言,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教育中不重视价值观的培养,上个世纪70年代,中小学教科书上到处充斥着阶级斗争的印记,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符合当时政治环境需要的价值观,在此,我们不讨论当时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只是想说明传统教育中依然包含着丰富的和新课标一样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传统教学中,尽管它的价值取向、教学内容带有深刻的封建烙印,是我们所要批判的,但就教育思想而言却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观。对新课程的解读,没有必要把传统教育中经受千百年教育实践检验的有用结论否定,更不能“鸠占鹊巢”,把传统教育中一脉相承的优秀教育理念说成是现代的教育科研成果。如果这样,就会造成实践新课标的教师思想上的混乱,不敢理直气壮坚持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分。中国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中国古代教育思想里充满着无穷的生命力,坚持一万年都不会过时。”如果把“因材施教”说成“分层推进”、把“寓教于乐”说成是“快乐教学法”就是一种创新,那么这种“创新”未免有些自欺欺人!
学习新课标应该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的再发展,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破旧未必能立新,立新未必需要破旧”,这个结论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已被惨痛的教训所证明!上个世纪初“打倒孔家店”似的做法给中华文明的建设带来的深重灾难不应该在这个世纪初重新发生。
二、把造成当今基础教育弊端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教师“课程观”的落后、“教育观”的落后、或“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有不客观之处
造成基础教育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当然有“教育观”和“课程体系”方面的因素,但这不是主要原因。要弄清造成基础教育弊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需要依序弄清下面几个问题:基础教育的价值是什么?基础教育任务是什么?当今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是什么?造成当今基础教育弊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基础教育的价值
基础教育必须有其独立的价值,基础教育价值的体现绝不能依附于其他类型和层次教育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这样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则是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基础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2)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都必须服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
2.基础教育的任务
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的教育手段确保实现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它集中体现在:使受教育者对民族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和认同,并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受教育者具备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的责任心和信心,养成自爱、自强的品质;为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奠定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并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3.当今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
(1)背离了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长期以来,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地把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实际上是把基础教育的价值依附于更高一级的学校,如果没有更高一级学校作为价值衡量的尺度,基础教育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
(2)忽略了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失去了基础教育价值的独立性,对基础教育独立价值观念的扭曲,必然导致基础教育的教学行为和目的发生错误,使学校和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教育必须以应试为目的”的怪圈,从而忽略了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忽略了基础教育必须是以“全民”为主体的特性。
4.造成基础教育弊端的主要原因
理顺了以上三个问题,我们不难知道造成当今基础教育弊端的主要原因不是“课程观”的落后,也不是“课程体系”不合理,而是因为基础教育独立价值观念的丧失或被迫放弃。如果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不回归常态,那么现实教育里所产生的一切弊端都将得不到克服!
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基础教育独立价值观的丧失或被迫放弃呢?是“评价标准”。当主管教师的学校、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功利色彩浓厚的“升学率”或“分数”为衡量学校或教师功过的重要标准或唯一标准时,“应试教育”就有其存在的“客观需要”了。《走进新课程》中所说的“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其实是脱离历史现实的臆断,至多只是形式逻辑的合情推理,但由于前提脱离了现实,结论必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无论是《大纲》还是《课程标准》,都不是左右教学观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人们对“从教育当中获得的利益有不同的需要”。由于背离了基础教育独立价值观,与教育活动同生共存的“考试”针对不同的对象就有不同的意义和需要。对更高一级学校而言是为了“选拔”的需要,对中小学校和教师而言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而言是为了争取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的需要。由于各自的“需要”不同,考试的作用不再只是选拔和检验,而是变成了左右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无形指挥棒!正因为这样,“应试教育”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它是针对“需要”而量身定做的,事实也证明“应试教育”更能应试。如果不改变评价方式,那么与“应试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行为,如:假期补课、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当还未理解的时候也是应付考试的法宝)依然还会像癌症一样悄然扩散,不可回避。形如“高考备考方略”“最新高考信息”等与基础教育价值相背离的所谓“教研”活动还会占主导地位。反之,以“育人”为目的的教学行为将得不到认可,至多也只能被用来当作掩饰“应试教育”实质的装饰物。
要解决当今基础教育的弊端,我想关键是解决评价问题,因为评价问题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校的管理方式有无形的导向作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以及和中国大陆有相同文化背景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韩国、日本的基础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唯独中国大陆的基础教育带有深刻应试教育的痕迹,这不能不从评价方式去加以思考。当然,据了解,这些国家的或地区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升学压力(考名校),但是负责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不必负责学生的升学考试,他们把相关的升学考试培训推向市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需要自由选择。这种方式应该值得我们借鉴。
三、新课程评价
评价方式的改革对新课程的改革能否深入持续进行下去起着关键的作用。《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评价”一章里,就当前基础教育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主体、重心”所表现出的不足做了详细说明,并明确指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为教改的实施、落实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在“关于学生的评价”“关于教师的评价”“关于学校的评价”三方面当中,哪个为重?哪个为关键?哪个为先?没有很明确的说明。在这里,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评价的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只有完善评价机制,理顺评价改革的先后轻重,才能使学校和教师自觉地按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使教改真正落实到实处。
1.“关于学校的评价”为先
中小学校是实施教学管理的基层单位,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起着直接指导和管理的作用。学校对教师提出怎样的要求,完全依赖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方式。如果教育主管部门把升学率看成当地教育的重中之重,以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的成败,不能全面地、科学地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价学校,那么,学校对教师的教学管理依然难以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试想一想: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业绩评价仍简单地以高考成绩(尽管影响高考成绩有着诸如学生生源、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主要依据,怎么能使学校在新课改当中有大的作为呢?“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校和教师教育理念的落后,而是有其存在的客观理由的。为“应试”而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科练习加时加量反复训练、强化训练的做法虽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却能够使学生在应试中占有优势,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中国中学生在世界性的学科竞赛中笔试部分屡屡获奖,其原因无不是中国式的教育强化训练的结果!至于这些学生成年后能否成为世界级的学者,就目前的评价机制来说,那就不应该是基础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了。所以,笔者认为,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首先要按新课程标准全面地评价学校。
2.“关于教师的评价”为关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思想、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信心以及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评价科任教师的方式依然是考试成绩,目前高中学生特别是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压力并未因为实施新课标而得到减负,各科任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量,总和起来已经超出了学生当天能够完成的程度。原本是为了增加学生知识面而设立的科目,因为考试而使他们不堪重负!随机了解任一所重点中学的作息时间,能给足学生8小时睡眠时间的学校几乎不存在。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不能简单地归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或教学水平低下。事实上各学校的骨干教师依然是应试教育的高手。《走进新课程》里认为,只要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如何才能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呢?关键还是评价方式。在这里打个比方:教练如何训练运动员不可能不充分考虑比赛规则!
3.“关于学生的评价”是重点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的教学理念里,对学生的评价已经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定性”,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给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探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成为学科教研的重要内容,过去那种只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只重视观摩课、公开课的教研活动模式应该得到改变。只有全面地、科学系统地制订出关于学生的评价方式,我们才能够说我们的课改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绶祥.《素质教育在中国》.羊城晚报出版社
3.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美)Vernon F.Jones.《全面课堂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