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察中积累

2009-07-01 02:42朱月娣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作文同学生活

朱月娣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最怕的是写作文,许多学生往往困于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不管教师布置什么作文题,总有许多学生会目瞪口呆,啃着笔头,无从着手,规定时间下来,作文本上还是寥寥数字,不成其文。学生苦恼万分,教师伤透脑筋。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平时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体验,缺少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与感知,缺少对生活素材的搜集与积累。虽然他们每天都在生活中,各种人、事物、情境对他们来说都已司空见惯。而我们提倡的是,对生活的有意观察,对生活的有意积累。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对观察的指导是重要的举措。

叶圣陶说过:“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根据长期从事农村中学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应当把指导学生观察与积累放在重要的地位,帮助学生接通作文的“源头活水”。从初一年级开始,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外,要指导强化观察积累。写作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对“观察的理解和赋予意义”的过程。要尽量让他们看到听到、感觉到、体验到、触摸到实在的生活以免无米之炊。下面就学生观察到的方面及在观察中教师如何做指导,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观察自然要抓住特征

林语堂说:“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支动人的乐曲。那动人的青的山,绿的水,万紫千红的花草,五彩的云霞,鸣啼的百鸟,如筝如笛的山泉流瀑,绿肥红瘦的意蕴,都带给学生直接的美的感官享受。指导学生观察自然,感知景物,打开写作的思路,教师的影响难与美丽的自然风景竞争,对青少年气质发展的巨大影响。凡是经常接近大自然的学生,对美的事物要比一般人敏感得多。

在作文教学中,应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用心去观察、去联想、去感悟和体会,在这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性情的愉悦、精神的快感,而且是对自然哲理的感悟、心智的开启和思想的启迪。他们观察的是景——风景、情景、场景,联想的是情——亲情、爱情、友情,感悟的是理——事理、情理、哲理。景、情、理化而为一,就是观察自然的结果。由感悟而产生理性的思考,能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把握其本质,领会其意蕴,提高自我的人生境界。

只有在观察中抓住自然对象的特征,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感悟远看一片绿近看却若有若无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晚春;只有感悟,才能写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夏日夜景;只有观察,才能感悟西湖妩媚秀丽的美景,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只有观察,才有雨的感悟:“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清得逼你的眼……”。古今中外文人学士们的写作经验作了很好的印证。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涵养了智慧和灵性,才有可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异彩纷呈的文章来。

二、要重视对身边生活的观察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首先要让他们关注自己身边的人与事。留心周边生活中的细节,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的人、事物、情境。

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活,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通过细致观察,体验琐碎而平凡的生活,从而产生对人生的关注,使生活现象变成写作素材。诚然,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去写。但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这类生活的体验往往会有很大的困难。而提倡多观察身边的生活是人人都可行的,也容易见效,容易激发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和写作的兴趣。

学生进行观察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一些相关及具体的要求。如平时应仔细观察同学的外貌、动作表情,与同学交往可以按什么时间、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对方的精神状态如何?反复训练,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变无意性为有目的性。指导他们观察同学的课外活动:如活动场景、活动的内容分别是什么,活动过程中,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又分别是怎样,活动的发展变化又是怎样的?按一定的活动方位顺序或时间顺序写下来。观察人物时要注意从外在的形象精神到内在的情感思想。既要有对个体的描写,更要有群体的描写,力求具体,生动,避免抽象概括。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一些给人以启迪的哲理,尤其是同学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如指导学生观察《包煮饺子》,学生明确了要求后,要求在家去试一试。试的过程中,注意看父母的一举一动,怎么准备的?怎么包的,自己又是怎么包的,包第一个饺子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第二个?第三个?包到第几个时像模像样了?每次包饺子父母的神态如何,你自己的心情如何?之后煮的过程又怎样?先作一问答式作业,然后整理成文章。经过这样的过程,生活本身已变成学习的跳板,学生写起来就会觉得很容易,不会像炎热的夏季里跑步一样辛苦了。学生仔细观察了,绝不会再抱怨作文无话可写了。在课堂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抓住最佳的观察时机,用心去感受,认真体验,写出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也就不难了。

而生活积累应注重平时“细水长流”般的观察,要持之以恒。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自觉的知觉活动。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引导主动积极观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

这个社会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由于共同的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社会人群,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活动,借以正常运转和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优点与长处,发现并挖掘周围人身上的蕴藏的正直、无私、善良、努力等美德,并将它们写入我们作文中,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笔者在所教的班曾开展过“真情面对面”活动。各小组开展“慧眼识珠”活动,让大家观察身边同学的优点,关注周围同学的点滴进步。一周后,同学们的一举一动如在眼前。如一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小红同学今天读课文感动了我;钟国华今天说话没有带脏字,班长的日记又当范文读给同学们听了。……同学们深深感到原来我们生活的集体是如此的美好!这不但加深了同学的友谊,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加深了夸与被夸的内心体验,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暗示,那就是被人赏识是幸福的,而欣赏别人同样是快乐的,从而激发学生仔细观察、都来争当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又如指导学生观察家庭中的父母亲,他们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上班之外在家中做了哪些家务活?以体会他们的辛苦。观察路上忙忙碌碌的人们,及亲朋好友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穿着打扮,为人处世,性格情趣,他们身上折射出各种闪光点,本身就是一个材料宝库,关键看你是否做了生活的有心人。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杜威曾主张从学生感兴趣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及发展需要来开展观察并教育,内容不限学校、课堂,强调学生是主体,主动探索、体验、亲身实践。教会学生学会观察不仅有益于写作,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心。

三、要做好观察的文字记录

俗话说,“赖笔头胜过好记性”。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也要求自己:身边应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要把它记下来。

为了留住“第一印象”,为了写好你的文章,请你也随身带着纸和笔吧。只有用笔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在观察中不断积累,拥有了丰富的素材后,写作中才有可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喜欢写”,才有可能化难为易,对于观察要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养成写生活随笔的习惯。春天柳树枝头的一抹绿色,雨天水池中的圈圈涟漪,某人的一句话,某天发生的与同学的一次矛盾,路上碰到的某件小事等等,都是我们记录的内容。

这种观察中的生活随笔,不讲究格式规范,不讲究篇幅长短。可以是镜头实录式的,可以是素描式的,可以是随感式的,也可以是陈述加简单议论或抒情式的。就如古人所说的那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点点滴滴的文章记录,虽简单,但因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到用的时候,它就会唤起你的表象,激起你丰富的联想,成为你笔下生动的素材。

如果说,观察是一种直接的感性的积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积累的话,那么下面常见的两种积累方法则是对生活的间接积累,也应努力去做。

1.做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书的作用,不但积累了有用的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功课的需要摘抄。如为了把作文写好,便留心看过的文章,把其中写得生动的地方,按叙事、写景、抒情、状物、议论等方面,或精彩的描写,有意义的知识,或是你特感兴趣的东西用“摘抄法”做读书笔记。书还了,好东西留下来了。这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益处,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做读书笔记。

2.做信息卡片

制作信息卡片是搜集、整理、使用资料的重要手段,把学习、生活过程中做的卡片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就可以为知识创新、积累生活打下很好的基础。搜集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材料库,利用信息卡片及时记录下好词佳句,或一些零散的新思想,分析系列性的相关资料,或一些知识点记下来。现在信息来源渠道比过去丰富多了。卡片日积月累,分门别类,写作的时候就成了资料库。有了丰富的各种信息资料,就不怕没内容写了。

作文是一个累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说作文是一棵树的话,它肯定要向生活汲取营养。要想作文长成一棵大树,单一的营养是不行的。它需要多方面的养料滋养。对于写作过程的三个环节来说,“观察积累”是第一个环节,也是写作的基础。长期专注的观察,就有可能让自己在众人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独特的东西。法国作家福楼拜这样说过:“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十分强的学科,而写作则更如此。远离生活的写作,只能是盲人摸象,闭门造车。只有将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工厂”,将丰富的生活作为源源不断的原料,才能“造出”一篇篇好的文章来。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袍江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同学生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