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杰
摘 要: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在精心准备的适宜环境中,在导师引导下幼儿自主活动的方法。教学中只有合理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把握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才能达到培养人格健全的幼儿,并通过一代“新人”建设和平社会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蒙台梭利 幼儿 自主学习 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直接目的是帮助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她认为,每个幼儿身上都具有“潜在生命力”,这就为幼儿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幼儿如何发展,则要看他们“有吸引力的大脑”如何吸收。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蒙台梭利要求教师必须为幼儿精心提供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有准备的环境”,并通过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引导幼儿“工作”,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兴趣和学习欲望,进行创造性游戏,以达到教育目的。
一、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法主要包括个别教育与团体教育两大内容。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幼儿在教师精心提供的环境中自由地探究与学习,每个幼儿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活动区域及区域中的活动材料。这时的区域活动就成为分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个别教育内容主要以区域活动的形式进行。
1.让幼儿在区域活动的操作中,达到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在蒙台梭利区域活动开始时,幼儿面对丰富的学具,不同的区域,不知道选择哪一种好,哪一种才是他感兴趣的,因此,他们常常更换学具。有的幼儿在一次区域操作活动中,五分钟内更换了三种工作材料,才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到数学区去进行数棒的排序活动,并且很专注地操作起来;还有的幼儿喜欢用正方形盒、六边形盒拼摆各种造型的物体,他始终摆弄得津津有味。这说明蒙台梭利的工作材料中蕴含的规则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成为幼儿继续工作的动力,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将无意识的行为转变成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成为一个有秩序感的人。
2.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提供不同层次学习的工作材料。在区域活动时,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幼儿动手能力差,手眼不协调,就引导他们到生活区去练习倒豆子,拧螺丝,系扣子等。有的幼儿观察力不够细致,就要求他们到感官区做配对的练习。在走线活动中,有的幼儿平衡能力差,就让他们先模仿动物走路,只要能走在线上就可以了;有的幼儿平衡能力强,就让他们练习托物走。有的幼儿对数字理解能力强,在提供塞根板的同时,又给他们添加了金色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不同的学习节奏,提供相适应的工作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使他们在自身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二、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团体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团体教育内容主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主题活动主要是指教师和幼儿一起在蒙氏线上围成的圆圈上启动的团体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和幼儿合作进行的集体探究活动。主题活动的题材、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状况、周围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来设计,如:“我爱幼儿园”“颜色变变变”“快乐的夏天”“环保小卫士”“我喜欢的车”等等,教师和幼儿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合作探究,让幼儿的合作情感、交流能力、分享意识等得到有效发展。“我们爱读书”活动不仅使幼儿获得有关知识,培养爱图书、爱读书的习惯,而且还增强了幼儿间的交往,增进情感交流。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个别教育内容和团体教育内容是相互补充、相互呼应的,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是紧密结合的。如,开展“可爱的祖国”主题活动时,在认知区摆放国旗、国徽、中国地图,语言区张贴幼儿旅游出行的照片,历史区陈列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旅游纪念品及土特产,研究区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半成品材料和多种相关材料,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集体探究意犹未尽之时自由、自主地进行更深入的个别探究,实现从主题活动到区域活动的延续。又如,一份地理区的“世界地图嵌板”引发了“世界真奇妙”的主题活动,激发了幼儿了解世界不同国家的兴趣,在民族服饰、饮食、节日等延伸出的相关主题,实现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紧密结合。
三、做一名“导师”,引导幼儿在与环境和活动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1.教师为幼儿设计活动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蒙台梭利把教师称为“导师”,“导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尊重幼儿和热爱幼儿,引导幼儿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的身体发展。在整体提示过程中,教师要给幼儿留出创造的空间。蒙台梭利的操作材料,在设置上有不同的难度和不同的层次之分。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注重合理运用,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体现个性,发展创造力。在抓的动作练习时,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求他从这一只碗抓到另一只碗,数感能力强的幼儿边抓边分类,还可以计数。这样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保持探索的兴趣,从中获得发展。教师要切实从原来的"教会"幼儿,转变为通过准备适当的环境和活动材料中引发幼儿的兴趣,促进他们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2.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蒙台梭利强调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让幼儿通过工作,通过不断的活动,努力获得身体以及思维上的独立。教师要充分相信幼儿具有主动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天赋,给予他们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权利。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不是教会幼儿操作工作材料,而是在适宜的环境下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会自我教育,帮助幼儿进行内在的自我建构和心理发展,避免教师的直接说教和灌输。教师在适当时刻给予引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切实成为活动的“主体”。
3.教师应以欣赏的态度鼓励幼儿个性的发展。蒙特梭利指出:如果幼儿成长于鼓励的环境中,他们将变成自我激发者,自我学习者。幼儿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他们缺乏正确评价自身言行的能力,他们往往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因而,鼓励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启发开放式的语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获得新经验,从而探索发现问题。幼儿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项工作时,教师以赞赏的口吻加以评价,可以让他们体会克服困难后的成功。不同的幼儿其特点各异,所以,教师鼓励的角度、方式也应有区别,可以是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只要能使幼儿感受成功,充满信心,就是他们成功的动力。
4.做好观察记录与幼儿教育评价。幼儿在活动中有着最真实的自我表现。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而观察正是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之一,这种观察是以不影响指导、帮助幼儿为前提的。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评估分析能力。幼儿的一言一行都包含着有意义的信息,教师应该随时观察并接受来自幼儿反馈的各种信息,做好每个幼儿发展情况观察、分析和记录。为每位幼儿建立工作档案,做出个案发展评量分析,提出相应的个别教育方案,并及时与家长沟通,真正把教育落在实处。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适宜的环境中由导师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教育是多层次的、丰富的教育领域,她的教育特点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它与我国进行的全面提升儿童素质教育是相吻合的。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