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天
专家简介: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作为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多年来为儿童创作了几十部优秀作品,如《轻轻的呼吸》、《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近年来,他还致力于儿童文学阅读的推进工作。
在做“早期阅读”这个选题时,我们收到了许多家长朋友的来电、来函,他们的观点见仁见智,有的还提出了一些疑问。为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本刊特意邀请梅子涵先生对大家的疑问予以解答。
钱女士 (小学教师 儿子 5岁): 作为语文老师,我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卡通类、漫画类、故事类、童话类、寓言类的读物和儿童题材的小说等,结果遭到不少家长的反对,他们认为:学生应全心全意地读好课本,不应看课外书。理由是:孩子的学习很紧张,没有精力看课外书;有时间还不如多看些学习参考书,多做一些习题;看课外书会影响学习。有些家长认为,卡通书、漫画书只适合于幼儿,上学后的孩子不再适合阅读这些课外书;小说又让孩子想入非非,更不适合。还有部分父母虽然支持孩子看课外书,但要求必须以增进知识和受教育为目的,根本不考虑孩子有无读书乐趣。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梅子涵:其实,绝大多数儿童都愿意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生活信息,以调节学习的紧张状态,而且喜欢看具有幽默、娱乐效果的文学作品。据我了解,当孩子们对父母在阅读方面的专制态度无法理解时,只好采取“地下”的方式:每天晚上等父母都入睡了,偷偷把课外书拿出来看,直到深夜。我认为,父母应正确看待儿童阅读,为孩子留出自由阅读的空间,并精心地指导孩子阅读。
李先生 (网络工程师 女儿 3岁):在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构筑的声光时代中,儿童们与书本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我们还有强调阅读这个必要吗?
梅子涵:信息时代,一些高科技传媒给广大少年儿童的学习提供许多便利,也以其声形并茂、知识性和娱乐性兼备等优势,理所当然地赢得了儿童受众的青睐。但是少年儿童们却不能因此而远离书本、放弃阅读。我这里所说的阅读,主要是指阅读文学,特别是阅读儿童文学。现在,一些家长往往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关心儿童,而不是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要。给孩子买书,经常是辅导材料一大堆,却很少有买文学书籍,忽视了儿童在精神、人格上的修养。我认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只需要学习课本知识,完全埋头于课本和教辅资料。
人应该多接触文学,文学对人的作用不像自然科学知识,学会了就可以用,它的作用是慢慢显现的。除了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还长期在精神层面上影响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言行举止。儿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应该多亲近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
沙女士 (在读硕士 女儿 4岁):我是学习天体物理的,一直觉得从小引导孩子阅读是对的,而且应该让孩子广泛涉猎,普遍受益,比如科技、文学、艺术等每一个方面都要涉足,不应该仅仅读儿童文学,对吗?
梅子涵:儿童文学以善为美,劝人为善,喜欢读童话的孩子通常不会变坏。有不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让孩子们读一读,而且多多益善。只有快乐地阅读——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才能快乐地成长。童年多阅读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这是种植童话,就是把非常奇异的想象力、美妙的心愿、善意的爱……搁入自己的头脑里,搁进思维和精神里。它可能不像一棵树的生长,是人们可以看见的;它是附入了人的生命,是一大片的绿茵,阳光洒下,就总有灿烂和灵感。
郑先生 (公务员 儿子 8岁): 一般来说,文学可以塑造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所以儿子5岁时,我就开始引导他读《西游记》。从那以后,他又读了一些文学名著,收获挺大的。可是,我留意您特别强调孩子读儿童文学,这是为什么?
梅子涵:首先,儿童文学更适合孩子读。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所表现的东西,往往和其他文学不一样:它更贴近诗人、想象力更加丰富;儿童文学看生活、表现生活时往往更善良、更温暖。同样表现苦难,其他文学可能很血腥:拿一把刺刀,遍地都是血,而儿童文学不这样,儿童文学里的战争、苦难不这样写。儿童文学当然不是无视苦难、无视死亡、无视战争,它有它的角度,让你知道苦难、知道战争,可是你不怕它。儿童文学里面有很多写死亡的,读了以后,让人觉得死亡是生命过程到最后的一个结局,只要是生命都会碰到,如此坦然。其次,中国孩子的童年里儿童文学是比较少的,是欠缺或者说严重欠缺,在有的地区几乎为零。这种状况影响他们的童年,影响他们成长,也影响整个中国人的素质。
儿童文学在西方诞生以后,是非常丰富和繁荣的。童话对整个欧美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一代代人的审美观,我觉得都有作用。儿童文学是普遍的爱,从小到大一直读儿童文学的人,其心肯定更接近于善良。一个经常读很善良、很温暖的书的人,怎么可能很凶狠呢?一直读着诗一样故事的人,怎么可能会无趣、会冷冰冰的呢?如果我们的孩子小时候都读过很多优美的、有趣好玩的童话,我不相信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到处吐痰、穿着睡裤走上街头。童话给你一种诗意,教你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世界怎么相处,它让你整个的精神都在升华。
吴女士 (警察 女儿 5岁): 记得您曾强调不仅儿童要读儿童文学作品,而且成人也要读。请问,成人读儿童文学有什么特殊意义?
梅子涵:以前,我们都说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写的,所以思维往往就停留在孩子要读儿童文学这个层面上。可是,文学作品一旦写出来,实际上是面对所有人的。这几年,我越来越觉得儿童文学成年人也要阅读,也要熟悉,因为很多儿童文学能更生动地揭示童年,一切和儿童工作有关的成年人都应读儿童文学。成年人阅读儿童文学,可以非常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意境,可以凭成人的生命履历、经验积累,以成人的视角,从中读到成年人的需要、享受和感动。它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心灵的东西,成年人可以从儿童文学中得到抚摸、得到安慰、获得愉悦。所以我经常对一些中小学老师、父母等成年人说,你们要读儿童文学。这种阅读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因为你有儿女,必须天天面对孩子;或者因为你是老师,整天要面对教室里的一些儿童。你要把书推荐给他们,帮助儿童买书,所以要去阅读儿童文学、熟悉儿童文学。孩子在童年时候的阅读,很大程度上需要成人安排。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值得童年去读的书?需要告知,需要引荐。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年人其实是儿童阅读的引领者,是“导读”。尤其对低幼儿童来讲,识字不多,鉴赏能力不强,每一本书的挑选、购买完全是大人的事情,父母的事情。如果大人根本不懂得儿童文学,那就不可能把一部很优秀的、很有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带给不认得字的、只能听大人讲故事的孩子。总之,儿童文学也是成年人文学,需要成人去接触、去阅读、去认识。
王女士 (幼儿园教师 儿子 10岁):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不少家长对孩子阅读儿童文学不太感兴趣,而热衷于让孩子读唐诗宋词之类的经典,我自己也是如此。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梅子涵:我想提醒这些家长,要改变思维,让儿童多读童话书是正常的,千万不要让童年整天阅读唐诗。唐诗非常好,但是童年只读唐诗是不正常的,是会让童年消失掉的,童年最好的读物就是童话书。不是说不能读唐诗,但是童年不能以那为主。不是说那些东西不好,只是它不属于童年。童年和成年人不一样,童年要有童年的东西。就像我们硬要把大人衣服拿给小孩穿,当然也可以穿,穿着也可以走出去,但那穿着不活泼、不可爱。小孩刚刚开始说话就会背唐诗,父母觉得好自豪,觉得自己的孩子将来就出息了。我认为这个思维很陈腐,也很奇怪。父母要认识童年,很多关于童年的事情,一定要在科学认识童年的基础上进行,才不至于闹笑话。
即使到了小学、中学时,也不能忽视阅读儿童文学。有适合小学生读的儿童文学,可以延伸到初中;有一些青少年文学,甚至可以延伸到高中。不要把一些成年人的文学经典推荐给儿童来读,把长大后该读的东西提早给他们,而明明应属于童年的东西却被冷落在一边。
战先生 (工人 女儿 4岁): 童年喜欢什么样的作品?
梅子涵:童年喜欢趣味。为什么童年喜欢游戏?游戏有趣。让小孩早晨醒来喝功夫茶有趣吗?没趣的。儿童文学为什么儿童喜欢?因为它好玩、有趣,有趣是前提。我可以断言,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听一个不好玩的故事。
陈先生 (个体业主 儿子 6岁): 我儿子喜欢读书,可就是读得不认真,经常是一边读一边大笑,读完之后,好像也没啥收获。这样读书有意义吗?
梅子涵:我们成年人往往喜欢孩子边看书边皱着眉头深思,似乎觉得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会优秀,这样的书才是好书。其实,这是不对的。我们千万不要看到孩子在读书时,读着读着哈哈笑起来,就觉得很奇怪,孩子在傻笑,这本书肯定有问题。恰恰相反,这说明这书有趣、好玩。事实上,可以称得上优秀的大部分儿童作品,首先是非常好玩,然后是有很深刻的人生意味,一种生命的思维,一种很温暖的爱在这里面。好玩的表面,加上深层的含义,那是最好的。
刘女士 (外企职员 女儿 11岁): 我担心孩子作文写不好,经常要求她读那些“作文必读”、“优秀作文选”等,您认为这有用吗?
梅子涵:有许多家长问过类似的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不能说那样的书绝对没有用,但是我想说读那样的书,你的孩子要想写好作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孩子学会文字表达,学会写作文,主要依靠丰富的阅读。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怎么使孩子的文字表达更准确,笔下的语言写得更美,怎么能够把文章写得好看一点、漂亮一点,我认为还是要多读读儿童文学作品,多读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而言,要做一个比较优秀的、性格比较开朗的、精神比较昂扬的、骨子里面有诗意的人,我仍旧觉得要多读读儿童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