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明
摘要:文章在简要分析传统的精英就业观后,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目前的就业形势,讨论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大众化就业观的形成和特点。文章认为,大学毕业生大众化就业观是我国经济高速前进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与目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念,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精英就业观;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大众化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0-0195-02
一、精英就业观念的误区
精英就业观念认为:高等教育是用来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毕业生就是“国家干部”。虽然目前“统包统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完全消失,但当毕业生们面临“双向选择”的时候,往往仍然认为自己是高端人才,理应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于是,知名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稳定、社会认同度高的岗位成为了竞相追逐的目标,据数据统计: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平均比例达到了1:60,最高的招考比例达到了1:162,其竞争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与上述部门大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偏远地区人才资源的严重匮乏、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失、企业“蓝领”的奇缺。伴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的精英就业观念造成了以下一些新的矛盾现象: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现象并存。
仔细分析近几年的就业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表现为结构性失衡:专业能力不符、学历层次不符、地区布局不均等。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5%,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且全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7.5%,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集中在国有单位,其中大多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中,在国有事业单位就职的占60%,而在企业的不足40%,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这说明,整个社会的就业需求量还存在一定的富裕空间,就业渠道还大有潜力可挖。而导致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乐观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精英就业观念和就业制度得不到更新。
二、大众化就业观的形成
与传统的精英就业观念相对的就是大众化就业观。所谓的大众化就业观就是大学毕业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变为普通一员,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有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也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探究其形成的原因,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前进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历史必然。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点。
(一)大学毕业生的身份由“精英”走向“大众”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即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382万人,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0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3年的17%,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门槛。几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大幅度增加,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走完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
正如高等教育家纳依曼所说“当人们开始探讨大众化高等教育问题时,尤其是探讨普及性的高等教育的时候,明显的是这种高等教育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把毕业文凭的概念必然地与工作职务概念联系起来。”这就是说:就业观念必须与目前形成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客观现实相适应。
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治国精英和学术精英,它起到赋予这些精英以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在我国,精英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大学毕业生就是“国家干部”。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同时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地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方式。
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将进入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大学毕业生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他们的身份已由“精英”走向“大众”,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大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不可攀了,大部分开始逐步从事基层的一般性工作。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如德国,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
(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前,也就是精英就业观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多,择业范围宽,就业压力小,加之我国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毕业生完全由国家安排就业,根本没有就业压力。高等学校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培养人才,只管“产”不管“销”,毕业生就业只是高校一项临时性的事务工作。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是连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完全走向了“买方”市场,毕业生内部也出现明显的分化,校际之间(特别是名校与非名校、重点与非重点之间)、不同学历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竞争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演绎得淋漓尽致。伴随国内的经济增长放缓,尤其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就业岗位将大幅减少。相关统计数据介绍: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为610万,而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495万和560万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因此,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将进一步加速大众化就业观的形成。
三、大众化就业观的特点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构由一、二、三产业走向三、二、一产业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般达到60%至75%,虽然我国就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就业结构优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我国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由1978年的70.5:17.4:12.1,变为2001年的50.0:22.3:27.7。可以预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必将大幅度增加,将会从现在所占比例不到30%,上升到50%左右。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撑的,其中金融保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职业、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中的半数以上者是取得大学学历的人员。在美国,仅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一项,每年创造的收入就高达2000亿美元,其容纳的就业人数约200万。由此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大学毕业生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领域就业,是大众化就业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已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入学起点、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培养目标等较以前的精英教育都将发生质的变化,它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毕业生就业取向、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大众化就业阶段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既有“英才”,也有普通劳动者,毕业生既有当“白领”的,也有当“蓝领”,甚至“灰领”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社会有多少种就业形式,高校毕业生就可能有多少种就业形式。从工作时间来分,有全日制就业、半日制就业、计时就业等;从就业地点来看,有大城市、沿海城市和中小城市、城镇、西部或边远贫困地区;从就业单位属性选择来看,有党政机关、三资企业、外贸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有大中型企业、乡镇集体企业等;从就业途径来看,有参加人才招聘会、学校推荐、亲朋好友推荐、网上求职等;从岗位来源看,可分就业(占据已有岗位)、创业(创造新岗位);从实现方式看,可分一次性就业、准备就业(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暂时待业(含继续深造,如准备考研、留学)等。从就业标准选择来看,有选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能发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符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专业对口、今后有较好的受教育和晋升机会、工作的轻松度、职业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需要等。从就业管理性质看,可分显性就业(又称正规就业),即按照国家劳动力市场规范管理的途径和方式实现就业,隐性就业(又称非正规就业),即没有按照国家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而获取职业,如自我雇用、家庭内就业、阶段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工、自由职业者、网站管理员、自由撰稿人、微型公关公司等。
由此可见,大众化就业观念为我们呈现出了多渠道、多种类的灵活就业方式。广大的大学毕业生应改变过去“狭义”的就业观,树立“广义”的就业观;改变“一次选择定终身”的择业观,树立动态的“终身”择业观;改变“选择工作岗位”的观念,树立“创造工作岗位”的观念。当前,就业形势固然严峻,但应当清醒地意识到: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仍在增加,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众多的中小企业、农村乡镇更是求贤若渴,大众化的就业观念有利于广大毕业生认清自己的位置,确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谢作栩.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2]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1,(11).
[3]潘懋元.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应统筹、协调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作者简介:黄明,女,四川理工学院自电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及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