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亚民
2009年是分省市命题的第六个年头,各省市都有了独立命题的经验,各省市之间又能互相借鉴,而全国卷也已有了一次命制多套试题的经验,有余力进行创新了。因此,2009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会有更明显的改观,各家有各家的个性了,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正有利于学生“有个性于表达”,正是命题的正确方向,也正是下放高考命题权的本意。
一、明确一个目的。
高考作文考查的目的永远是考查考生的思考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具体的作文题,考查考生认识正确还是偏颇、全面还是片面、深刻还是肤浅、丰富还是单薄、陈旧平俗还是独特新颖等。语言运用是准确还是模糊、熟练还是生硬、通畅还是滞涩、生动还是呆板、直白还是隽永等。因此,我们只有提高自己的思考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从容地应对高考作文。
二、重视两个变化。
从命题本身而言,随着十几个自主命题省市的相互推动,题型将更加丰富多样,话题作文可能减少,且鉴于这种作文所导致的宿构、套写和过于自由等负面作用,2009年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中有所约束,在灵活中有所规范。
对于开放性的高考作文,内容的选择相对自由,但绝不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紧扣话题或命题,不可偏离作文命题所暗示的意旨。当然,高考作文命题对内容的限制只是相对松散的约束。因此,只要细心审题,看清限制条件,抓住话题或命题或材料的实质,不犯“想当然”的错误,就完全可以避免偏离话题或命题的“失误”。
一般来说,内容限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题目(包括话题)暗示。命题者把从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或是命题者理解材料时所得到的一点见解,用来拟制为话题或标题。这种作文限制最多,对考生审题的要求最高,因为文章主题已经基本限定,考生作文只需定向阐发,在内容上创新的余地极小,虽然形式上仍可自由发挥。
二是材料暗示,试题提供一个故事、寓言,或者一篇新闻报道,甚至可能是一幅漫画作品,虽然不明确规定所要写作的具体话题或标题,但是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自行提炼观点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就考场作文而言,作文题目过于宽泛,容易出现虚构和抄袭现象,造成选拔的不公平,不利于引导今后的写作教学和思维训练。为此,高考作文命题肯定会在进一步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
三、把握三大要点
1.题型:三足鼎立的命题格局将会延续,但各地命题将呈现稳中求变的特征。考生要特别注意:文体不限的命题作文;提供材料的材料作文;运用联想的想象作文。
2.要求:写作要求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文体特征的限制则会逐渐明显。许多省份高考阅卷中对“四不像”类的作文一律封杀。广大考生,尤其是北京、湖南等地的考生更应该注重议论文的训练与写作。
3.内容:道德与审美类考题非常重要,情感与认知类考题则会逐渐增多。2008年高考作文试题一定是各个省市考生所共知的,一般来说要留意这几个方面:(1)爱国与爱民;(2)人生与价值;(3)道德与修养;(4)社会与生活;(5)感情与理智;(6)团结与友爱;(7)人文与环保;(8)兴趣与爱好。
四、关注四大趋势
1、命题更显个性,更具地方特色。
2009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会更显个性,更具地方特色,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从而在考场上能“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2、话题形式依旧保持活力,但与命题、材料、漫画等形式共存。
(1)话题作文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绝不会到2008年就完全消失,估计仍有少数高考卷会继续采用话题作文的题型。不过,命题者绝不会无视话题作文的负面作用,为扭转不良的作文风气,他们可能会对话题作文加以改造,或适当增加审题难度,或调整作文试题的结构,或部分地取消“三自"”方针(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 命题作文可能会有新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采用命题作文题型的高考卷的数量可能有所增加。当然,增加的数量应不会太多,因为今年就几乎占去半壁江山了。二是指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会有所改变,可能会吸收一些话题作文的优点,给考生以较多的写作自由。
(3) 看图作文和材料作文将会受到青睐。
材料作文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需阅读、分析、构思、提炼观点,既考查了阅读能力,又考查了写作水平。据统计,议论性散文和记叙性散文是考生选择相对较多的文体,得分相对较高。另外,用来让考生生发成文的材料,多为学校生活、日常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一些普遍现象,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基本常识,生产管理的一些普遍常识。这些材料体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特征,便于理解。
同时,下面这些命题形式也不应忽视。
第一: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考生写作立意前,先要添加上适当的词语 ,然后再按照具体的要求围绕话题确定题目,然后再进行立意,写作.
第二:题意作文。这类作文,考生首先要弄清材料的立意,然后自定出恰当的话题.因为设题者不限定话题,而是让考生依据所给的材料自己拟定话题进行写作.
3、作文命题的内容范围将会继续拓宽。
高考作文命题范围定位在培养健康心理素质、关注现代科技发展、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追求崇高思想境界等方面。按照“不可重复、不能怪诞、稳中有变、变中求稳”的命题规律,2009年的作文命题,不会重复前几年出现过的命题方法,但也不会背离前几年的命题思路:既发扬前几年在命题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又继续探索新的命题方法,不断创新。
2009年的命题范围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人文精神,回归人本。
2009年的高考作文将进一步体现"做人与作文相结合"的理念,强调人文精神,强调回归人本,回归生活.人文是指思想文化方面的积累与积淀,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修养.渗透人文体验的目的是检验考生关注社会和人文互动的能力。
回归人本的实质是为了提供给考生更广泛的自由发挥空间,让考生觉得自己就是自我"言说",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交流的主体,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2)关注生活,关注人生。
高考作文命题注重人文教育的思路,特别注重做人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从内容上看,将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贴近考生实际,侧重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检验与考查,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作用。它既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要求考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爱自我。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考生要真切地感受自己周边的生活,将在寻常琐事中体味到的喜怒哀乐,以抒情化的笔调融入字里行间。
(3)强调文化素养,注重体验。
科学体验的实质是感悟自然,体现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科学化思考。
(4)内容范围将会继续拓宽。如关注道德与精神、关注生命、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关注人与自我的关系、关注历史文化问题等。
4、注重逻辑思辨,闪烁理性光辉。
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凸显理性思辨的色彩。高考作文既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注重考查考生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也就是思想认识水平,如品德修养、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等。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题型仍然是以话题为主导的多种形式,主要考查的意向不会改变,即考查考生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品质。考生应有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只有对社会自然、个人发展、人生态度具备独到的认识,才能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
考查考生的思辩能力,尤其是辩证分析的能力,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不变的主线。凸现开放思维,不过分固定考生的思维指向,利于考生发表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有利于引导考生对生活、对人生展开较有个性的显现和较有深度的反思,使考生闪现出人生的智慧,内在反思和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