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静
北京前三门高层住宅、长城饭店、中央电视塔、北京西客站、中国银行金融大楼、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 这一座座地标性建筑,见证了首都北京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发展,也凝聚了一位建筑家的半生心血。杨嗣信,原北京市建工局局长、总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发明三等奖获得者、奥运工程领衔专家, 57年如一日,扎根建筑工地。为了首都的建筑安全发展 ,他以78岁高龄,至今仍活跃在北京的各项重大建设工程中。
“托塔天王”
1952年,杨嗣信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建工局六建公司。年轻的杨嗣信对于新中国的首都十分向往,要把自己一身所学,奉献给成长中的北京。建筑系毕业的杨嗣信,本应选择设计师的工作,但是,当他看到公司施工技术人员非常缺乏,就毫不犹豫下到工地,当上一名工程技术员,一干就是30年。这期间,杨嗣信参与了多项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的施工指挥,带头科技攻关,成为建工局赫赫有名的技术骨干。
1983年,杨嗣信担任了北京建工局局长。10月初,刚刚过完国庆节,一上班就出了一起大事故,给杨嗣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在建国门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地,正在盖的大楼架子倒塌,当场压死7人。市政府指定杨嗣信负责事故的调查处理。杨嗣信立刻赶到工地,对出事现场及施工人员展开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在于施工工地负责人临时修改施工方案。当时工程的基本结构已经完成,新方案对外立面装修架子的安全稳固性考虑不周,外面的架子和建筑物没有牢固地连接,结果施工中架子的稳定性受损,还没有到顶点就偏了,倒下来的管子当场就压死了7个工人。
发生事故的施工单位是北京建工局一建公司,是当时北京最好的建筑施工企业之一。杨嗣信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使大家认识到,要保证施工安全,首先就要做好施工方案的安全论证,对于安全可靠的方案,必须在施工过程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对方案进行了修改,那么也必须对其安全性重新进行论证,从技术上保证安全可靠,方可开始施工。事故发生后,工地的两位负责人被判刑。杨嗣信将事故处理结果通报全局,召开事故现场分析会,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并通报给全北京市建筑系统。
在建筑行业工作了31年,第一次看到因为出了事故坐牢的,这件事情给杨嗣信的印象非常深刻,使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杨嗣信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比重,使得在他在任期间,全局再没有出过类似的事故。
1988年7月的一天,杨嗣信刚刚从局长的位置退下来,北京市建委副主任、亚运会工程常务副总指挥顾钥菊就找到杨嗣信,告诉他,“中央电视塔工程施工遇到了问题。这座多功能综合利用的电视塔,过两年亚运会就要使用,质量要求高,施工技术复杂,工期又紧,估计今后还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亚运会工程指挥部请你亲自出马,担任中央电视塔技术领导小组组长,主抓电视塔工程,这副重担就交给你了。你看怎么样?”
“只要工作需要,领导让我干什么都成。”杨嗣信第二天就到了电视塔工地。这里几天前刚出了一起事故,一位地面操作的工人,被上面掉下来的电动葫芦砸死了。这起事故,使施工工程指挥部的人员都感到紧张,电视塔地面以上总高405m,塔身越高越细,施工就越困难,大家都没有接触过这么特殊的工程,心里没底,干起来格外担心。
杨嗣信一来到工地,首先查看了出事故的施工现场。他踩着内脚手架一直往上爬。一边爬,一边征求职工意见,察看施工设施,特别注意查看内脚手架和垂直运输工具。此后,他前后共召开了50多次安全研讨会,平均每两周一次,不仅召集了十多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还特请外单位的有关专家、施工队长、技术员和技术工人,仔细研究每一个步骤的施工方法、技术攻关内容、安全保障方案,提出各种设想、补充、修订意见。杨嗣信最后拍板定案,组织实施。方案定下来后,杨嗣信还亲自带着方案到职工中去征求意见,特别注意详细说明操作规程、质量要求和安全保障措施,对工人提出好的意见、建议,他及时采纳、吸收,对信心不足的工人,他还要个别做工作,打气、鼓劲。杨嗣信把这种方法叫做“摸着石头过河”,但不是摸着一块石头跨一步,而是摸几块石头跨一步。对要踩的石头,摸得细、摆得稳;下几块石头,也要摸出个八九成把握,依次类推,稳步前进。杨嗣信大胆负责的精神和科学细致的作风,很快就把全工地职工的信心和积极性鼓舞起来,从此以后,直到中央电视塔全部建成,工地上再也没有出过事故。
中央电视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共确立了9项科研课题。这9项科技成果组成的中央电视塔工程综合施工技术,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杨嗣信主持和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申报有功人员名单时,杨嗣信却坚决地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技术人员之后。同事们都感慨地称他为最大的功臣,施工现场的“托塔天王”。
奥运工程的成功之处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为了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奥运,所有举办比赛的城市建设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时期。仅在北京,20多个奥运场馆相继开工,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比过去大大提高。但是,从2005年开始建设到2008年完工,整个奥运工程没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作为奥运工程指挥部08办特聘的3名领衔专家之一,杨嗣信对奥运安全管理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光是各种施工论证会,杨嗣信就参加了100多次。
从2005年开始,北京进入奥运场馆的大规模建设阶段。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篮球馆,一个个新兴的体育场馆将要在北京崛起。随着20多家体育场馆的开工,安全和质量成为奥运工程最重要的话题。
作为奥运工程建设的领衔专家,杨嗣信深感责任重大。鸟巢、水立方在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工程结构的复杂、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都是北京乃至全国建筑施工领域前所未有的。要安全地、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些奥运地标的建设,需要全市建筑行业从专家、设计人员到施工单位全方位的协调合作,一环紧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一点问题。
经历4年的拼搏,奥运工程的建设全部完工,为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回顾这4年的历程,杨嗣信感触颇深,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成功之处就是奥运工程的建设安全——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完工。首先,奥运工程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工程安全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北京市政府专门提出奥运工程的5个理念,即保证奥运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功能、经济,其中把安全提到了第一的位置,这在具体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上面的最高领导重视了,下面的具体施工单位才能有目标,有要求,有措施。第二就是安全施工方案到位,奥运工程指挥部对于奥运建设工程总体施工方案,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从立项开始,就反复组织讨论,不仅组织了大批专家,还将社会上的各种人才、建设施工单位都组织起来,把很多人的力量和智慧合并为每一个项目的力量,反复讨论施工方案,使得施工方案更加完善。第三点就是在选择施工单位方面,严格要求只有资质好的企业才能参加,这些企业各自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制度,这个制度在奥运期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项目未开工前,企业就要对整个工程做好组织设计;在开工以后,对各种结构施工,都要进行风险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防范措施。第四点就是奥运工程建设的组织机构很严密,从北京市的层面,既有奥运工程质量监督站,又有工程监理机构,企业还专门建立了项目部安全负责制,一旦发生问题,项目经理负全责。项目部的安全规定具体而全面,人员分工明确,其中包括要设置多少人管质量,多少人管生产,多少人管安全。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这次奥运会的召开,也给北京市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带来了很大改善。有这几方面的条件,使得奥运工程在安全工作上有了保证,这正是奥运工程的成功之处。
地标建筑的安全要点
1930年出生的杨嗣信,从1952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行业,至今已经57年。他的工作也由建工局局长、总工程师,逐渐向工程顾问、监理转轨。现在,杨嗣信仍然担任着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建工集团科技委员会顾问、首都博物馆工程业主委员会总工程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专家等多个职务,全年大半的时间还是奔波在各建筑施工工地上。
杨嗣信常说,“人总要给后人留点东西”。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工作越来越勤奋。尽管在首都北京,杨嗣信已经留下了无数由他设计、指挥施工的地标性建筑,但是只要能对北京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出点力,杨嗣信就觉得自己还有使不完的劲。
在审核指导这些地标性建筑的工作中,杨嗣信最关注的是建筑安全问题,它既包括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也包括了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这是因为,地标工程在施工上具有突出特点,一是规模较大,平均面积都在5万m2以上;二是建筑设计比较复杂,即具有结构复杂、造型新颖等特点;三是材料新,施工时多选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技术难度大;四是要求建设进度快。如何在这样的条件和要求下做到安全施工,不出事故,杨嗣信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地标建筑安全施工8要点。
首先要从设计上来解决这些地标建筑的安全问题。在设计方案的制定上,要考虑施工的安全度,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就要先从设计上入手,这是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所以在设计上尽量不要偏重一些造型奇特、施工难度太大的建筑。
第二点就是抓好现场施工安全。无论是施工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个安全包括建筑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应该好好借鉴奥运工程,它的安全管理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就是施工方案措施要得力,必须要研究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案,现场的安全设备措施要具体。这一点必须依靠施工技术人员,只要他们积极投入力量,就应该可以达到安全施工的要求。
第四,一定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规范、规章制度。在建筑行业,施工方案和规范是两件事,规范是国家规定的施工标准和要求,必须执行,如到现场要戴安全帽,高处作业要设安全网等;而施工方案是每一个工程,具体细化到各个步骤到底怎么做,其中包括安全方案。这2个是有区别的,但目的又是共同的,就是安全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第五个是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国外很多建筑工地,每日开工前,都会把全体施工工人集中进行安全训话,提示今天工程进展中的安全问题,而在中国,目前这方面的教育远远不够,很多农民工刚进城就登上脚手架,根本不知道自己岗位的危险隐患。安全教育主要依靠领导重视。如果领导不重视,这项工作很难开展。
第六是严格重视安全设备、设施的设置和配备。包括安全帽、安全带、架子的选择使用。施工现场的这些设施有些是国家规定的,有些在施工方案里规定,各工程项目组在这笔钱的投入上不能节省,还要完善安全设施的日常检验、报废和更新制度。
第七就是加强安全技术检查。现在的建筑施工项目多设置监理人员、安全员,就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检查,查出隐患及时整改。
最后一条,各建设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奖惩制度,做到奖惩分明。对安全施工的项目组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总结经验并推而广之;对安全工作不重视的项目组要严格管理,出了事故要追究责任,不能不了了之。
为了帮助建筑企业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北京的明天更美好,78岁的杨嗣信至今还在拼搏,还在奋进,他要穷其一生,为北京留下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建筑。
编辑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