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9-06-29 02:50
考试周刊 2009年39期
关键词:农林艺术类艺术设计

祁 隽

摘要: 本文简要归纳了当前我国农林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主要特点,针对艺术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对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不足与问题,并结合具体的管理工作实践,从进一步加强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等方面入手提出加强和改进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的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管理问题思考

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为满足自身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林院校结合原有的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拓展衍生了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艺术类专业。艺术类学生较之普通专业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但艺术类学生也普遍存在个人本位主义较强,集体观念较弱的问题,另外受当前社会上一些浮躁氛围的影响,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学风比较松散。随着艺术类学生规模的不断增加,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借鉴传统学生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如何充分结合当前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目前艺术类专业学生发展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全面提升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农林院校艺术学生的主要特点

从发展历史来看,艺术类专业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势头迅猛。如南京林业大学于1995年成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创了我国林业类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先河。1999年设立艺术类本科专业,2003年,艺术设计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8年,南林整合校内学科资源,成立了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院现设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系、传媒艺术系、公共艺术系四个系,拥有环境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装饰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动画(数码影视)共7个本科专业方向。目前学院在校本科学生1000余人。

与普通专业的学生相比,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艺术类有别于其它专业的显著特点。近年来,艺术类专业学校的增加以及艺术类考生的增多,一方面,这种现象说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也要承认由于艺术类专业高考录取时对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致使部分高中阶段文化课基础较差的考生把报考艺术类专业当成曲线入学的“捷径”。尤其对一些农林类高校的艺术类专业,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概括起来,当前艺术类学生的基本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类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思想

由于艺术类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其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崇尚个性张扬[1],其行为方式多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追求与众不同的特点,包括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和爱好进行。同时,艺术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就更趋于弱化[2]。

2.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广泛

与其他普通类专业学生相比较,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热情澎湃,一般热衷于参加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在各项文体活动中,他们善于展现自己不同的爱好和才艺能力,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但他们的文化理论课成绩明显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外语基础较差[3]。

3.艺术类学生家庭环境较好

由于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一般比普通专业较高,加之学生实习写生等实践课比较多,所以要求的经费开销也比较大,从现有艺术类生源情况来看,艺术类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4],但在吃苦精神以及耐挫性方面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同时,在优越的经济条件下,部分艺术类学生往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为逃避学校和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监督,有的学生干脆在学校外面租房子住,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谈朋友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目前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无论是艺术类高校还是综合类高校的艺术类专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是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任务,培养具有良好扎实的艺术基础知识、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伟大情操为目的,在艺术表演、艺术设计、艺术教育及艺术研究方面有所发展的专门人才。所以说它在培养目标上与普通专业既有区别又有共性。结合当前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共性特点,学校对他们的政治思想引导、专业基础教育、日常的管理服务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艺术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1.虽然说艺术类专业在培养目标与其它专业有着一致性,但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学方法上却有着“个性化”的特征[5]。艺术类专业在教学过程和手段上的这种个性化特点,也给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的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与其他专业完全相同的评价体系与考核办法,管理上搞“一刀切”,势必会因脱离实际而使被考核对象产生消极情绪。

2.由于艺术类学生在文化基础课较其他普通专业的学生要差一些,特别是艺术类学生的外语基础较差。在繁重的学习压力面前,当前学校对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刚性化要求,容易使许多艺术类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下,由于艺术类学生在考研、就业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广大的农林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感觉到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不利因素都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行政命令式的方法实施管理,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向下传达精神、向上汇报工作。这种工作模式的最大局限在于会使学生产生茫然、抵触甚至逆反心理。这种管理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依赖性强,心理素质差。针对目前艺术类学生的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就如何进一步改进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利用新生入学可塑性比较强的有利时期,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是个人发展充实的黄金时期,也是青年学生一个兴趣、能力转型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大学刚入学的这个阶段,由于学生对新的求学环境充满好奇、兴奋,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关键时期,积极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学校集中性的入学教育等措施的作用,建立起全方位立体的渗透和思想教育格局,引导学生建立独立的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尽可能缩短迷茫期,比如,可以通过组织艺术类新生参加学校知名学者的学术讲座报告、带领大家参观校史展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辅导员和班主任要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尽快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和大学的学习生活特点,引导和强化艺术类新生养成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切实做好断乳期的引导教育工作。

2.引导学生积极做好大学生涯规划。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瞿葆奎先生曾说:“时间就是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谁抓住了时间,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四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也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而从其重要性来说,这四年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从入学教育开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工作计划,从一开始就避免学生自然形成一种随遇而安、“脚踩西瓜皮”的消极思想,建立一种积极主动、向上求索的理想追求。

3.建立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带动班级学生整体管理工作。在着力抓好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我们要善于利用部分学生组织能力强、思想活跃、爱好广泛的特点,根据团结、协作、互补的原则,组建强有力的班委,逐步形成以班级干部为首的骨干力量,推动整个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更要关注困难学生,帮助弱势群体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特别是针对艺术类学生一般家庭情况比较优越,有思想和活力,但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承受能力普遍偏弱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户外拓展运动,班级干部竞选演讲等公共活动,培养艺术类学生相互帮助,团结协作,逐步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

4.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投入足够的精力关心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谨记赏识是老师最美的教育语言。艺术类学生更需要赏识,需要学校和老师为学生每一次自信和成功的积累提供保障,不断给艺术类学生鼓励、掌声和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陷入挫败感的经历。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赞扬或者肯定有可能会带给学生努力向上的强大动力。要善于发现艺术类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激发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郭岚.艺术类高职学生管理策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24-225.

[2]孔凡东.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行政管理,2009,(14):230-231.

[3]李海燕.关于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87-88.

[4]谢薇薇.关于加强艺术类学生管理的思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2):89-91.

[5]张振亚.浅谈大学艺术专业班主任工作的特点与方法[J].创新教育2009,(2):147.

猜你喜欢
农林艺术类艺术设计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星.云.海》
《花月夜》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