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淑敏
摘要: 本文从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务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电子商务与物流结合的必要性和需求性,进而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之下物流业务的新发展。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物流业务关系
1.前言
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传统贸易形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增强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合作伙伴及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成为了全球信息、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因此成为世界通行的商贸模式。物流产业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其重要性日益提高,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逐渐明显。从二者的关系来看,物流服务水平决定了顾客的满意度,电子商务也同时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深入分析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模式的种类和构建方式,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2.1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从定义上看,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职员、外部消费者、销售商和供货商根据其逻辑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电子商务能够对解决商业交易及交易前后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帮助,如降低产、供、销成本,开拓新市场,创造新的商机,增加企业利润等。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覆盖范围较广、参与人数较多的互联网体系作为基础,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根据2009年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13.4%,上网普及率达到25.5%。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平稳上升。在这样的网络基础之上,我国的电子商务事业突飞猛进,2002年广交会首次采用网络进行对外贸易信息互动,当年广交会各网站的访问量累计总数达5090万次,比上届同期增长50.95%。其中境外访问量累计数为2589万次。广交会网站三个平台意向成交量为2.18亿美元,确认的成交量为4784.77万美元。2004年全国通过电子商务完成4075亿元交易额,比2003年增长400%。可以说,我国已经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市场空间。
2.2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前提,以尽可能最低的成本,以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对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乃至有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运送到商品的生产或消费地这一过程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等活动的统称。我国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为主线的物流网络,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同时由于汽车工业、家电电子和通讯行业、商业以及药品和食品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物流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是与此同时,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等问题限制了我国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它需要与更加先进的物资、信息交流技术结合,才能够打破物流发展的瓶颈,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3.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务的关系分析
3.1电子商务对物流业务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电子商务的加入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首先,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功能是使物流进一步信息化、网络化,为物流创造出一个虚拟的活动空间,使之能够更广泛、更高效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其次,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的运作方式,在使物流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对物资和信息流的实时控制的同时,还使得物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对实体和虚拟两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最后,引入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也将随之变化,这是因为电子商务能够提高物流企业的社会性,企业今后必须从社会的角度来对自身的运营体系进行组织和管理。
3.2物流业务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电子商务的基本构成主要包含以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为主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人们过去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一般只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以及对这些物质或信息流的电子化、网络化,对物流的电子化进程却并没有足够地重视。从本质上来讲,电子商务要得到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就必须考虑到物流的重要性,必须将物流纳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这样在信息流构建起来的电子商务基础之上,加入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过程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子商务。
3.3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务的结合的必要性与需求性分析
3.3.1电子商务的分散性需要良好的物流能力加以补充完善
互联网一项重要的物理特性是其分布广泛,电子商务客户在地理分布上极为分散,这一特征要求物流适应其需要,提高商品的运输与管理能力,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合理组织商品的配送。这就要求企业针对不同的销售区域采取有差别的物流服务策略,在电子商务普及率较高的城市、客户居住地相对集中的区域,分散送货,提高送货的速率;相反,在订单数量较少的区域,通过集中送货的方式降低成本。
3.3.2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要物流服务进行相应的发展转变
电子商务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以顾客为中心”的重要理念,体现到具体的物流工作中,就是要求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这些个性化物流服务既包括客户对物流供应商的商品包装、配送时间、地点的个性需求,又包括物流供应商有针对性提供的加工、存储等增值服务。
3.3.3电子商务的便捷性能够提高物流服务的时效性
电子商务的便捷性是物流产业借助电子商务得以发展的重要优势,在这一优势下,物流企业的购物方便性、实物转移的效率等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而这时物流企业服务的时效性往往会成为阻碍这一优势发挥的因素。特别是在一些生活节奏较高的大都市,城市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已经开始以小时甚至是分钟来计算,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如果能够在整体层面上提高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同时又能够有效降低配送成本,那么其必将成为影响现代物流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4.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的新发展
4.1企业自建模式
这是国内目前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或企业集团广泛采用的一种物流模式,这些企业独立组建物流中心,实现了对内部各部门和商场、店面等的产品或原材料供应。这种物流模式较为传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如果在其中引入现代电子商务体系,能够对其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国外的一些大型企业如沃尔玛、麦德龙等连锁公司或集团,已经建立起在电子商务基础之上的物流配送体系,他们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通过内部及网络将内部各场、店加以练习,对商品进行统一采购、配送和结算,提高这一物流模式的运营效率。
4.2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或3PL)是指在电子商务时代由物流劳务的供方(生产、流通企业)和需方(零售业、消费者)以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方式。其优点在于,企业能够将不是自己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从事该业务的专业公司去做,这样就能够发挥供应链上所有专业公司的专长,使企业扬长避短,将企业的资源投入到具有竞争优势的方面去,这样所形成的供应链具有最大的竞争力。在世界经济逐步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模式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常用的物流管理方式。
4.3第四方物流模式
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4PL)应运而生,这是由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他们将第四方物流定义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
4.4物流一体化模式
物流一体化是电子商务发展到目前为止最优化的物流配送模式。它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从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体系的整体化和系统化,从本质上讲,它是对第三方物流的一种改进与提高。具体来说,物流企业之间为实现整体配送的合理化,以网络等先进手段相互关联、相互合作,为对方提供便利的物流配送服务的协作型配送模式,是物流企业加强横向联系、促进产业整体发展的先进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大喜.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模式探讨[J].E-Business Journal,2009,(8).
[2]焦建红,罗颖.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企业的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16).
[3]卢海英.剖析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J].E-Business Journal,2009,(8).
[4]黄平,姚坤.电子商务物流需求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5]刘慧.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9,(8).
[6]丁涛.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策略[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6,(1).
[7]王之泰.区域经济的物流抉择[J].中外物流,2006,(03).
[8]田源,徐寿波,宋伯慧,黄少松.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9]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全国现代物流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田青,郑力,缪立新.物流产业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7中国物流年鉴[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