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亚群
[摘要]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和谐教育”的建构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个伟大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构想的背景下展开的。和谐教育问题被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发展的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发展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关键词] 和谐教育 融合 意义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环节。
通过教育作用于人,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以和谐理念促进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高等学校,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时代发展的重任。高等学校必须按照和谐社会的标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公平、正义、宽容的社会理念,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和谐社会理念,具有中国灵魂的世界胸怀的现代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和谐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理想价值取向,它使人才培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
一、发展和谐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现阶段虽然制定了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政策,但由于历史上受到前苏联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影响,一度存在明显的“重理轻文”倾向,即便是科学教育也停留在实用阶段,以传授具体知识为主而忽视了科学精神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培养,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和短见性。因此,教育的成效往往不如人意,甚至造成整个社会人生观、价值观普遍畸形发展,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使教育的奠基和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教育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一流的经济,一流的发展,呼唤一流的教育,这一方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
二、和谐教育的内涵
在汉语中,“和”和“谐”是两个同义的汉字叠加在一起的。《现代汉语辞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教育大辞典》对“和谐”的解释是“事物或现象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此外,“和谐”常常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的协调,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
和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和谐社会的教育”和“和谐个人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成员,动用整个社会资源,调整各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整个大系统得以发展的教育。它不是实现某个人或某些精英的发展,不是点的教育,而是寻求面的拓展,使整个社会得以全面进步的教育,它的重点是培养人的教育。而“和谐个人的教育”则是使个体内部基本面都得到发展,成为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人才的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和“和谐个人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辩证发展: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因而“和谐个人的教育”是“和谐社会的教育”的基础,只有个人得以和谐发展,社会才能和谐进步;相反,只有社会关系和谐,实现了每个人的教育,个人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所以说真正的和谐教育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前提下,社会的每个人都能享有的,并且使每个个体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自由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也正是和谐社会所渴望达到的公平、平等的要求所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国际性文件中指出:“教育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作出巨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我国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只有即懂得人文又有才能和人文精神,既懂得科技又有科技能力和科学精神,两者交融起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家,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创业新人”。日本学者小原国方提出“全人”教育思想,“全人”应在六个领域获得发展,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小原国方又进一步阐述:学问的理想在于真,道德的理想在于善,艺术的理想在于美,宗教的理想在于圣,身体的理想在于健,生活的理想在于富,这都是和谐教育比较有代表性的主张。
三、和谐教育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1996年,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强调指出一个基本原则,即“教育应当促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加以重新安排,这四种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就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学会做事就是学会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学会共同生活即是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既要有个体竞争能力,又具备团队协作的竞争能力,合作是大千世界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合作要求有容人之量,有知人之明,有处人之道,是人际关系的升华,合作促使人与人相互依存,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学会生存即是适应环境和应对环境发生变化后从容面对的能力。从它们的内容来看,实质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后的产物。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是科学的有限性和人文的无限性的高度统一,是和谐教育的充分体现,和谐教育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知识的细化、科学的分化在加俱,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科学技术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又高度综合,科学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研究的领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这就要求在专业与专业之间,门类与门类之间,实现有机的综合,事实表明科学技术越分化就越需要综合,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无法单独解决问题,只有进行跨学科的合作,才有可能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尤其是随着一系列“全球性难题”的出现,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气候异常、人口激增等,任何一个单一的学科专业都不足以求解这些难题的答案于一二,只有依靠多学科,甚至所有学科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而这类问题的解决均需要由人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精神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做事需要科学,做人需要人文,科学与人文不可分。人文是关于人本身的学问,探讨做人的意义,这是人的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是人性不断提升的过程,表现了人文精神的无限性,科学研究必须在人文精神的引领下进行探究事物的真伪,人文精神是科学研究的精神支柱,科技的进步可以使人文研究更加深刻,进一步丰富人文的生命内涵,因此和谐教育就是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融合,两者的融合结果必定相得益彰,它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潮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极其成果的精神境界,它包括尊重科学、重视现代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锐意进取意识等。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观、生活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求,对自由、公平、公正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随着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才培养的现代科技含量将会越来越高,而对人才的精神信念和道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们要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就必须坚持科学规律与人文价值规律相统一的观点。
四、发展和谐教育的意义
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在新世纪新使命下的一个重大方略,是指引我们赢得更大胜利的哲学理想,已经得到了全人类的认同,并且取得了许多真实的成功实践。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在参与全国政协组织的参政议政活动中,我感觉到和谐教育在政治制度改革和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和谐教育应该以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发展观等人类优秀的思想为第一要务,不仅在学生中做好和谐教育的工作,而且在公务员和社会其他人群中做好这项工作;第二,和谐教育应该紧密围绕国家发展中心工作发挥其基础作用,宣传真理,弘扬正气;第三,和谐教育应该将人们引导到既有传统美德,又有创新精神,既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又有国际大同的愿望上来。
教育制度与政策决定着“和谐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关键环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与政策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制度与政策建设任重而道远,构建和谐教育的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但惟有教育制度和政策设计的高屋建瓴、和谐教育的成功实践,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本基础。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主编.教育学[M].1990.2.
[2]邢真.和谐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1999,8(8).
[3]金法.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4]朱小蔓.谈和谐教育[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1).
[5]李永贤.浅析和谐教育[J].邯郸学院学报,2006,(4).
[6]彭泽平.“和谐教育”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教育发展观[J].中国教育导刊,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