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燕
[摘要] 语文学科的学科教学和德育渗透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自行实现。语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育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才能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
[关键词] 语文学科 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语文学科的学科教学和德育渗透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自行实现,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浙江特级教师蒋传一说:“语文课中最成功的德育教育,是学生觉察不到老师是在进行思想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使语文学科起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呢?
一、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等方面,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的重要因素。从广义上说,人文素养是个非常具有涵盖性的概念,它包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具备的一切素养。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人文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除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人文素养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品质。主要包括:(1)要有兼容并蓄的文化底蕴;(2)要有敏锐深邃的时代感悟;(3)要有和谐优雅的审美品位;(4)要有独特鲜明的个性魅力;(5)要有积极多彩的生活情趣。
语文学科作为一种主要通过非强制性的文化手段去陶冶学生心灵的隐性课程,在其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人文素养极富影响力与渗透力。一个人文素养较高的语文教师,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精湛的教学技艺、灼灼逼人的思想光辉、独特的人格魅力,无不吸引学生的目光,熏染学生的心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某些外在教学条件的欠缺,成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活的教科书,对学生的能力获得、人格成长和精神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古人写文章、评文章都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这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将语文教育和德育相结合是自古有之。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不同的时代则有着不一样的标准和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由此可知,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的德育是凭借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加以实现的。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它,也是观照自我、观照人生、观照社会、观照时代的窗口。但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德育因素寄寓于描述的故事情节、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客观事实等具体的艺术性、形象性的文学内容之中。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中的主要文体,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如高中语文课本中,有洋溢着浓郁爱国主义热情的《离骚》、《我爱着土地》;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故都的秋》;有孔子充满积极入世精神的《论语》;有庄子淡薄名利、追求自由的《逍遥游》;有表现李白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峥嵘挺立的人格尊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有鲁迅先生深刻犀利的《灯下漫笔》,朱自清先生清丽典雅的《荷塘月色》,沈从文流淌着水的柔情的《边城》,史铁生关于生与死的哲学思考的《我与地坛》。通过这些课文的讲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革命传统、人生价值的教育,达到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净化灵魂、激发热情的目的。新编初中语文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德育教育,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三、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即要求教师把复杂的、抽象的德育内容具体化,渗透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陶冶、受到教育,达到德育目的。
1.精于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情”境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要有道德情感的参与。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不是讲授思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学生就能把这种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而是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后,才能产生内心的需要,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思想教育的感知和理解尚处于低级阶段,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教育必须用“情”字建构起心灵与课堂之间的桥梁。
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说得好:“情感似一股扑面而至的春风,似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形无实有,潜移默化,越使学生觉察不到你是在实施感染,这种情感的劲往往越足,神效越大。”他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和热情的鼓励,他用真情感动生命,一次次撞击学生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火花,使学生敞开心扉,平等对话,在心心交融的平台上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生成精彩,催发情感……教学因此而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语言描述是情境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形象化手段,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全体现在教学语言之中。所以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良好的表情达意能力,如丰富的眼神和表情、高低适中的语音、快慢适宜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生动形象的叙述能力等。换言之,教师应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号召力和鼓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于漪老师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就调动情感教学手段进行启发渲染,她的话字字句句扣击学生心弦,把学生一步步地引向情感深处,使学生耳边仿佛响起高亢悲壮的旋律,进入山谷回响、大海呼唤的境界。课堂上一片啜泣之声,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感受到总理的高贵品质和伟大价格,进一步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要做到精于创设利于德育渗透的情境,备课时,教师宜选出合适的德育素材提前进行语言描述练习,这样可以使课堂效果更为理想,这是创设情境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抱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并在实践当中积极地摸索、认真地尝试和练习,才能最终创设出逼真的课文情境,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其中以至产生强烈的共鸣,使德育渗透达到完美的效果。
2.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德育渗透的时机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课堂上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渲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善于捕捉和创造最佳德育渗透时机有利于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教学和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必然的联系,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将其利用起来,那就是渗透德育的最好时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写父子之情的经典篇目,讲到父亲历尽艰辛给儿子买橘子那一段时,老师播放了一首由《背影》改编的歌曲,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让人感动的气息,听着抒情歌曲,老师问同学们:“你注意到生活中父亲为你所做的些微小事吗?此时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许多同学都低下了头。老师又在黑板上板书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孩子问这是什么意思,当老师说给他们听后,大家纷纷起来诉说父亲的好,懂得要珍惜现在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理解他们,在动人的课堂情韵中,学生们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感染,既加深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又领会到了亲情的珍贵,这节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事实上,绝大部分教材内容所描写的生活情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生的经验、认识存在一定差距。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的思想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产生与作者相似的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熏陶感染并不是纯直观活动,还伴随着理性的活动,思想的评价,而学生来的理性活动和思想评价往往不能够深入,这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如果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能够达到景与情的一致,形象与思想的结合,学生的直觉、体验、想象与分析、判断相统一,就能使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有位教师在设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课的教学时,在“南京大屠杀”教学环节中,就是用了引导和点评创造了渗透思想教育的时机,其时,学生个个翘首凝视,注意力集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之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了民族精神。当我用低沉、深情地语调痛诉美帝国主义撞毁我国军用飞机,造成飞行员王伟牺牲的罪恶行径。学生个个更是义愤填膺,议论纷纷,我相机诱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让学生上讲台谈认识,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从而激发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究竟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究竟该如何立足世界之林,正所谓“入情、入理、才能入脑”。这样做,实则是将学生从“小语文”的环境引入“大语文”的环境,使语文课的德育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无论熟悉文本、思考问题,还是直面死亡,或者探讨“战争与和平”这样严肃的话题,都与学生的间接、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因为“生活能使学生回到人的世界”。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为了使它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能力的一部分,使它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语文活动中处处可渗透德育教育。
总之,语文学科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和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和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健全而又完善的性格,促使他们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国伟.试论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J].语文教学之友,2007,(6).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M].1994.
[4]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5]邵子华.现代语文教育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08GG085)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