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姚 蒙
法国人十分重视葡萄酒的价值和收藏,但很少会以基金形式进行葡萄酒投资。而葡萄酒基金在法国,也是很少听说的产品。由于法国的投资环境和中国有很大不同,因此一项有望在中国市场走红的金融投资产品在法国却未必畅销,反之亦然。
选购名牌葡萄酒加以收藏,这是许多法国人的爱好,不仅是有钱阶层这么做,就连一般的中产阶级也纷纷跟进,每年秋季各报刊都会推出品酒、购酒、收藏酒的指南。因此,这种个人收藏乐在其中,放弃这种乐趣的集体投资形式不受欢迎。而在中国,由于人们还没有形成这样的葡萄酒文化,因此集体投资就可能成为受人欢迎的项目。
和中国投资人心态不同,法国人、欧洲人喜欢奢侈品是一回事,但要去投资一个基金项目是另外一回事。金融投资只看盈利,而不看投资的对象。如果对奢侈品本身有兴趣,那就会直接购入奢侈品,而不会用金融投资的方式专投资奢侈品投资项目,更何况很少有这样的投资项目。即使是富豪阶层,也很少有人会就奢侈品、葡萄酒这样的集体投资项目去投资。
另外,在法国,集体投资基金规模相对小,投资项目和目标比较集中,盈利空间比前者更大,但价格变化也可能不能及时公布,遇到市场危机,跌值幅度也会更大。因此集中在一个领域、一种产品的集体投资基金在法国很难推销。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在法国不仅是很少见到单单的葡萄酒基金,就连许多有名的奢侈品投资都很难以单种产品推出基金投资。
根据法国著名调查机构索福雷斯最近的一项调查,6300多万法国人中,持有金融投资的法国人约在1100万人,占17%多一点。所谓金融投资,指的是除一般储蓄之外、在股票、债券以及各种集体投资项目上的投资。任职国家公务员的雷蒙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我才不投资金融市场呢。风险大、又要交税,费这个心干嘛?我就把钱放在活期储蓄里或政府规定的保险升值项目中,到时投资房地产,这样更有保障。”一位退休的有钱人阿涅爱丝对记者说,她已到了不冒风险的年纪了。投资放在谨慎类项目里,谋求稳定升值,以便安度晚年。他们的话反映了许多法国人的心态。就社会民众的一般倾向而言,法国人更看重投资的稳健和保险。
由于历史上出现过19世纪末期的巴拿马运河股票案、20世纪30年代的股市大危机、70年代的石油危机等,使普通法国人对高风险的金融市场投资十分犹豫。因此,法国人很少像中国人这样热衷于在股市上短线炒作来赚钱。他们认为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这样做收益很小,根本不值得。法国人的金融投资大都集中在稳定性好、风险低同时回报率也不高的债券市场。
法国私人银行在服务上实行与普通银行同样的原则,即专业人员介绍各种产品,由客户自己做出选择。但银行必须说明每种产品的风险度和各个细节。唯一不同的是,私人银行有完全委托制的投资,即客户将投资完全交给银行专业人员进行,由此可以更有把握地取得高回报率,但也有损失的风险。私人银行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有钱的阶层。而能够享受这样服务的进门条件是在银行账号里有20万欧元以上存款。从总体看,私人银行只是尽量做到为有钱阶层“量身定做”而已,在法国很难会取代普通街区银行的地位。而事实上,许多有钱人希望自己来做决定,他们常常只要银行提供建议,私人银行并不能吸引他们。因此,私人银行在法国只是银行体系的一小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