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因素与对策思考

2009-06-25 11:13陈旺伟
管理观察 2009年35期
关键词:资源经济发展

张 强 陈旺伟

摘要: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探索新经济规律的产物。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本文试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经济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1、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循环经济思想源于环境保护思潮。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宇宙飞船经济学》一文中提出了“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它是指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开启了资源与环境共赢问题的国际经济研究。

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重点讨论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1996年,德国颁布《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首次在国家法律文本中使用循环经济概念。199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循环经济模式兼顾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目标,为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发达国家纷纷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途径。循环经济是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

2、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实质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能够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关系

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探索新经济规律的产物。自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以来,关于循环经济的实践就已在世界各国展开。循环经济不仅要求技术层面上的资源利用创新,更表现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变革,因而被许多发达国家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

在传统经济模式中,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并不加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物,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的发展,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使得环境问题与资源危机日益凸显。

“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开始注意到了环境问题,但它强调的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即“先污染、后治理”,由此造成了治理的难度大、成本高、见效差,很难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模式,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具体主要表现为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反复利用某种物品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环境”到“利用废物”的过程,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去。这是一种与环境和谐

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障碍因素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二十世纪末开始,中国经济经历了近十年的持续繁荣和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发展时期,首先,经济与社会转型提供了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第二,经济社会环境的不均衡是各种矛盾不断暴露;第三,这也是资源消耗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重的时期。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基本是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走过来的,资源短缺与环境问题也随之加剧。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现实表明,我国已经失去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的资源条件和充裕的环境容量。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地理特征、人口规模、发展阶段以及资源禀赋等特点,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200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循环经济列为专门一章(第二十二章),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目标。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正在相继制定、实施。如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城市与重点行业中逐步展开,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得到很大发展。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启蒙、试验阶段,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的数据来看,从2002-2006年,我国在环境方面,很多指标都是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人均水资源量2002年为2207.2立方米,到2006年下降为1932.1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2002年为88.3%,03年为89.2%,04年为90.7%,05年为91.2%,06年为90.7%,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善。工业废弃排放量从2002年的175257亿标立方米逐年增加到2006年的330992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从2002年的94509万吨逐年增加到2006年的151541万吨。相对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从2002年的52%,逐年增加到2006年的60.2%。因此,在固体废物的综合回收和利用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可以看到,由于排放基数的增长非常大,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压力依然很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其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几乎没有增长,这和我国多年来GDP的高速增长是不成比例的。由此观之,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国要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障碍。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因素

1、制度障碍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它的实施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尤其是在当前以GDP挂帅的制度大环境下,如果没有市场外力的干预,市场主体就会缺乏实行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仅出台了少量的法律法规,并且存在着比较原则笼统、可操作性不强、若干规定之间不够协调等问题,并缺乏高效、严格的执法措施。此外,我国也尚未形成适合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机制和政策体系,现行经济制度中亦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缺陷。这些使得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技术、经济和社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2、利益障碍

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动机造成了市场交易主体的经济理性,也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生态非理性。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体,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大多数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为发展理念,而忽略了环境成本。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资金支持来对相关项目进行研发和推广,其效益却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才能显现出来,这就决定了企业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

3、技术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科技是最重要的支撑。近年来,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我国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严重的技术瓶颈。首先,由于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尤其是环境科技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第二,目前在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尤其是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仅被看做一种行政措施和经济手段。第三,由于缺乏政策资金的支持,循环经济相关项目技术的研发很难开展与推广。

4、认知障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以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尚未根本转变,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不够,对资源危机感不强,缺乏资源忧患意识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紧迫性认识不足。传统的经济效益观念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缺乏循环经济的综合长远效益观念。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政策机制

构建以法律为保障,以经济激励为手段,以绿色技术体系为支撑的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利用法律自身固有的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来对循环经济进行观念表达、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为实现污染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根本性转化提供法律保障。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推行适当的财政激励政策、金融激励政策以及一些非经济手段,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引导整个社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

2、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服务职能

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所谓内在动力是指市场机制,而外在推力则是指政府行为。我国各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以及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必须起到主导作用,扮演协调者与桥梁的角色。政府必须由权力的集中代表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执行者,为循环经济参与者提供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加大环保投入,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在不同企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宣传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尽快调整到循环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3、建立创新高效的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经济,必须有大量高新技术作支撑。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技术为关键,遵循技术开发的生态道德,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依靠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发明新技术和新材料,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替代;要以零排放为目标,对废弃物减量化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链技术等循环技术不断进行研究开发,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培养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意识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要向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社会各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逐步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道德、习惯和文化,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通过宏观上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微观上企业与公众的协调和呼应,体现“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形成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整体社会框架,促进循环经济在我国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我国循环经济2008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09,(10):10-13

[2]范新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与路径选择[J].财经政法资讯,2007,(1):3-8

[3]管延芳.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借鉴[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66-69

[4]王迪.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府行为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09,(3):120-121

[5]王圣宏.发展循环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J].商业研究,2009,(9):66-68

[6]毕娟,马爱民.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与政府行为[J].经济与管理,2007,(1):21-25

猜你喜欢
资源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