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笑嘉
摘要:本文作为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改项目的成果之一,立足于我校实际,充分考虑到了社会需求,学生能力和本校教学实际等情况。提出首先应明确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学校、地域等实际情况培养出具有我校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并在具体做法上提出了本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定位教改项目
物流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于物流行业从业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我校属于三本院校,定位在一本、二本和高职、大专之间,更要找准学校和学生的定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三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当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标准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三本教育的优势。对如何建设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本人有以下几点意见:
一、根据市场需求找准专业定位
物流的概念很广泛,不同行业的物流均有不同的内涵。想要通过四年的学习掌握各行业物流的规律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必须进行专业定位。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教改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明确的专业定位。考虑到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本科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往往考虑以下四个领域:企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物流信息管理和第三方物流。
企业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的目的首先是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其次是降低企业库存,再次是集中运输降低成本,最后是保证产品质量以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给予支持。从企业类型的角度可分为分为生产企业物流管理、农业企业物流管理、商贸企业物流管理、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等。可以预见,加强对于企业物流的管理并以此取得利润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电子商务物流是电子商务与物流资源整合的一种新型模式,将商流处理信息化、信息处理电子化,但仍然需要物流的支持。目前国内外的各种物流配送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配送,尚不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特征。建设和发展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四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将是未来的发展目标。
物流信息管理是指通过对物流信息搜集交流等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达到管理总体目标的活动,包括建立仓库信息管理系统、库存控制系统、运输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ERP和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现代物流就是建立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和交流的基础上的,未来物流业的从业者,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都需要掌握不同程度的现代信息技术。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典型代表,它的发展水平可以代表整个地区物流水平甚至是经济发展水平。它强调以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人才、专业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及专业化物流管理经验为社会提供各种物流服务,也就是由专业人员完成专业工作,各企业都集中资源进行本企业核心价值的建设和开发,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优势。
我校如何选择须结合市场需求及自身实际加以考虑。目前,我省物流规模不断扩大,货运总量快速增长,第三方物流开始起步,物流企业数量增多,物流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产业增加值稳步上升。可以预测,随着工商企业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蓬勃兴起,市场对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及第三方物流管理人才定会提出迫切需求。加之考虑到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定位应是企业物流管理和第三方物流管理。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素质为核心,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定位以及本人教学的经验和效果来看,我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必须加强对于工商企业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应在大一下半年至大二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年和第三年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第三年下半年可分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两个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并加强学生对于整个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三年结束时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兴趣。这样学生一方面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另一方面可根据实际灵活转换,适应性更强。
考虑到三本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实践操作类课程应占一定比例。同时还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作为课程设置的中心。素质不应当单只学生的专业水平,还应当包括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社会交往能力等等。除专业课程外,在大三和大四上半年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学、商务礼仪等课程,在学生进入社会以前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工作。
还应该考虑到某些重要基础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的设置。例如英语,除了提高四六级过关率外还应当进行听说能力以及商业英文书信的写作能力培养。应该在学生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扩大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路。让我们的学生在完成四年的学业后,真正达到本科要求的水平,同时又能突出三本的特色,达到国家、企业要求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联辉,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5,:35-37.
[2]袁伯友,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储运,2008,1:105-106.
[3]谢卓君 吴宏岳,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08,32:77-79.
[4]胡晓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5,S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