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2009-06-25 11:13燕琴玲
管理观察 2009年35期
关键词:利润事业单位战略

燕琴玲

摘要:本文首先对管理会计的含义与特点作一简要介绍,接下来,详细分析研究了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的优劣势,构建了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控制系统。

关键词:管理会计事业单位特点

在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应用服务中,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总体比较、选择和决策的一种新型会计,它是会计向宏观管理领域的延伸和渗透。它能够运用专门的方法为企业提供自身和外部市场以及竞争者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和选择,帮助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制定、实施战略计划以取得竞争优势,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有效的手段。目前,管理会计应用的分析探讨主要集中在企业,而在事业单位,应用分析非常少,而且几乎全部集中在经济环境的宏观分析,极少应用在具体的对手分析,内部优劣势分析等方面。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具体应用到事业单位的战略决策分析中,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1.管理会计的内涵

1.1 管理会计的含义

作为一门新兴的会计学分支,管理会计是事业单位宏观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管理会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变化中的内部条件?如何使事业单位内部之间协调行动,以取得整体上更优的效果?因此它是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完善,仍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仍需要为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发挥战略参谋作用。

1.2 管理会计的特点

从管理会计的产生来看,它弥补了传统管理会计“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具体特点如下。

1.2.1 更注重事业单位外部环境

成功的事业单位就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应该指出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事业单位进行战略调整的各种信息,但传统的会计却未能提供这种信息。管理会计将更多视角投向影响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如法律和制度的变更、竞争对手的变动、市场环境等。

1.2.2 更加注重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

传统会计着眼于有限的会计期间,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注重单个事业单位价值最大化和短期利润最优,忽视了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忽视了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容易导致事业单位的短期行为。管理会计超越了单一的期间界限,着眼于事业单位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

1.2.3 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在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财务指标外,还有大量非财务指标。与事业单位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非财务指标有产品质量、生产弹性、顾客满意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等。传统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多是财务信息,忽略了非财务信息对事业单位的影响。而管理会计则提供大量重要非财务信息,如市场占有率、产业结构对事业单位的影响、事业单位资产的范围和内容等。

2.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构建

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作为为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一切活动以事业单位的经营目标为中心,力求能卓有成效地促进和服务于事业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基于事业单位管理所要实现的任务目标的不同,可将事业单位管理功能划分为三大类:一是负责提供当前成果的日常经营管理功能:二是负责创造事业单位公共经营管理功能;三是负责纵览全局,对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及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平衡,从而为事业单位总体经营和长远发展指明方向的战略管理功能。这三类功能不同的管理活动在任何事业单位中都必须予以落实,只不过承担这些功能的载体可以在事业单位总部,也可以在事业单位属下的各战略经营领域的经营单位。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其可构建如下管理会计控制系统。

2.1 财务控制

2.1.1 资本管理

为了实现资本收益或国家财富的最大化,相关上级事业单位部门作为出资人必须对投出资本进行管理。但这种管理既不能干预事业的那位的经营权、管理权,又必须充分行使控股权、监督权,维护上级部门的资本权益。因此,(1)对于事业单位有可能损害或减少资本权益的行为,对其进行必要的约束;(2)对于事业单位有可能维护或增加资本权益的行为,对其进行必要的激励。

2.1.2 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方法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对与事业单位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测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在事业单位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确事业单位各自的责权利,实现事业单位的整体战略目标。一旦事业单位的总体目标制订下来,就需通过预算方法将有关数据集中起来系统地反映出来,这就是管理会计中对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问题。

2.1.3 设立利润中心加强管理

由于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复杂,可对其进行按行业、市场等某一特征设立利润中心,这使得事业单位可加大对各部门的控制力度。同时,因利润中心是建立在事业单位内有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故利润中心可发挥整体协同优势。

2.2 建立有利于战略目标实现的业绩评价与激励体系

战略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业绩评价来衡量,对利润中心的考核是业绩评价的出发点,同时对领导的考核是评价战略目标实现程度关键。

2.2.1 对利润中心的考核

根据利润中心不同的行业性质和发展战略,建立战略导向的业绩评价体系,以业绩评价引导战略执行,按评价结果确定利润中心奖惩;

2.2.2 对领导的考核

战略执行和经营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责任人,从而考核也要落实到利润中心领导人身上。利润中心领导人考核体系主要是在业绩评价的基础上再加上领导人标准的考核,两方面共同构成领导人考核的结果。其中领导人考核标准包括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具体是指激情、学习、团队、诚信、创新、决断、学历、经历、智力、表达、体质、环境等12个方面。在考核中综合考虑利润中心和领导人,两者分别赋予一个权重,比如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占7分,领导人的考核结果占3分。两者共同形成利润中心经理人的考核评价。最后结合战略性的业绩评价结果,同时按设定的领导人标准对利润中心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并与其薪酬与任免挂钩,以考核促进战略执行。

2.3 实施效果

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是整个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制定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事业单位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提高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进而使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强劲实力。事业单位是众多我国特有的经济组织结构体,其内部组织结构的设计纷繁复杂。而且,不同事业单位所选择的组织结构不同,其相应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也就各异。因此,我们认为,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必须与上级单位的组织结构相适应,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符合事业单位状况,使之切实可行,而不会成为只可看不可用的摆设。为此,我认为事业单位应该有如下转变。(1)事业单位的业务要在以增长为前提下均衡和谐发展。均衡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均衡的业绩;不强调一个指标,要结合单位特点,在规模、回报率、效益等方面保持均衡发展。所有的均衡一定要以增长为前提。其次,是均衡的业务组合,主营业务协同发展。事业单位作为业务组合管理者,要有一个均衡的业务组合,建立协同发展的业务联系。(2)积极稳妥的动态调整现有业务组合。突出主业,建立行业地位;在发展中调整业务;在事业单位整体业务发展战略和改进管理方法指导下,调整利润中心管理方法。

总之,管理会计,作为新兴的会计方法,能够站在战略角度,向事业单位提供并分析与事业单位战略相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帮助事业单位制定全局的、长期的、动态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了解本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保持和增强事业单位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倩.浅析战略管理会计与企业竞争战略[J].经济与管理,2007,1.

[2] 康秀梅.试论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J].科技与经济,2006,8.

[3] 李文华.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4] 刘俊茹.组织创新与成本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的相关性[J].当代会计与审计,2006,1.

[5] 于增彪,王竞达,袁光华,《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热点实务和人才培养[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1.

猜你喜欢
利润事业单位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战略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战略
观念新 利润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