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与策略分析

2009-06-25 11:13马金伟杨璐嘉
管理观察 2009年35期
关键词:学报同学大学生

马金伟 杨璐嘉

摘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高校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笔者采用文献回顾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荣辱观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现状的具体措施,并探讨了一些改进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具有共性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分析具体策略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理的具体化,它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精华,是当代大学生确立道德品质内涵的基本表范。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分析

1、政治倾向主流积极,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据调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总体上是健康的,政治取向主流是积极的。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比较一致的认同。绝大部分同学能清晰认识到爱国的重要性。但同时大学生的主流积极性又与自身的政治信仰发生了矛盾。表现在他们对靠近党组织麻木漠然,在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上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规划,没有目标,更不用说远大的理想信念。

2、拥护社会主义荣辱观,但价值多元取向明显

经现实调查发现,大学生拥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但多数学生对“八荣八耻”的学习还不够深入。从对50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1.4%的学生“非常赞同”,37.8%的学生表示“基本认同”,10.8%的学生表示“不关心”。对于“八荣八耻”的了解情况,大多数学生(71.1%)都基本知道内容,部分学生(15.1%)认真学习研究过,少数学生(11.1%)仅仅听说过,极少数学生(2.7%)则从来没有听说过“。由此可见,“八荣八耻”的宣传教育方面做的比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还有很大的强化空间。

3、社会责任感缺乏,个人主义严重。

一些大学生责任意识不强,只注重个人的利益和个人前途。自己得不到利益的事情,不愿意去做;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抢着去做。只希望人人为我,而不愿我为人人,过分关注现实机会和利益,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重实惠、求实用、讲实际,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相对弱化。

4、道德认识状况积极向上与道德行为矛盾。

统计显示,青年大学生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表示“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比例逐年提高,由1999年的“74%”提高到2005年的“92%”。 但现实校德却又自相矛盾。据相关调查表明,有10.85%的同学明确表示上课经常发短信,75.25%的同学表示自己上课会发言,10.51%的同学会经常接听电话,42.37%的同学选择偶尔接听电话。同时,对于上课迟到、旷课的现象,有10.8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有时旷课或迟到挺正常,没什么”,更有7.12%的同学认为“只要考试通过,上课迟到或旷课没什么关系”。

5、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平时打架斗殴、偷盗赌博,(特别是校园偷盗行为非常严重)。

对某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访问了解到,他们之中有大部分的同学的自行车被盗过。

6、贪图享乐安逸的生活。

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的影响,把“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为实现个人主义利益,不惜损人利己、见利忘义,不愿为人民服务,只愿为人民币奋斗。在享乐主义影响下,一些学生慕虚荣、追时尚、摆阔气,认为铺张浪费是“潇洒”、勤俭节约是“小气”。

7、艰苦奋斗意识到位,艰苦奋斗精神缺乏。

大多数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但从事实角度来看,现状却不容乐观。读书的刻苦精神少了,考试作弊多了。劳动观念淡薄了,不尊重父母他人劳动成果现象多了;浪费现象多了;过于追求工作的轻松和高待遇,而从未想过付出或到基层艰苦的地方去创业等等。而一个人没有经过艰苦的磨练,是不可能具有坚韧心志和忧患意识的。

二、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原因

1、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各种敌对势力的影响还很严重,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中国的青年一代。例如西方通过网络传播大量不良信息来影响当代青年的心理。同时中西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使得大学生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产生心理上的困惑,进而影响他们正确的行为。

2、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得大量外来文化流入国内,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社会腐败现象影响了青年一代的心智。直接导致青年一代的价值错位,影响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

3、从国内家庭教育方面来看: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接受学校教育,由于父辈一代未能接受更高的教育,使得家庭在教育大学生的力度方面大大减低。同时,由于现在家庭独生子女较多,父母更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将来有出息,这种狭隘的思想容易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4、从学校教育来看: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思政教育的实证性不强。一是因为高校的思政教育更多的是只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二是因为思政教育本身不够完善,科操作性不强,没有起到对学生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三是思政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同学们很难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

5、从学生自身来看: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6岁之间,这个时间段容易受到外部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大学生由于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就业、环境等多重压力,使得他们在巨大压力下难以很好的认识自己。最后,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主观上也缺乏自律意识。

三、应对大学生荣辱观的策略

1、加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着比较先进、高级和最具有时代性的教育。对于即将要跨入社会还是继续深造的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有利于纠正其价值观念。而学校就承担着这一艰巨的任务,如何加强实效成了教育工作的重心。比方说可以通过减少学习量、注重实践和实效、开展各种活动、各种系列讲座、鼓励学生实践、辩证学习外来文化、网络等方式来进行教育。

2、建立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是育人的园丁,教师的思想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言行。因此在提高学生认识的时候,要先建立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建立教育评价体系,同时构建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良好机制。一是大学有必要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作为奖励有贡献的教师和激励积极上进的学生,如:成绩优异的学生、师德好的教师。同时惩治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如学术舞弊、考试作弊等。

二是加强学校各级之间的管理。形成领导间,领导与教师,领导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层次关系网络,强化各级职责,加大监管力度。

4、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在大学校园,学生干部是一群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力量,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平时,学生干部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学生与干部的双重身份,真正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一要加强师德建设,二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三要营造学校、学生、社会三位一体的荣辱观教育氛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成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心灵的成长,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氛围。而三位一体的荣辱观氛围,则有利于大学生深入学习荣辱观的内涵,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有生力量,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意义重大,工程艰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第262页.

[2][14]曹士贞.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3]陈功平.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4).

[4] 韩平,吴毅君.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透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月第30卷第3期.

[5]张春香,刘魁.大学生践行荣辱观的反思与对策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5期.

[6][9][12][13]喻永均,王军.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本价值及路径选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8月第6卷第4期.

[7][16] 王建国.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高校德育论坛,2006年5月第5期.

[8]李科英.大学生“荣辱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6卷第6期.

[10]刘富珉.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及归因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7年8月第6卷第4期.

[11][15]王羡农,韩瑞英,齐明远.当代大学生教育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3月第24卷第1

猜你喜欢
学报同学大学生
致敬学报40年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大学生之歌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