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呼唤建立和扩大实习基地

2009-06-25 11:13平文英
管理观察 2009年35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内容职业

平文英

以产教合一、校企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技术教育界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成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的有效途径。综合职业能力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人的职业生涯中起关键的作用,所以也称为“关键能力”。中国职业教育界把关键能力分解为:职业行为能力、交往合作能力、方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关键能力是一种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关键能力关系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我们在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时候,要切实增强学生的关键能力,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社会实践的结合,与职业界的最广泛的结合。

学校教育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学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使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结合。职业学校如果能相对集中在一些地区建设一批切实可用的训练基地,这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社会、企业的重视和帮助。学校自身应当高度重视,尽最大的努力建设学校的实习场所。

我校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与省内外企业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但由于商贸类专业多为三产,诸如电子商务、会计等专业校外实习有一定难度,实习时间、实习方式及实习内容等方面难以达到实习目标,为了弥补实习基地存在的不足,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调整课程设置、重组课程体系、健全校内模拟实习场所等手段来力争达到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育。其中,设置社会实践活动课,安排随课程教学内容开展社会调查实践课程,有计划地以社会调查取得的学习成果作为课堂教学资料进行教学,把理论课程教学、实训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以期达到使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较全面的关键能力的培养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以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为出发点,以实训教学为手段,构造“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从社会实践

活动中取材,加大课程的开放度,培养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形式。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几年来,我们以能力培养为平台,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训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构造各专业课程体系。把生产经营活动内容作为实训教学内容,作为各门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份。优化教学内容,主动面向生产经营活动,在“理论—实践—理论”课程教学循环过程和各门课程教学的组合中,力争尽可能全面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各专业增加本专业教材中没有而实际生产中大量应用的内容。在不影响教学计划完成的情况下,删减教材中有、但生产实际中没有或用不上的内容。 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规模、多层次的特点,补充专业教材中没有而实际生产中需要的有关专业知识。

在实施性教学计划修订中,调整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训课的配置,拓展选修模块,编写综合化课程,使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更趋于合理、有效。使实训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有机地与理论课结合。通过授课进度计划规范实训、理论教学各环节的教学安排,使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课时比为大约6∶4。切实贯彻实训教学作为素质教育重要手段的原则。

实训教学计划由社会调查、教学实训、课程实训、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五个环节组成,在教学计划中单列。社会调查是全体学生认识实践的学习环节。教学实训随每门课程的理论课教学进行,主要作为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和巩固手段。它的内容、要求要根据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和上岗要求来确定。教学实训的另一个要求是必须突出本课程与相关课程间有联系的部分关系的教学,以便知识的形式和技能的程序化得以体现。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要在不同程度上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毕业实习则使整个知识得以串联。实训课程的形式可以是实习、见习、社会实践、案例等不同形式。不同课程可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媒体。

在教学手段中,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广泛地吸收或有计划地安排社会调查的成果作为教学资源,提高学科教学的开放度。切实的把专业知识和生成、运用它的环境再现出来,把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现象与书本知识和学校训练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知识的运用及其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在具体的变化的环境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达到探其源,求归属的目的。在学生心中培植实践之感根,得到社会能力较为全方位的训练,生成综合职业能力。

二、创造仿真的模拟教学场景,完善实训教学条件

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指导形成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健全良好人格的课程。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模拟教学,达到的场景效果是拟真。如财会的模拟作业、营销的模拟谈判和推销、等。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手段。在实训教学中采用模块教学方法,通过模块教学一个一个具体目标实现能力培养,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总体目标。挖掘学校自身力量和开拓社会力量,建立实训教学场所。如模拟公司、模拟餐厅和客房等,使教学建立在拟真的世界里,让教和学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将社会实践成果引入理论、实训课程,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社会实践和仿真模拟实习教学环节,是实训课程开设的两个并行的方面,在社会实践的各种方式中提倡以社会调查为着力点,通过教学计划的安排、引导,鼓励学生按课程进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以社会实践活动收集的资料作为教具进行课程的理论、实训教学,是学校近年课程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放在第一位,调动一切手段,围绕关键职业能力培养进行教学的要求出现的教学现象。我们把它称为“理论、实践与社会调查组合教学方法”。

(一)“理论、实践与社会调查组合教学法” 的教学组织

“理论、实践与社会调查组合教学法”教学可以运用于教学实训、课程实训、专业实训教学环节。要求对每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规划,选定教学内容相应的调查题目或设计案例,设计相应的调查提纲,安排学生按授课进度计划的进度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根据调查得到的资料完成题目和案例的要求。因此,题目和案例的设计就成为这种教学方式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的课程中,应当作好教学设计和规范。

1、处理教材,拟定题目。处理教材,拟定题目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找到一个个突破口。按照思维的训练方式设计出从基础到向纵横方向发展的题目或案例供教学使用。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要从认识一个概念、一种经济现象、一种管理手段是什么,进入专业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操作的问题。深切体会各种专门知识、方法产生的土壤,认识知识和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从因到果,也可以从果到因,还可以进行重新组合能力、迁移思维能力等训练。这些思维方式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而且会使某些结论的得出格外顺利,水到渠成,解决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问题。例如财务会计发出存货计价会计方法选用,利润计算的影响因素等。这个过程是学生智力培养较为有效的过程,思维的方法由此产生。在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2、设计的题目必须表述清楚明了,设计的调查指标、表格必须完备,案例和题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能得出一个结论,证明一个问题。题目要求明了,教学目的针对性强是“理论、实训与社会调查组合教学法”教学产生效果的关键。调查题目的构成项目、设计的指标要明确列示,明确要求。例如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的商品、原材料计价教学中,商品、原材料价格及其构成项目的调查,收入及其构成内容的调查,采购情况调查等。调查内容形成的资料与相关教学内容结合,从而产生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例如利用商品、原材料、收入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核算从而产生针对性。如果教师设计把多个同学的学习结果作为不同方法比较的方案,能很直观地说明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运用,使不易亲身感受从而变得难以理解的学习内容变得触手可及,引发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3、设计题目和案例,不搞“题海战”。应当以主要课程内容的线索为命题对象,营造问题情景。还应当留有学生操作、思考的空间。例如:财务管理课程对按成本习性分类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及其构成内容的社会调查的结果,可以在多个章节的多种管理方法中得到运用,因此,设计的运用题目可以留有空间,要求学生按章节范围内容、跨章节内容作业。规定必作和鼓励作的指标,使学生有创造性的发现和探索的可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4、设计题目、案例的内容中的各子项目可以从此一题目过度到彼一题目,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相互融通,转换角度进行思考,增加对专业知识较为本质的认识。例如:财务会计中我们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调查结果,可以引导到利润的核算,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等成本概念之间相互转换,同步形成收集、整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5、设计题目和案例案教学计划的进程应当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基础到拓展。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按层次推进,步步深化,研究各门课程自身的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渐进的社会调查指导内容和训练主题。各层次内容相互配合,构成学生的专业能力,形成关键能力,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终身学习探究知识的能力。形成“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

以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引导“理论、实训与社会调查教学法”,以社会生活的大场景作教学基础,尽可能地通过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从而达到培育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的监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全面密切接触学生,要求学生合作到位,有所体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主动性和极积性,体现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我构成,自我生成和自我评价的过程,要求教师要切实作好教育过程的监控。

教学过程监控要注意反馈性和指导性,及时地了解学生社会调查的状况并给予及时指导,是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收集到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资料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把握学生社会调查的动向是一个不易掌握的过程。学生学习情况、生活环境、社会接触面、兴趣爱好诸多因素不同,社会调查选择的单位会不同,需要指导的面就变得十分宽泛,涉及的内容会各不相同,从而增加教师指导的难度。甚至有向学生学习和与学生共同探讨的需要。指导还有需要不断反复的要求。

社会调查收集资料,也是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抽象归纳,作好总结并使之进入安排的操作课题,形成专业指标和专业思想,形成专业思维方式,发现和创新的思维过程。在指导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取材特点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发现和充分开发他们学习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个性的主动求知的良好心态,以利于学生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以适应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看成一种提高生命价值的过程,如果我们切实地把握教学内容,从一条主线出发扩展开来,拓宽学生专业眼界和生活空间,让所有书本上的教学内容回到生成它们的土壤,运用它们的空间之中,让时代的风吹进校园,吹进我们的课堂,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打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思路,找到思想的无限大范围和培养、散发才能的无限大空间,教育就成为生命中最美享受。

在实习基地存在的同时,运用“理论、实训与社会调查教学法”是对实习基地实训的一种补充。对于思维能力、能力创新的培养有独到的好处。

三、毕业实习

对于毕业实习,按照专业课程教学与社会调查结合教学的思路,以毕业设计作毕业实习命题,是目前解决实习基地难于建立,实习场所难于寻找的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尤其使财务会计专业等专业实习局面的困境得到缓解。

我们的教学模式尚不成熟,在许多教学环节还有许多空间需要填补和开发。要使之规范化,真正做到在专业教育中切实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技能,又养成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还有待作很大程度的努力。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还必须从“产教结合,校企合一”办学体制入手,使之在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开发等方面呈现新格局,闯出新路子,使办学更贴近社会,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期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们要主动与有关方面沟通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找到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办学路子,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以期提供给学生更好实习场所和专业教师,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做到有利于形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内容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业写作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