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绿色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09-06-25 11:13屈宪广
管理观察 2009年35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产品绿色

屈宪广

摘要:作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绿色农业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制约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意义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绿色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农业是广泛意义上的“绿色大农业”,它有别于常规现代农业,涵盖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等可持续农业的各个发展阶段,其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实现形态及形象概括。在具体应用上我们一般将“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

实践证明,绿色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绿色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绿色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绿色农业促进生态文化发展,有利于人们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进人们从物质精神消费上升到生态精神消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二、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业集约化历史较短,农业的主体依然是常规农业,高端的有机农业只点极小的一部分,有机食品的研究、认证,贸易和市场都还处于萌芽阶段。当前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这样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1、工业“三废”引发的环境污染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确实为农业积累和农民增收创造了财富,但这一财富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由城市向农村和郊区的加速转移为代价的。由于这类中、小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资金、技术和设备都相对匮乏,加之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企业废水、废渣和废气的大量排放,加重了农村土地、大气和水域的污染程度。现在农村的环境也变差了,河水也越来越脏,村镇周围垃圾成堆。

2、农业面源污染不容乐观。现在农村化肥平均施用量达每公顷350公斤左右,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设置的每公顷255公斤的水平。每公顷农药使用量为14.3公斤,是欧盟平均水平的4倍。农村生活垃圾的利用率仅37.5%,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仅为5%,工业废弃物和人畜粪便,污染十分惊人,严重阻碍了绿色农业的发展。

二是发展绿色农业必要的专项资金不足。

在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换的过程中,资金投入是甚为关键的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对绿色农业已引起了普遍的重视,但对绿色农业建设的投入仍然不足,没有一块专门的农业生态建设经费,而且投入的资金少,项目散,使循序渐进的绿色农业发展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

三是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缺乏真正了解,制约了绿色农产品的进一步拓展。

相当多的消费者对于“绿色”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对于绿色食品的识别标志不大清楚,在购买过程中具备各类标志能力的人就更小了。

四是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假冒绿色食品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品牌缺乏信任。

绿色农产品的市场不小,但市场机制不健全,部分绿色农产品企业擅自扩大绿色农产品标志范围,或超期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更有些不法之徒,假冒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了绿色食品的市场整体形象。

五是食品认证机构、检测机构重叠,认证标志复杂。

现在,食品认证的种类越来越多,由国际质量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安全食品认证、放心食品认证还有诸如某某学会推荐、某某学会认证等,“授权”单位五花八门,让消费者真假难辨,无所适从。

三、发展绿色农业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一是切实加强对绿色农业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民众的绿色农业意识

要广泛利用宣传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绿色农业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培育人们绿色消费观念,创造一个有利于绿色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绿色农产品消费的潮流。在宣传层面上,不仅要对政府和企业宣传,还要向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普通消费者宣传;在宣传内容上,不仅要宣传绿色农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特性,还要宣传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使绿色农产品消费意识深入人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农产品需求。另外,要将绿色农业作为对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以绿色农业的原理为指导,引导农民采用生态优化组合技术,实施生态型种养模式,延长物质转化和利用关系,使之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良好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要教育和引导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农产品“绿色品牌”,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发无公害农副产品深加工,使生态农业建设成为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的自觉行动,加速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是制订保护、扶持绿色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绿色农业代表着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项朝阳产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形势下,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原有政策体系中不相适应的内容,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小政策。

1、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基本特性,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色的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体系,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污染,提升对环境的贡献率。加大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推广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新技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以保护耕地为重点,对重点污染区域土壤进行改良和整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减少农业资源消耗,降低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培育本地特色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村庄环境整治、古村落保护等与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结合起来,开发农家乐特色村(点),获取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资金投入倾斜政策。绿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属于开发性建设工程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建设前期,如区域性的生态整治工程、农产品转化增殖的加工工程、资源的循环再生配套工程、农业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等等都需要一定的启动性投入作为“催化剂”,各级政府要安排农村生态环保建设专项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财政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规划,整合资金,加强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税收、费用减免政策。扶持绿色农产品,降低其生产、交易成本,除了生产者的努力之外,更需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如适度补贴或降低生产企业绿标费用,环境检测费用,降低或减免绿色食品进入超市和市场的入场费。此外,金融部门还应给予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以信贷扶持力度,有计划地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减化审贷程序,缩短办理货款手续时限,并在利率政策的执行上给予适当优惠。

三是提高发展绿色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绿色农业的顺利发展,满足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流通的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必须加大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对农产品质量要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对基本农田要开展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监测工作,尤其是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要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条码管理追溯制度,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向消费者作出安全承诺,并负责对不合格农产品召回、销毁、理赔和退出市场。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以保障上市农产品的安全。

四是加强对绿色农产品质量的抽检和市场监督力度,为发展绿色农业保驾护航

要严格执行国家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加强对农资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主要农产品产地进行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安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资源环境、损害农产品安全和假冒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在各农时关键季节,要积极开展“绿剑打假”统一执法行动,保护广大农民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加强行政执法的同时,要根据发展绿色农业的要求,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强化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生态意识,对执法人员也要进行绿色农业的业务技术培训,使执法人员了解和熟悉农业生态知识、技术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执法的公平、公正,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农产品绿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绿色低碳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农产品争奇斗艳
绿色食品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