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009-06-25 02:20邸世杰
物流科技 2009年5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

邸世杰 毕 利

摘要:文章从出口服装产品反倾销实务和服装供应链绩效评价两方面出发,提出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指标体系,并以美国对华服装产品反倾销数据为例筛选并完善指标体系。以往的研究预警针对性不强,很少有建立针对服装行业的预警系统,而且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和系统。文章以服装供应链为基础,并结合反倾销的实务,建立预警指标体系,为建立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系统做好准备。

关键词: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paper propose the forewarning index system from the antidumping practice of clothing product and the achievements appraises of costume-supply-chain. Then we select antidumping petitions initiated by USA towards China as the object to perfect it. Previous studies targeted early warning is not strong, few for the apparel industry to establish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and the index system is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This article is a clothing-based supply chain, combination with anti-dumping practice, establish early warning indicator system, apparel supply chai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ti-dumping early warning system ready.

Key words: costume supply chain; antidumping forewarning; index system

0引言

频频发生的反倾销案件使得中国服装产品出口受到重创,当务之急,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和遭受反倾销调查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应迅速建立针对出口服装商品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国外对华反倾销预警系统的建立,以往的研究一方面预警针对性不强,很少有建立针对服装行业的预警系统,另一方面指标体系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正是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以服装供应链为基础,并结合反倾销的实务,建立预警指标体系,为建立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系统做好准备。

1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反倾销预警是利用历史数据和现在的数据对反倾销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预警系统中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关键的一步,它是保证整个预警系统预警效果好坏的前提。反倾销预警指标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能敏感地反应外国对华反倾销动态及问题的具体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体系是预警系统的支柱之一,是预警系统开展识别、诊断、预控等活动的前提。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对预警系统的建立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指标体系既是理论和经验的最佳应用,又是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完美结合。

有鉴于此,本文结合服装产品反倾销实务和其对国内服装供应链的影响,以针对可能引起国外对原产于我国的出口服装产品的反倾销为目的,通过对行业特点和国外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帮助其在国外采取反倾销调查之前,就采取防御措施,解决潜在的威胁,避免国外市场的反倾销指控,建立能够刻画反倾销状况的适度的预警计量指标体系。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服装行业的特点和当前国际竞争的状况,既有行业外部的分析,又有行业内部的分析;既有财务的指标,又有非财务的指标。根据各种评定指标做出预测检测,提醒本国企业采取一定的调整措施,尽量避免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发生。

2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1预警指标遴选的原则。欲选择一组数量适度而又最大限度的刻画服装产品反倾销数量变化和我国遭遇反倾销警情的最可信赖的指标体系,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原则。在本文中,将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服装供应链管理特点和实现反倾销预警目的的指标。指标的选取应参照以下原则[3]:

(1)全面性:导致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所建立的反倾销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任意一种反倾销数量的变动,都应该能从指标集中找到一个或一组指标来度量。但是在具体建立某个行业的预警指标体系时,由于历史数据的不全或时间过短,这一原则往往只能是相对的,只能通过经济的发展推移逐步加以改善。

(2)科学性: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客观实际、事物的本质,各项指标必须有机配合、形成体系,相互之间既不要重复,又无矛盾。同时,指标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必须科学,要有一定的依据,又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3)针对性:不同的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的原因是不同的,不同的产品出口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基于这样一种情况,不可能建立起适合所有产品、所有出口国家的反倾销预警指标。

(4)可操作性:设计的指标,要兼顾预警客体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实际可以采集到的数据,那些无法和很难取得准确资料的指标,或者即使能取得但是费用很高(高于指标体系本身所带来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指标,都是不可行的。所选指标要简明适用,要有确切的数据来源,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内容上具有可比性。这一原则尤其反映在具体行业反倾销预警指标的选取中。

以上原则中全面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冲突,由于数据和资料的不全或难以获取,我们只能立足于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遵循全面性的原则。此外,指标的初选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服装产品对部分指标的特殊要求和进口国国内相关行业经济指标。

2.2基于理论与文献的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预警分析是一种事先预测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地位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因素,提醒管理当局注意的方法。它通过对行业特点和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使管理当局可以在不利情况来临之前就采取防御措施,解决潜在问题。要选取合适的计量指标,既要反映关键性因素的特点,又要便于企业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4]。

本文结合服装产品反倾销实务和其对国内服装供应链的影响,以针对可能引起国外对原产于我国的出口服装产品的反倾销为目的,通过对行业特点和国外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帮助其在国外采取反倾销调查之前,就采取防御措施,解决潜在的威胁,避免国外市场的反倾销指控。建立能够刻画反倾销状况的适度的预警计量指标体系,建立的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行业的特点和竞争的状况,既有行业外部的分析,又有行业内部的分析,既有财务的指标,又有非财务的指标。根据各种评定指标做出预测检测,提醒本国企业采取一定的调整措施,尽量避免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发生。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从美国国内宏观环境、美国国内行业环境、行业贸易、竞争对手比较优势、产品特性、美国国内产品行业价值链、美国国内消费者反应等七个方面构建预警指标。此外,针对集成化供应链的特点,综合定性与定量因素,本文分别从运输活动、仓储活动、信息活动和灵活性四个不同的角度全面衡量预警对象各方面的水平。

从而得到的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系统包含11类42种指标,样本空间庞大,计算复杂,注意到指标选取过程中部分指标可能出现重复计量或相互影响的问题,另有部分指标对供应链或反倾销实务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不影响整体预警效果的前提下,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简化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从众多的观测变量中找出几个相互独立的变量来解释原有的变量,即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这是一种在众多指标中寻找综合指标的多元分析方法,将其应用于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简化指标、揭示指标间的关系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实现服装产品的反倾销预警。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5]得到的指标体系见表1。

2.3警情指标的确定。警情指标也称警素指标,是指直接反映外国对华行业反倾销的状况或严重程度的指标。警情指标可以是一个单一的指标,也可以是由几个指标综合而成的合成指标。例如,宏观经济预警中常选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警情指标。

在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的研究当中,我们初步考虑选取外国(美国)对华纺织服装行业反倾销的案件数作为衡量其严重程度的指标,即警情指标。然而,考虑到美国对华纺织服装行业提起的反倾销的案件数量相同的年份太多,加上提起反倾销调查的案件结果也不相同,有的初裁就中止了,有的终裁中止了,即每个案件的严重程度都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以美国对华纺织服装行业提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作为警情指标,难以合理有效地进行预警。所以,我们将警情指标确定为每年美国对华纺织服装行业的调查、初裁及终裁案件总数。

2.4警兆指标的选择。以下对影响警情指标的因素进行筛选,确定警兆指标。选择警兆指标的方法有马场法、K-L信息量法、时差相关分析法、交叉谱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

马场法只有在被选指标周期波动吻合时才能得出相应结论,但这样的指标很难找,可能会漏选指标,而且该方法还要求数据序列长度足够;K-L信息量法计算非常复杂,不易推广,同时需要大量的数据;交叉谱分析法虽然相对来说能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各周期波动间的时差关系,尤其对不太规则的波动尤为适合,但其要求的样本数量大,一般要求不少于200个观测值;定性分析法适用于缺乏数据的情形,但其指标选取主观化,客观性不强;而时差相关分析法也要求有足够的样本数,一般为50个,也经常被用于样本数不足的情况,此时可能会出现偏差[6]。但由于样本数量等的限制,相比之下,我们在选择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的警兆指标时,采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并通过SPSS的相关性分析模块实现。

时差相关分析法是以一个重要的能够敏感反映当前经济活动的经济指标作为基准指标,其它被选指标相对于基准指标前后移动若干个月或若干年,然后对移动后的这些序列和基准序列求相关系数。其公式表达式为:

r =

其中,y=y ,y ,…,y 为基准指标;x=x ,x ,…,x 为被选择的指标;l=0,±1,±2,±3…表示超前(负数)或滞后(正数)期。

本文采用时差相关分析的目的是依据历史资料对前述依据理论与经验确定的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先导检验,确定其具体先导长度(先行年数)与相关程度。即计算警情变量与警兆变量之间的时差相关系数,之后选取经济意义比较合理和统计检验比较显著的有效性时差相关系数,由时差相关系数确定警兆指标变量的相关程度及对应先导长度。这里,我们选取1990~2005年美国对华服装产品反倾销及服装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选用年度数据,部分数据选用同比增加值,另有定性数据或较难获取数据采用估计值填充),分析结果如表2。

对于存在多个先导长度通过检验的警兆指标,我们选择的原则为:(1)在某个指标多个通过检验的先导长度中,先选择显著性较高的先导长度,为显著性越高,相关的可靠性越高;(2)在某个指标多个通过检验的先导长度中,如果显著性相同,则选择先导长度较短的指标,因为相近的数据更可靠。

基于以上原则和各警兆指标的时差相关分析结果,我们最终选取的警兆指标如下:X :前一年美国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562,显著性水平为0.029;X :当年美国贴现率,相关系数为-0.656,显著性水平为0.006;X :当年美国服装行业生产能力变化率,相关系数为-0.771,显著性水平为0.000;X :前两年美国服装行业平均利润,相关系数为-0.829,显著性水平为0.000;X :当年中美服装行业贸易差,相关系数为-621,显著性水平为0.010;X :前一年美国顾客忠诚度,相关系数为-0.599,显著性水平为0.024;X :前一年服装供应链的准时运输率,相关系数为-0.526,显著性水平为0.044;X :前四年服装供应链的存货周转率,相关系数为-0.649,显著性水平为0.022。

3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现有理论及文献的基础上从服装供应链绩效评价和反倾销实务两方面进行指标的初选,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在众多指标中提取对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影响较大的指标以简化预警模型,进而确定警情指标,并最终选取对供应链反倾销预警系统预警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警兆指标,确定了服装供应链反倾销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为后续研究进行服装供应链的反倾销预警提供输入层数据。

参考文献:

[1] 张文彤,闫洁. 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5-346.

[2] 叶露. 基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美国对华反倾销行业预警系统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季光伟. 浅谈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会计[J]. 科技创业月刊,2004(9):100-101.

[4] 陈坤,洪艳. 主成分分析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探析[J]. 学术交流,2006(8):107-109.

[5] 胡鹏. 房地产投资预警管理系统设计[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 赵黎明,贾永飞. 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277-28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评标工作中有关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军事体育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