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尹聪 崔庚宇
摘要:物流标准化的滞后已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制约着我国工业向规范化、高效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物流标准化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企业物流标准化需要构建一个物流与标准信息的协同流程,在过程中揭示出标准化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和企业如何通过相互博弈达成信息共享。
关键词:物流标准化;不完全信息;合作博弈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stagnant of the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has become the“bottleneck”restriction hindering the industry in China form development towards efficiency, regular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paper indicates the signification and effect of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for industry through analyzing existent questions of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we construct cooperation flow of logistics and standardization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open out status and effect of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and how to game one another to attain information share.
Key words: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cooperation game
0引言
物流标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按物流合理化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各子系统的各类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性,并形成全国乃至国际物流系统标准化体系的活动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各类固定设施、移动设备、专用工具的技术标准;物流过程各个环节内部及之间的工作标准;物流系统各类技术标准之间、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之间的配合要求,以及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要求[1]。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也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如《物流术语》、《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等标准已相继制定。
1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物流产业基础市场的发育,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开始启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据统计,在我国现已制定颁布的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已有近千个。从部门的角度来看,中国与物流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些部门均制定了一系列与物流有关的标准,特别是制定了许多作为国家标准系列中比较欠缺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2]。
(2)建立了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组织、机构。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国家技术监督局为首的全国性的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体系,而这中间有许多机构和组织从事着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工作。
(3)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活动。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与物流有关的各技术委员会与技术处等多家国际标准化组织,参与了多项物流标准化的制定。
(4)积极采用国际物流标准。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方面的近百个国家标准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30%;公路水路运输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5%;在铁路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20%:在车辆方面的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约占30%。
(5)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在加入WTO的今天,中国物流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实现我国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大系统顺利接轨,关键在于物流标准化。至此,物流标准化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全国不少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都投入到了这项研究工作当中[3]。
尽管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国的标准化状况仍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如表1所示。
2物流标准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模式及与标准化组织信息共享模型
2.1企业标准化信息协同模式
企业中的物流系统不仅仅是成品物流,它包含供应商管理、在制品流通管理和成品销售流通管理等一系列过程管理。为了使这个系统协调、高效率的运转,必须有效地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而物流标准化系统正是它的基础。图1物流与标准化信息协同流程图勾勒出企业物流及信息流传输过程,以及企业与标准化组织相互信息交流与服务过程。目的就是合理地调度人、财、物及设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物流是物资实体在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上的移动。随着物流活动的进行,不断地产生着反映物流活动的信息,包括物流信息和商流信息,如计划、价格、调运量、库存量等[4]。此外,物流系统由于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有关上级领导的意见,供需状况的变化,运输能力等,企业物流活动还应与系统外组织(特别标准化组织)进行广泛的标准信息交换。这些内外标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构成了标准信息流。物流和标准信息流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如果将物流标准化视为研究对象,那么标准信息流就是研究对象的伴随物。研究标准信息流归根结底还是为研究物流标准化服务[5]。由于现在逆向物流的兴起改变了以前物流是单向的简单定位,考虑标准信息流是单双向结合因此企业物流标准化是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标准化组织通过企业反馈过来的标准化信息,制定相应的标准,而企业来推动这些物流标准化应用,在这个流程中我们将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的物流管理结合起来,将物流标准化嵌入整个系统中,从整个企业系统的高度进行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将管理功能向企业上下游延伸,并且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管理信息系统或ERP系统,以达到物流效益最佳、成本最低、服务最好。
这种协同流程有以下几点好处:
(1)构建出无缝信息流降低企业成本。利用物流标准化信息系统将整个销售、生产以及发货过程都整合一体,利用因特网联系全球供应商选择标准化一致、成本低、信誉好的供应商。减少传统供货双方繁琐过程,并能使管理者以各种方式访问、跟踪并交流物资流通链中的有关信息。能及时应对突发事件:顾客改变需求、更改订单、取消订单、在运转过程中调整购货量或者改变发货地点等。
(2)该流程模式能提高物流质量。通过信息反馈对合作关系进行优化,使物资流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并使各个物资流动情况得到改善,提高透明度,缩短发货时间和降低运输成本。形成动态决策,传统企业采用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合同方式沿着供应链传递物资的方法,使物资流动涉及许多环节和仓库。其中许多环节是不必要的。而企业实现协同流程模式后可以将整个系统变成整合型电子商务系统,使相关者能够看到供应链的运转状态。借助这样的系统能够提出建议,修改库存的物资流动,并对操作做出相应修改。
(3)该模式使企业部分流程虚拟化。企业要致力于提高对顾客反应能力,满足其要求,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交付准确的产品。该模式不仅考虑到订货合同、运货模式及路径等,还要求在整个供应体系中实现高透明度。企业主管可以实时监控分配部门、库房以及在此供应链上转移着的物资状况和库存。并且也为顾客提供柔性,方便顾客的选择。同时企业通过获取的标准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产品(特别是出口产品),通过获得的国际标准修订自身产品,以便达到国际要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促进部门间、贸易伙伴间的协调。由于部门间工作有时可能出现不一致,此时该模式能正确反映出部门间信息,通过标准化信息反馈统一部门间步调减少不必要周转,加强部门间协作关系。现如今逆向物流问题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物流标准化信息系统可以很容易对退货的控制,提高服务档次,加强了贸易伙伴间的关系(特别是一些复杂任务如:回呼、升级换代或修理、作价货物或退款等)。
2.2企业与标准化组织信息共享博弈模型
在这个协同模式中,标准化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有效的标准化信息使得企业物流运作流畅,而标准化组织可以从企业获取信息反馈为标准的制定获取一手资料。因此这是信息共享互惠互利过程。但是我们应该了解参与双方如何通过博弈达成这种信息共享,也就是获得信息共享需要什么条件。因此我们构建合作博弈模型来探讨如何实现这种双赢关系。
我们把企业与标准化组织推动物流标准化这个行为看成具有支付函数的决策时,这个决策具有战略博弈相似的特征。首先,参与协作标准化组织一般在一个区域只有一个,而其他与它合作的企业通常有多个企业或组织,为了简化研究,我们只考虑一对一博弈模式,支付矩阵如表2所示。
在现实中我们知道这个博弈过程是不完全信息的博弈,因为企业在信息共享前对于标准化组织提供的标准知识的数量和价值不一定确知。其中知识共享的每一方(行或列)都必须独立地做出决策,即选择“共享”或选择“不共享”。如果双方选择共享,他们都获得收益R;当双方都不共享时,其收益均为P;如果其中有一方共享而另一方不共享,则选择共享的一方收益为S,而选择不共享的一方收益为T。不失一般性可以得出:
在这种信息不完备的条件下,即使重复进行博弈的可能性和持续时间不能事先确定,但只要这种重复博弈的概率超过一定值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同样存在着实现知识共享的可能性。有限次重复博弈不能产生共享的重要原因,就是共享主体受单方面效用最大化的驱使而采取不共享的策略,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另外一个共享主体也抱有同样的效用最大化想法,彼此不信任使得他们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用T。既然共享主体是理性的,他们都明白如果永远不共享,不仅不能得到最大的效用T,连较好的效用R都得不到T>R>P,每进行一次博弈,他们就拥有一次不低于R-P的损益。只有当他们确信重复共享的概率超过一定的数值时,双方才乐于共享,因为重复共享所带来的长期增益R-P远远超过在数次不共享中拥有的短期增益Vmax[6]。所以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理性的共享决策取决于重复共享所获得的长期收益与有限次不共享所带来的短期收益之间的差值。为了方便起见,先假定博弈要加上一个不确定性因素a,它表示博弈将以a的概率重复进行[7]。很显然a∈0,1,当a=0时为一次性博弈;当a-1时为无限次重复博弈。当0 通过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知识共享主题的博弈行为和产生的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标准化组织与企业实现标准信息共享存在极大可能,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事情。 3结论 本文在分析国内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识到物流标准化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因此构建物流与信息流协同模式,从整个企业系统的高度进行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将管理功能向企业上下游延伸,并且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管理信息系统或ERP系统,以达到物流效益最佳、成本最低、服务最好。提高企业物流效率,促进企业与国际化接轨,提高其竞争力。在这一协同流程中标准化组织对企业物流标准化的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不仅向企业提供标准化信息,而且通过企业物流标准化的应用获得更多反馈信息加强标准化的制定修改,通过博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双方很容易达成互利互惠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吴青. 物流标准化的定义演变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4(6):20-21. [2] 翁心刚. 物流管理基础[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 熊明华. 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制定与构成[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0):21-23. [4] 唐纳德J. 鲍尔索克斯,等. 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闵华,陈一天,俞国燕. 物流标准化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21-23. [6] 张毅,等. 关于R&D联合开发决策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43-45. [7] 李丹. 基于博弈论的科学研究知识共享行为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2006(3):19-2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