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慕岳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2-0002-04
文化经典,通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实践检验、大众认同,对于某个文化传统而言最具典范性、权威性、原创性、奠基性,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产生过广泛积极影响的文化典籍和优秀著作。文化经典指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走向,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石、精神支撑和创新资源,它对于塑造人们的灵魂、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人们的斗志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郑州大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课中,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名著”讲座,聘请了多名校内外专家,讲解、阐释中国文化名著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我这里就阅读文化经典、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展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活动及《周易文化十二讲》等谈点看法。
1 阅读文化经典,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校中开展阅读文化经典的活动,不仅是落实了党的“十七大”创建学习型社会、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精神,也是对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成为21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已然成为关系到21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战略任务。
在全国两会上,委员们曾提出设立“国家阅读日”的提案成为两会的焦点之一。委员们认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阅读率下降的背后是民族素质的下降,现在部分国民心态浮躁,与疏于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不无关系。“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
不独我们注重传统经典的阅读,美国大学同样注重对传统经典的阅读。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选目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许多大学开设了这类课程。虽然在近数十年间,对这类课有不断的争议,但直到今天,有一些大学仍继续开设,如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开设这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使学生驱逐“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
由于人文精神的失落而导致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误区,已经广泛的引起了现代学者的关注和沉思。怎样和通过什么途径在长期以来注重科学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弘扬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当代教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人生短促,时间与精力都十分有限,所以读书不能没有选择。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能够对他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书籍不过那么有限的几本。费尔巴哈说过:人是他所吃的东西,意思是说,人就是他阅读、学习的对象。读书活动中,你读了什么,你就成为什么。读肤浅的书,你会跟着肤浅。读不朽的经典,你至少能让自己的灵魂接受一次拷问。读经典其实就是在与先哲进行对话,就是主动接受他们思想、智慧的辐射,其乐无穷。经典文字对我们心灵的撞击与震撼是巨大的,与先哲对话的精神收获当然不可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感性快乐同日而语。博客网页上的文字、符号或信息更多地属于博客自己内在心灵的流露与写照,无论如何都难以与经典内容相媲美。
王余光先生在《论阅读传统经典》一文中说:“我们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文化经典积累起人类的精神基础,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经典之根。研读经典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普及,更是精神和思想的提炼。大学精神的支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之培养,就必须汲取古今中外文化经典中的思想精华。假如一个人在心中埋下了经典的种子,假如他的人生旅途常与经典相伴,与古今的文化巨人同在,他自然会明白历代圣贤教人立身处世、做人做事的道理,理解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知性知天、尊道贵德的思想精髓,从而固守之,践履之,自觉地将圣贤的教诲融入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自觉地消解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自觉地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成就事业。
通过阅读文化经典,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传统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素养。现代人文素质的培养,就应该从阅读传统经典开始。同时,重视经典阅读,也有助于提高母语运用能力。可以说,经典阅读教育是提高母语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统经典阅读教育与母语能力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密不可分。传统经典阅读教育既可帮助提高母语水平和母语应用能力,又可培养个人情操,增加个人涵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人文精神。把传统经典阅读教育与培养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和谐地发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母语水平和母语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通过阅读文化经典,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读书是一种再创造,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因此,反对非主体性的阅读习惯,反对没有探究和表面化的接纳,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活动,即强调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掘和释放,认为教育就是要“帮助”、“促进”学生的灵魂的活动。首先,读文化经典可以丰富想象力,激发创新思维。文化经典都有思想深邃的特点,其论述和概括都具有极丰富的内涵,博大精深,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力。其次,读文化经典可以建构新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用以把握、描述、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思想和概念的组合方式,对人们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文化经典,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学会对人的关注与尊重,增强团结合作精神,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具备健全的自由、平等、民主理念,道德自律与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读书一定有益,不读书肯定不是一件好事。而读书之中,文化经典阅读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化经典阅读始终是我们接引文明脉络、确认文化身份的自觉途径。
研读经典是培育形象思维和人文关怀、实现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的文化捷径。1988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巴黎宣言指出:为了21世纪人类的生存,我们有必要回顾2500年前,去寻求孔子赋予我们的智慧。孔子的智慧集中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乃至东方经典文化的总体象征,其中“和为贵”、“和而不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和人们处世行事的重要准则,是世界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充盈着人文之灵气,闪耀着人文之智慧。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而全面发展正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科学发展史证明,许多学术大师、科学巨匠的杰出成就无不与其广博的知识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直接的关系。杨振宁先生在他《读书教学四十年》中回忆道:初中放假时,他父亲请了一位历史学博士给他讲《孟子》。爱因斯坦在他13岁时就对黑格尔的著作爱不释手。正是这种良好的人文底蕴,使他们在物理学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经指出:“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他要求他的博士生在论文答辩前先要背诵《老子》和《论语》,不过《老子》、《论语》关,休想戴上博士帽。人文精神为科学引导方向,为科学提供动力,为科学开辟原创性源泉,为科学提供广阔的应用舞台。科学上的发明创造离不开人文素养,离不开科学的想象能力,而想象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形象思维,研读经典著作就能够培育人的形象思维及人文关怀,在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引发直觉、灵感、想象力。事实上,无论是《老子》的出世,还是《论语》的入世,它们有个共同点,这就是“和”的文化理念和“德”的道德理念,这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都有启发。研读经典可以让我们感染人文意境,启发创造性思路,可以让我们走近大师,聆听大师教诲,从中获得良好的灵感与深刻的见解,做人做事能够心平气和,洞察万物,从而有利于构建文理相通的知识结构,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 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
我们提倡阅读文化经典,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人类文明需要延续和承继。没有传统的文明不成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成其为文化。因此,传统的毁灭就是文明的毁灭,经典的丢失就是文化的丢失。在知识经济和电子时代,我们尤其要提倡阅读传统经典。阅读传统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素养。现代人文素质的培养,就应该从阅读传统经典开始。
倡导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呼声时断时续,时高时低。20世纪上半叶,就有胡适、梁启超、钱穆、朱自清等呼吁阅读传统经典,并开具了阅读书目。20世纪90年代,在教育部的倡导下,不少大学都推荐出名著导读书目,如:北京大学的《学生应读选读书目》,武汉大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百部名著导读》,清华大学的《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等。这些书目中都包含了相当数量的中国传统经典。有的学校对学生阅读这些经典还有相应的规定,甚至作为本科生培养要求的一部分。清华大学就作了这样的规定:本科生应参照这一书目和个人志趣,至少认真阅读其中4种,并完成读书笔记。未完成最低阅读量的学生应视为未全面完成对本科生的要求。为配合学生阅读和理解,学校开设了相应的“带读课”,对《应读书目》中每一本名著进行指导性讲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修,或参加有关的讲座和文化活动。郑州大学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学校规定:大学四年期间,文化素质教育课必须修满12学分,否则不能毕业。
近几年,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阅读文化经典已经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重视,途径很多。河南省高校以阅读经典名著为切入点,以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为教育媒介,在高校中广泛开展阅读文化经典活动,如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响应中央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一直坚持图书馆要积极参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也一直在寻找参与素质教育的切入点。2003年11月下旬,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召开了常委会议,专门研究“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书源优势,如何发挥导读的优良传统”。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大学校园里面蔓延着一种浮躁情绪,学习浮躁、科研浮躁、交往浮躁、工作浮躁等;西方文化的传播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太深,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经典的认识在逐渐弱化。在高校开展阅读文化经典活动也正是落实“十七大”精神,建设学习型社会,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不仅要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做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更应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做高尚的人。省高校图工委,在河南省教育厅、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从2003年开始,在河南省高校开展的“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活动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各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的特点,争取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积极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进行协作,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活动项目;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再提高。建设书香校园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方面学校图书馆受到各高校领导的普遍重视,另一方面,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肯定,2004年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05年中原工学院、2006年河南大学、2007年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先后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为了把读书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河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又于2004年9月30日发出了《关于组织开展“感受经典——大学生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目的在于“通过‘反映读书生活,畅谈阅读感受,评论名著名篇的征文活动,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科学素养与思想道德建设”。有些高校充分发挥学生读书组织的作用,如平顶山工学院、郑大升达学院与河南财专的“读书协会”、河南大学的“书评学社”、南阳师院的“绿茵读书会”、中原工学院的“书友会”、河南纺专的“读书俱乐部”、平原大学的“书友社”等,在这次“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周易文化十二讲》介绍
在读书活动的开展中,许多专家的专题报告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其中,崔波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周易》文化智慧与管理理念”是被多家高校邀请的报告之一,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周易>文化十二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64万字)正是“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的副产品。崔波同志多年研究《周易》,数年来在省内外多所高校及有关单位作《周易》文化报告,给大学生又开设了《周易》文化课。在讲稿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这部著作。这本书对于众多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了解《周易》文化的基本内容、逻辑结构和相关文化知识,进而了解中国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著作。
崔波同志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门研学《周易》。他学习刻苦认真,思路开阔,多有创见,在易学领域,这已经不是他的第一部著作。虽然该书的体例决定了这是一部向初学者介绍《周易》与易学的著作,但内行自然不难看出,于基本知识的介绍、诸家易说、易学热点及相关知识的介绍中,融入了诸多崔波同志的个人见解,而且有些是前人所未曾注意到的。比如,对中国古代筮法及占筮的社会文化功能的考察、《易》图管窥、《周易》管理思想发微等等。读来很有新意,也令人信服。该书从文化与修省——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的素质提高开始,接着知识与智慧——《周易》文化概说,易学传承、追溯与探究——易学传承、易学热及《周易》的人文精神,飞天与濡首——《周易》卦例释读(乾、坤、坎、离、咸、恒、既济、未济),立象与尽意——《易》图管窥,迷雾与疏朗——中国古代筮法考察及占筮的社会文化功能,显达与式微——中国古代的巫术、术数与占卜,养身与养生——《周易》与中医、养生,阴阳与大化——《周易》与阴阳五行学说,环境与宜居——《周易》与风水文化,理想与现实——《周易》管理思想发微,信仰与追求——《周易》的宗教思想初探等等,这些体现出本书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不仅仅是一部介绍性著作,更是—部关于《周易》的全方位研究性著作。该书既侧重义理派的介绍,又不废象数,这很好。尤其也提到了占筮方法的探索,这是前人谈易学史时多不提及的,其实,完全忽视占筮,就不能真正理解象数派的东西了。象数毕竟是易学的一个分支,我们今天不提倡它,但应该研究它,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通过阅读崔波同志的《周易文化十二讲》,我深深体会到《周易》内容及其思想的光辉灿烂,它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代表,也是中原的光荣和骄傲。它始于伏羲创八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它的思想贯穿了五千年华夏发展史,渗透到我国历代政治思想、文化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融汇了历史上众多的思想家的智慧,形成中国文化的主干。《周易》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源头,又在近年来成为中国文化研究中的热门学科和热点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于《周易》的现代意义的一种极好说明。一种历史文化典籍,历经几千年的沧桑,人们对其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热情不减,如果不是该文本身具有某种特殊的魅力和价值,确实是很难想象的。把普通人或初学者认为晦涩难懂的《周易》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周易》所记载的是古代先民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所面对的问题和他们对于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方式,具有直接性和历史性,但他们在当时所遇到的问题又有许多是为后来的人们所共有的,从而具有某种超时代性。相应地,《周易》的理论与方法不仅适用于当时的事件和问题,也对后来的人们与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其中不少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至理名言、千古绝句,也成为了当代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研读《周易》,不失为一剂清凉镇静剂,对于解决青年学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可以说,几千年的易学研究实际上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种融汇与提升,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易》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在古代,在现代,对中国,对世界,《周易》都是难得的瑰宝。“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可以相信,随着《周易》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对中国文化的进步、对人类的发展,都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