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廓清巡视体系

2009-06-24 10:41胡佳恒
凤凰周刊 2009年17期
关键词:副组长中组部中纪委

胡佳恒

中共巡视工作基本规则,在由中组部与中纪委共同组建的中央巡视组运作近6年后,于日前得到制度化确认。中共高层于2009年5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

此前,这项脱胎自2003年颁布实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的党内监督制度,只有中央至各地方组织制定相关暂行办法,并未见成体系制度建设呼应。《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涉及巡视事宜的300余字规定,只有确立巡视制度、描述主要任务等原则性表述。

《条例》的审议通过,正值中央巡视组展开新一轮巡视之时。参与此轮巡视的六路地方巡视组在2009年4月中旬分赴浙江、黑龙江、福建、陕西、甘肃及辽宁省,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专业巡视组也同期开始工作,他们计划在国庆前完成为期3个月左右的巡视。

据巡视组成员介绍,此次巡视工作会继续保持十七大以来的五大工作重点,即对省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巡视组换将

一些新面孔在此次巡视中亮相,而在每轮巡视前后对巡视组领导成员进行调整,几乎也是中央巡视组成立至今的惯例。本次巡视开始前,巡视华北、东北地区的地方第一巡视组组长悄然易人,65岁的原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党委书记周声涛出任组长,接替2006年起历任地方第四、第一巡视组长黄远志的工作。

黄曾长期担任湖北省纪委书记一职,而周亦具备10年以上的纪委工作经验,1987年至2000年,其曾分别担任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在新疆任职的后期,他还兼任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的一把手。

除去第一巡视组之外,其他三支地方巡视组的副组长人事也进行了调整。

公开报道显示,原中组部中央与国家机关干部局局长郭林,接替了与其同属于中组部系统的李德亮地方第二巡视组副组长一职。李得亮现年64岁,曾是中组部干事局局长。

原中纪委监察部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宁延令调入地方第三巡视组任副组长,接替65岁的原国资委副主任吴晓华。2000年前后,宁延令曾作为调查人员参与查处轰动一时的厦门远华走私案。

而原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社长马瑞民则在此次出任地方第四巡视组副组长一职,原副组长王炜现已调入国家质检总局,主持驻总局纪检组工作,分管监察局。现年56岁的王炜2005年进入中央巡视组,在此之前也供职于纪委系统,官至中纪委副秘书长兼监察综合室主任。

本港媒体分析指称,中央巡视组本轮调整,出现两种情况,一为巡视组组长出现变动,副组长不变,另一种情况则相反。此外,中央巡视工作办公室还将原国有企业巡视组和金融业巡视组进行撤并,组合成企业金融巡视组。第一企业巡视组组长滕久明目前任第三企业金融巡视组组长,而第11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中伟2009年4月则开始担任第四企业金融巡视组组长。

中共近年对反腐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一位巡视组成员透露,因巡视一职事涉对党内高级干部的监督,巡视组成员常感如履薄冰,在个人层面考虑职务去留问题时,亦有明哲保身的考量,本轮中央巡视组人员更迭中,即有此种因素的存在。

据称,中央巡视组成员一般从刚离开工作岗位,尚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干部中选任。就地方31个省市区而言,共设立6个地方巡视组,配有组长、副组长,一般情况下组长为正部级,副组长为副部级,成员皆为中纪委、中组部机关的局处级干部。中央对巡视工作极为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亲自过问,并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而中央政治局常委则会认真审阅巡视组的每一份情况报告,并及时对有关问题作出重要批示。

而此番第四巡视组出现的人事变动,成为受到关注的方面之一。此次变动显示出,中组部、中纪委巡视组已经开始调任较年轻的干部加入,巡视组也正在成为中共干部进行交流的重要平台。

巡视体系一专多能

中共对建立党内巡视制度的探索可追溯至其建立之初。1925年,中共第四届执行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特派巡行的指导员”。为实现党内巡视制度化,中共1935年制定《中央巡视条例》作为指导巡视工作的规范。但此后,由于形势不断变化,中共对党内巡视工作的实践探索一度中断。

1990年中共再次启动这一工作。当年3月,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的决定》中规定:“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需要向各级、各部门派出巡视小组,授以必要的权力,对有关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

在1996年至1998年,中纪委就曾派出7批巡视组,赴18个省(区)和部委开展巡视工作。在“三讲”教育活动中,中央和各级党委也曾派出由老同志带队的巡视组。

但明确的巡视制度建立则始于2001年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其中谈到“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逐步建立巡视制度”,巡视下一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人的廉政勤政状况,被列为重要内容。

此后两年,中纪委和中组部又先后联合派出两批共5支巡视组,赴各地进行巡视工作试点,直至2003年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巡视制度被原则性地建立起来。

巡视组在巡视工作中遵循“四不原则”,即不承办具体案件,不干预被巡视地区的日常工作,不处理被巡视地区的具体问题,对涉及的紧急情况和重大问题不作个人表态。可列席所巡视地方的党组织的有关会议,查阅文件、资料,召开座谈会,与有关人员谈话,了解和研究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有关领导干部的事宜。

虽然没有实际的办案权,但因其灵活宽松的工作形式,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同属纪委系统,巡视体系亦成为纪检部门要求代为试探和搜集“问题官员”涉嫌犯罪事实的隐蔽管道。陈良宇、侯伍杰、徐国健、李宝金、杜世成,何闽旭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事后被确认均是中纪委、中组部巡视组在巡视时发现的。

同时有地方政府明示巡视组,在巡视中发现优秀省管干部或后备干部,可向省委建议选拔。在部分省市级领导班子换届中,地方巡视办也向省委赴各区市换届考察组提供巡视情况说明,这使得巡视信息在官员升迁中开始凸显出重要的参考作用。

专门法规明晰职权

各地目前的巡视工作,原本也正处于边巡视边探索的阶段,所以此类自主创新,也并存着触碰巡视工作边界的情况。但在另一方面,被奉为划定巡视机构职责、权力范围明确规定的“四不原则”,现时已出现不能顺畅运作于巡视工作中的情况。有基层巡视办官员称,随着巡视工作形式的多样化,现在有派出的专项巡视组反映在具体巡视事项上难以把握,顾虑的原因是恐怕与“纠风”等工作互相掣肘,这导致巡视组在工作时不得不召集其他方面的负责人共同商讨。

也因为制度遗漏,巡视制度全面推行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大陆媒体报道称,一些地方巡视组巡视员透露,巡视机构成立以来,并没有针对巡视干部工作思想等情况,制定具体的要求和考核标准,也缺乏激励先进的措施。久而久之,这种考评机制并不利于巡视组成员客观公正评价干部。

有大陆媒体引用匿名地方巡查组成员称,划定一个机构的权力和职责范围,通常应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的赋予权力来实现,而不是通过禁止性规定的枚举来明晰,因为即使列举再多的禁止性规定,都无法实现职权范围的明晰化,应该在认真总结开展巡视工作以来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提高巡视工作制度化水平,通过制度来定型其范围、路径、程序、方式等。

实际上,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i2年的工作规划》中涉及监督制约的重要举措,《条例》的审议通过,无疑是中共巡视制度健全的重要一步。按照中共的计划,《条例》制定之后,还将建立配套制度,使巡视工作体系化,最终形成制度体系。

编辑 陈磊 美编 黄静

猜你喜欢
副组长中组部中纪委
中组部在汉首次成为独立机构
中纪委“皮一下”
中组部划拨1.808亿元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
“乌龟”组长
十八届中央巡视组组长、副组长都来自哪儿
仔细分辨认真解题
中纪委“打虎拍蝇”半年擒四虎
中组部如何管理“名单”上的干部
解密中组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