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孝明
何谓“ 蝴蝶效应”? 1979年12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根据其在天气预报中的多年研究,提出这样一种假设: 一只蝴蝶在南美的巴西振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同样存在于我们平时的班级管理之中。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的班主任,更要高度重视“蝴蝶效应”在班级中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做个有心人,细心留意班级中出现的一些小事,不起眼的事,做到理性的分析、判断,看其中哪些是有利的因素,哪些是不利的因素。对于有利的因素,积极地去扶持它们,让它们发展、壮大,从而带动整个班级向好的方面发展; 对于不利的因素,要控制它们蔓延,必要时,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影响整个班级。因为“蝴蝶效应”它起初在班级中表现为行为的效仿—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行为。
笔者接触到这样一个发生在本班级里的真实事例:一个学生在班级玩起“蹦蹦球”,班主任起初觉得没有大碍,也就没把它放在心上,很快这种球就在班级中流行开来,大家都觉得好玩、新奇、刺激,后来在全校流行起来。虽说这种球对人没有危害,但玩的人多了,就形成一种混乱局面:校园里到处是一蹦老高的蹦蹦球,玩的人尖叫,看的人大呼小叫,校园里充斥着一种不和谐的声音,让人厌烦。如果班主任在起初能认真地分析这件事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发展到后来的这种乱糟糟的局面了。
小学生也罢,初中生也罢,因为他们年龄偏小,对事物的是非曲直缺乏准确的判断,有时模仿难免带有盲从性,随意性,如果班主任不及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必然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看下面笔者亲历的一个事例:一次,我校初一的一个小同学从校外的小商店里买来一只激光灯,就是那种晚上照射时会发出很强烈很明亮的紫外线光的玩具,这种光线对人体的皮肤、特别是人体的眼睛有很强的伤害。起初,那个班的班主任认为这种工小玩具没有什么危害,就没把它放在心上。后来,晚自习课间时间,班级里许多学生都玩起这种玩具,尤其令人讨厌的是,许多男生用这种激光灯照射对面楼道里的别的年级的学生,被照射的学生也买来这种玩具照射别的人,结果,晚自习休息时,学校的几幢教学楼就被这种令人厌烦的激光灯照来射去,严重地影响了大家的休息和伤害了别人的身心健康,经过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调查并严肃批评教育,没收了这种玩具,这件事情才被平息。校园的晚自习才又恢复往日的平静。假如起初那个班级的班主任能预料这种玩具可能带来的影响和产生的后果,及时地加以疏导、劝阻,那么就会避免后来的那种不良的后果,这种人见人厌的事情就可以避免了。
可见,对初始条件下的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偏差,我们这些班级管理者都要及时地作出正确的评估,理性地作出智慧的判断,正确地加以引导,就会避免不该发生的事情;否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那将有可能发生令人害怕的结果。那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 蝴蝶效应”对于个体而言则表现为学生思想的渐变,这种变化有两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良性的发展。当一名所谓的“后进生”由于其自觉或是他人的帮助,取得了一点进步,这时班级管理者若能因势利导,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要求上进的积极性,渐渐地,这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由一个小点变成一片亮光,最后改掉其自身身上许多不良的恶习,变成一个遵守纪律、奋发向上的好学生、优等生,这就是良性的发展.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在一次作文评讲课上,我让张强到讲台前朗读他的作文。张强怯生生地站到前面开始朗读,读着读着下面发出了哄笑声,原来是张强有点口吃,这时张强红着脸停下来了。回想起初初为人师时,刚走上讲台,我也不是红着脸紧张得讲上句忘记下句吗?于是我叫大家把头趴在课桌上,用耳朵听,我也站到教室的后面背对着黑板。渐渐地张强的朗读由紧张变为了放松,语句连贯了,到后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不仅送给张强的勇敢和自信,更重要的是他的作文写了他和他的父亲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我因势利导,鼓励他。他不仅喜欢上了语文和写作,而且,他的讲话也连贯了。另一方面则是恶性的发展。就是学生的思想出现了松怠,其渐渐地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小错不断,恶习难改,渐渐地小错酿成大错,恶习变成“顽疾” ,这就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了,这是对孩子的戕杀,对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极度不负责任。
下面这件案例给我们深刻的教育:暑假里我校的一个初一小学生翻墙入室偷了邻居家几千元钱。等到警察到学校来调查该生在校表现时,班主任才想起平时班上少钱少物,因为没有线索,加上价值不大,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班主任被这个小学生平时“老实”的假象所迷惑,思想上不够重视。其实,这个小同学很喜欢网吧,但是他很会伪装自己。假如这位班主任平时做一个有心人,敏锐地发现该学生的一些反常的举止并加以教育和引导,帮他从错误的路上拉一把,那么事情的发展就不会像后来的那种结果了。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利用“蝴蝶效应”中渐变性,找到“蝴蝶”这个支点,让支点发挥最大作用。“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橇起地球。”作业本上的一个“红五星”对于优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一个从未受到老师表扬的后进生,那无疑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一个小小的约定对一向都被老师关注的孩子来说不屑一顾,但对于一个一直处在被老师的目光遗忘的角落里的“差生”而言,无疑是一个自尊被激发、自信被唤醒、自爱被肯定的催化剂;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次轻轻的抚摸,一句衷心的夸奖,都能给孩子带来意外的惊喜,给孩子带来无限的期待,甚至会带来终身的成就!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在班级中出现的一些倾向,一些行为,要理性地分析,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培养那些良性的行为、倾向,使之形成气候,使之发扬光大,进而影响全班,带领整个班级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同时教育者还要有预见的能力,要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中预见它可能的发展趋势,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处理,将发展趋势好的发扬光大,达到理想的状态;将发展趋势不良的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下,减少并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去揣摩,去研究!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在西方流传很久的一首民谣,体会它所包含的丰富的哲理,让我们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吧!
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让我们都重视“ 蝴蝶效应 ”在班级中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