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英
意大利车多,首先引起我们关注的就是这里的车。在罗马,不管是马路上还是马路旁的巷道内,除了跑的车就是停的车。尽管品牌不一,款式各样,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小排量、低油耗、个儿小、占地少,有些小汽车甚至就像个大玩具,似乎完全可以随意搬起。
意大利居民的平均车拥有量在欧盟国家是最高的,意大利人以驾小排量车为荣,就是作为汽车发烧友的一些年轻人也多是崇尚微型的概念车。在西西里街头,一位驾驶微型车的青年说:“不就是个代步工具吗!排放少,首先是保护了环境,让我们的生存空间更洁净、更优美,还可节约不少汽车通行税和保险费。”原来,意大利政府规定:私家车一年缴纳交通税的多少是按照排量的大小决定的。小排量的车往往得到优惠,而且保险公司也规定汽车的保费既取决于汽车价格也取决于汽车排量。
漫步在夜色中的罗马,白天那个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罗马在昏暗的灯光下似乎突然消失了一样,不仅巷道里暗得令人发怵,就是主要街道城市广场也几乎是孤灯影绰。偶尔在街区一隅或巷道深处遇上一团温暖的光亮,不是咖啡厅就是啤酒屋。而这里往往是意大利青年男女喜欢聚集的地方。“仅仅属于商家的商业行为就要把城市都照亮,”一家规模不大的啤酒屋小老板对我们的建议连连摇头,“那得需要多少电呀?”小老板说:“发电是要消耗能源的,而消耗能源又增加了排放,对环境保护当然不利。”如此说来这里自然不会有“亮化工程”。
在罗马的城区街道,有一种特殊的路面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种路面几乎遍布城区每个角落,路面是由一个个小方块石头铺就而成,每方小石块虽只有十几厘米,石面上因长年磨损,早已没有了原有的色彩,并且随着长年累月的踩踏与碾轧出现高一片低一片的凹陷或凸出,但每一块方石却都牢牢地钉在地面上。当地居民告诉我们,这种小方石深有十几厘米,所以异常坚实、稳固。用这种石头铺设路面是古罗马时期的杰作。目前这样的路面都是古董,已有上千年甚至更长的历史,不仅坚固耐用而且环保,具有很好的渗水和导流作用,可让雨水快速渗入地下,也可让地表之水顺畅蒸发到空中。
在意大利,上千年不变的不仅有罗马的小方石路,更有各式各样的建筑。这种一劳永逸的道路和一劳永逸的建筑构成了一劳永逸的城市。而这样的城市不仅自身环保又产生了巨大的环保效应。山不用开,地不用毁,水不会污,气不会浊。难怪有人说意大利的田野似乎看不到一点儿裸露的土地,意大利的城市似乎望不见一处乌烟瘴气的工地,意大利的居民似乎以不喜欢养植花草为一种罪过。在西西里我们对后者有了实实在在的体察与感悟,在这里居民们不仅把花草养在了房间、院落,还摆在了屋顶、挂在了窗上,甚至搭起支架将花草吊在了空中。就是通行本来就觉得狭窄的过道都被挤进了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这里的居民对养花种草何以如此热爱,在西西里陶尔米纳市街头,我们与一位正在作画的画家交流,他说:“我们酷爱绿色是因为心中拥有绿色,而追求奢侈就会远离绿色。”
希冀摘自《伴侣》2009年1期 编辑/李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