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期装备科技成果管理研究 促进装备人才建设

2009-06-23 04:23傅洛宁董卫华
继续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装备管理工作

傅洛宁 董卫华

摘要:科技奖励实施对加速装备人才培养、促进装备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着积极的推动和激励作用。本文着重探索新时期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新思路,使管理工作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化,从事务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化,帮助科研人员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高质量成果,促进装备人才成长。

关键词:装备;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科技奖励制度是落实科技强军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速装备人才培养、促进装备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着积极的推动和激励作用。科技奖励的实施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政策的具体体现。科技奖励的获得与科研人员的晋级、晋衔、职称、待遇、荣誉和知名度紧密联系,对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装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促进武器装备整体科研能力提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装备科技成果管理是国家科技成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装备科技成果的评价、奖励和推广交流等工作。其中,装备科技奖励是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一项好的装备科技成果能否获奖,不仅取决于科技成果本身的水平和质量,而且取决于科技成果申报工作做得如何。因此,如何促进以装备科技奖励为重点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向前延伸,实现与科研攻关过程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是我们装备科技成果管理人员应该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立足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使有科技创新的科技成果都能得到应有的奖励,使有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都受到表彰,这是装备科技成果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使命。为此,装备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素质。

一是要有责任感。有些人认为科技成果奖励主要是科研人员的事情,科技成果管理人员只是负责办办申报手续。这样就会使许多优秀装备科技成果被埋没,使许多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失去获奖的机会,影响创新人才的成长。装备科技成果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大局意识,帮助科研人员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高质量成果。

二是要讲科学性。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关系到装备建设和发展,又关系到科研人员和单位的利益。为此,装备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要熟悉成果奖励的有关政策和法规,积极探索其内在规律,使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化,从事务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化。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及时把握有关信息和动态,研究和解决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紧紧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部队的战斗力这个总目标,根据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始终保持高效的管理功能。

三是要抓规范性。科技奖励工作的规范性是科技奖励的基本保障、依据和准绳。所谓规范就是要做到科技奖励的科学、准确、合理和公开、公正、公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科技奖励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管理、控制和监督。在装备科技成果管理的体制、方法、手段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加强规范管理和协调管理的统一,加强科技成果的全过程管理,既要使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又不要束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整体上提升装备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瞄准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装备科技奖励的申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靠长期的、系统的和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积累。在奖励的申报中,科研人员常常遇到不敢、不愿、不会和仓促申报的问题,给奖励的申报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阻力,同时,也对装备科技成果获奖和获奖率的提高造成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不敢申报。有些科研人员对国家和军队有关奖励政策、标准及要求了解不够,对申报奖励产生畏难情绪,不知从何下手申报。

二是不愿申报。有些科研人员认为报奖费时费力、劳民伤财,费了半天劲还不一定能评上奖,缺乏报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不会申报。有些科技成果虽然不错,但科研人员在报奖时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出现申报材料粗糙,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或创新点及先进性不突出,或层次不分明等问题。

四是仓促申报。有些成果的技术先进、水平较高、具有创新,同时应用前景和效益情况也很不错,但由于平时不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往往等到报奖通知下达后,才匆忙报奖,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材料准备仓促,甚至延误了报奖时机。

针对上述现象,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牢固掌握和运用各项法规政策,把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在计划、组织、控制、决策上要加强针对性;

二是要有超前的意识,把问题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把难题解决在前,做好科研人员的好“管家”,当好科研人员的好“参谋”;

三是把成果管理工作前移,在课题研究阶段,跟踪、指导课题组做好报奖素材的积累,对拟申报奖励项目进行预审和技术审核,严格把关好质量关,以上问题就能得到有效地克服和解决。

三、着眼提高质量,进一步加强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科技奖励的申报是科技奖励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科研活动的延伸,其特点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程序复杂、协调部门多,课题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对申报装备科技成果进行整理、提炼和技术鉴定等。因此,装备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要在协调、控制、服务和创新上发挥重要职能作用。做到对科研人员有效的指导,就要有的放矢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奖励政策的宣传贯彻。根据国家和军队科技奖励工作的新特点、新政策,装备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要特别关注国家和军队对奖励形式、范围、内容和要求等的调整和变化,做好装备科技成果奖励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贯彻,适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做科技奖励的专题讲座,及时对科研人员进行报奖前的相关培训,扎扎实实做好装备科技成果申报前期的必要准备工作。

二是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计划性。根据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层次较多、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的特点,装备科技成果管理人员要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和动态变化;主动与科研人员沟通,及时了解掌握科研课题进展情况,做好承上启下,确保有的放矢,抓住时机,适时报奖。

三是依靠课题组做好报奖准备工作。对拟申报装备科技奖励的科技成果,要依靠课题组及时做好材料准备工作。扎实做好申报的各项技术准备,如技术鉴定、效益证明、推荐书填写等,使其符合奖励要求,重点抓住创新点的凝练,在展示其先进性和创新性上下功夫。

四是采用节点式管理模式,保证装备科技成果奖励申报的质量。要抓住报奖每个环节的关键点,对课题组开展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积极推进工作的开展,确保申报工作做到“三个一”,即一个好项目,一套好材料,一次精彩的答辩。只有严格确保阶段的管理质量,才能提高装备科技成果的获奖概率。

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效益体现在使更多的装备科技成果得到奖励,使更多的科研人员得到肯定,促进装备人才的成长,促进装备科技成果尽快向提高部队战斗力转换。为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新时期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思路、新方法,要把为科研服务、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思想贯穿于装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要以科技奖励为契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优秀装备人才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郭延彬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装备管理工作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防晒装备折起来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