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青
编者按:第17届台北书展闭幕了,据统计,8天共吸引50万人次参观,比去年的41万人次多出两成,创下五年来最高纪录。在消费券的刺激下,出版社估计业绩比去年多两成。经济不景气,台北书展却逆势增长,人次与买气都创下新高,也为出版界打下一刺强心针。然而在漂亮的数字背后,留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今年的台北书展趁着春节前消费券的余威,各大出版社坪效业绩都比往年出色(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去年书展期间有一半的日子阴雨绵绵的缘故)。不过今年参展出版社展出摊位数则明显比往年缩水,各大出版社都收敛许多,不再有到处看到城邦、远流、天下、大块的景况。
摊位数减少,使得今年的动线规划比往年顺畅许多,周末午后进入会场,人山人海的景况依旧,但是走道则有活动空间,以购物体验而言,实在比往年改善许多。一馆主馆(社科及文学馆)内特别规划了休息区和演讲活动区,这可能也是摊位需求下降腾出的空间吧。
以今年的情况来看,这还真是个微妙的平衡。多年前当摊位抢手,人人争取,导致走道局促,空间狭隘,所有零散地全部挤满摊位,人潮拥塞在走道上,想去哪里都走不了,那个景象让我记忆犹新。今年因为竞争者少,反而让买书卖书的交易效率比往年提升了。只不过这却是建立在出版社参展意愿降低后的结果。
书展期间有个新闻说,今年海外参展的出版社又创新高,这真是个让人失望的宣扬。主管台北书展的单位仍然不改追求国际化的意志,事实上已经让这个台湾最值得骄傲的产业书展,沦为爹不疼、娘不爱的窘境。出版社参展意愿正在流失,如果官方策略再不调整,重新聚焦在本地出版社上,那么台北书展的光辉历史,恐怕就再也唤不回了。
台湾出版产业的成就,在两岸三地的华文世界里是极为珍贵的资产,因为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所带来的出版活力,让每一个华文阅读人口都不能忽视台湾图书。台北书展现在还有完全的机会占有这个独特的市场、文化,甚至地域优势。任何来到台湾的中文读者,到书展会场走一趟,都可以充分感受台湾业者多元竞争的活力,如果我们继续用无谓的海外参展家数来装点门面,置真正的文化力量于不顾,那将只是白白把手上的珍贵资产轻易浪掷而已。
台北书展这两年努力推动“书展大奖”,希望为优秀的本土作品注入更多推动力,立意良善。可惜在今年的得奖者(小说类刘克襄《永远的信天翁》,非小说类严长寿《我所看见的未来》)揭晓之后,我却在会场上找不到任何宣传。唯一看得到的是主办单位设立的“文学馆”上,有这两届的入围书陈设,但连加个标签注明哪本书是“本届得主”都没有。“推动”云乎哉,不能只有选完、办完就了事的。
台北书展已经来到一个必须做生死决断的关键时刻了。要让书展繁荣,让文化软实力真正获得展示的舞台,从主管单位到书展基金会到出版业者都要下定决心,重新盘算书展真正的价值是什么,把无谓的官方门面彻底割舍。不然台北书展就注定在顺了姑情逆了嫂意的情况下,缓缓失去出版业者的支持。每一届书展我们都清楚地看见这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