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强:中国经济“只是—次阵痛”

2009-06-23 04:28
中国新时代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内销代工工具

核心观点

我觉得,中国企业家不必盲目扩张或者等待,这都是不理智的。企业还是要去寻求一种更长期的道路,比如代工企业,不可能永久做代工,而是要寻求自身的优势。制造业讲来讲去还是那几步,比如研发能力,要用你的专利卡住同行的脖子。

人物简介

广东中山圣雅伦有限公司是世界三大指甲钳制造商之一。梁伯强是2006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营销创意”获奖者,也是起草、制定“中国指甲钳行业新标准”的核心人物。

我认为这一次的经济危机,只是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恐慌造成了中国进出口商的强烈震荡。我觉得,这只是一次阵痛而已,不可能造成采购链的断裂,因为日用消费品的领域还存在很大的需求。

中国经济的最危险时期,不是说过不过得去,因为以往的很多出口型企业,一直需要转变思路,从坐等海外客户的订单到主动去做内销,首先,企业思想的转变需要很长时间,此外,内销企业在渠道、终端的搭建,以及文化背景的建立上需要更长一段时间,所以不管有没有金融危机,这个转变都是一个长期的。

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我谈不上来。我只是关注到我们行业和企业的问题。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要打造百年企业,首先需要品牌的拉动,只有品牌才有生命力,只有有品牌的产品才有附加值,只有长期以此作为思维导向,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我们属于一个传统的产业和行业,因为指甲钳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说白了,就是一家卖指甲钳的企业。但不能狭义地把指甲钳定义为简单的工具,这将导致企业走向一条迷途。关键是要有品牌的意识,而且一直以来很明确的是,我们卖产品而不是卖价格,因为人们购买的不是一种工具,而是消费一种文化。比如消费者购买一辆汽车,注重的是品牌和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因为指甲钳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被定义为文化的载体,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文化去细分消费群体,基本上我们的产品还能卖出一个很好的价格,不至于沦落到价格的恶性竞争。

过去一年多以来,我们企业没有什么大的调整,甚至从1999年创立以来,一直是沿着以品牌带动产品的思路发展。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认为指甲钳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而是品牌和文化的附加品。比如ZlPPO打火机、瑞士军刀,它们刻录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最初我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就做过很多小产品的生意,比如剃须刀,同样是很简单的工具产品,功能没有变,但文化价值会有很多提升。

我们的海外市场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大的波动。但原来单纯做外销的企业,遭遇的动荡会很激烈,如一下子转变思路还很困难。我看到周围的朋友都积极参与一些如何做内销的研讨会,因为“找不到北”的企业会一头雾水,未来将会遇到很严峻的考验。

我们的业务模式一直以来采取的是加盟制,并且开办了圣雅伦商学院,专门培育加盟商。现在的最大困惑主要是遭遇到一些心态问题。目前年轻人比较敢于创业,国家政策也是这样的导向一一以创业带动就业。但最让我困惑的是很多人的心态太浮躁,不能静下心来去深造和提升,就想发财挣大钱。一个人的一辈子几十年,为什么不能用一两年的时间来锻造自身,而只是做发财梦?我不提倡拔苗助长,希望员工一步一个脚印,跟随公司共同成长。不论是和平盛世,还是经济危机,只有共同把蛋糕做大,才能一人吃一块,这也是我们公司培养人才的目标。

通过这一次经济危机,我觉得,中国企业家不必盲目扩张或者等待,这都是不理智的。企业还是要去寻求一种更长期的道路,比如代工企业,不可能永久做代工,而是要寻求自身的优势。制造业讲来讲去还是那几步,比如研发能力,要用你的专利卡住同行的脖子。

我个人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可焦虑的,我们企业本身都是职业经理人在经营,我更多的角色是担任这个企业的导师而已,放手让他们做,我则在外面学习交流,领悟到一些经营和管理上的经验后,就回来传经布道。我很多年前就不真正参与管理了,我扮演的是一个半投资人的角色。当然,不牵挂是假的,但不会亲身参与运营。

采访整理/本刊记者陈益锋

猜你喜欢
内销代工工具
国内单体最大的培藻膏代工工厂落户安徽,年产能7万吨
玩具产业需要拓展内销市场
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出口转内销“转”出新机遇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困难不少,电商平台已纷纷出招帮扶
OEM的危机与转机
内销清淡 出口激增——二铵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