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记叙文的结构

2009-06-22 09:38李阳海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打工者记叙文小男孩

李阳海

【概念阐释】

记叙文的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作者在写作记叙文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的线索,或者以具体的问题或物品贯穿全文为记叙的线索,总之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阅读时我们只要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条理清楚的认识。

【阅读技法】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大致有以下四种,我们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注意把握阅读的技巧,找出它的“线索”或“标志”,这样才能“顺藤摸瓜”,达到阅读的目的。

一、按时间先后安排结构。人物的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均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时间先后的顺序来结构全文。体现这些线索和标志的有以下几种:直接写出时间的,如早晨、上午、下午;还有暗示的,如借助特定的景物特征,表达时间,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借助自然规律及人们的生活经验交代时间,例如《海滨仲夏夜》一文,就是按照自然规律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全文描述了五个画面,依次为:夕阳落山,晚霞出现,启明星升起,灯光出现,夜色加深;还有借助民俗交代时间的,如“……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借“扫墓”点明时间是在春天。

二、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所以,人们在写记叙文时也常常会采用空间转移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作者或者以处于固定观察位置的角度,来分别描述处于不同位置的几个事物,或者按照行动路线的角度,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人物活动的行踪、“空间”的不断“转移”都会使文章条理清晰,这就成了这种结构的记叙文的最大优点。例如《小橘灯》一文按地点的变换分为四部分:乡公所楼上,小姑娘家,回到乡公所,离村后的情况。

三、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安排结构。即: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叙事性的文章,事情的发展总会有阶段性,总有一个过程。阅读时只要掌握了这些结构技巧,阅读分析文章就变得非常容易了。例如《故乡》一文,全文有三个发展阶段: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如果让你给一篇文章分段,只要把握住其不同阶段的发展,划分段落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按照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安排结构。有的记叙文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结构。这样的线索是一条暗线,把握它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写作和阅读中多留心人物的思想变化。例如《荔枝蜜》一文,全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不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一只蜜蜂”为线索来安排结构。

【例题讲解】

换 票

刘燕敏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去上海的票,原来要去上海的得到了去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上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难得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赚钱的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选自《文苑》,有改动)

阅读思考

1.整体感知。

(1)请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

A.偶遇B.换票的悲剧

C.换票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解析]确定小说的标题,应当依据小说的主要内容和小说所表现的主题,题(1)在考查学生对小说的思想内容及构思的整体把握情况。答案是C。A、D两项都不能具体概括小说的内容;B项概括得不全面,因为两个外出打工者一个是失败的,另一个却是成功的。题(2)是个基础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把握,小说叙述了两个外出打工者各自不同的经历和他们两次相遇的故事。

2.本文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相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相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来认识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构思。第一次相遇是故事的开端,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作铺垫);第二次相遇,通过鲜明对比,使小说的情节富有戏剧性,给人以深刻的教益。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成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捡破烂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首先得了解人物的性格,要了解人物的性格,就得对故事情节、有关人物的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节发生等问题作分析思考,最后加以概括。成功者:精明能干,勤劳务实,积极进取,善于发现并把握机遇等;捡破烂的人:愚钝无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保守懒惰等。

4.作者为什么对“去北京的那个人”的描写只是轻轻一笔带过,这样处理材料对结构文章有什么好处?

[解析]文章的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对结构的考查主要是对文章段落和层次等的考查,作者这样安排材料,使文章的主题突出,人物鲜明,同时也使文章的结构合理,详略得当。

5.问题探究: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小说的结局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解析]小说塑造了两个打工者的形象,通过对比,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想成功,就得勤劳务实,积极进取,善于发现并把握机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此来看,假如当初两个打工者没有“换票”,结局也不会改变,因为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决定了两个人不同的命运。

【拓展训练】

火车上留下的一吻

朱斯顿

火车前后晃动了一下,车轮重重地与轨道相擦,发出哐当一声,然后继续朝前驶去。车窗外,冬日里的瑞士,被阴云掩盖,风雪交加的阿斯塔湾看上去像一个裂着大口的深渊,列车轰隆隆地沿着它行驶,车厢内拥挤着被寒冷和疲倦笼罩的旅客。

突然,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离开他的父亲,无所顾忌地在大人们的腿间穿梭了一阵,靠窗口坐着的人极不情愿地挪出一点地方,刚够这个四五岁的孩子把身子嵌进去。他的父亲在我们后面靠车厢门的地方坐着,而小男孩就独自留在显得并不太友好的陌生的大人们中间。“勇敢的孩子!”我心想。火车“哐当哐当”继续向前。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来得那么突然,使你在一刹那间完全不知它的含义。

一脸正经的小男孩滑下座位,把他的手放在我的膝盖上,我感觉他是想从我的腿前挤过去,所以我缩回双腿并用手把他推了一下。可是我的判断错了,他并没有往前走,而是把他的脑袋朝向我。“你想和我说什么?”我想,于是我低下头想听听这个陌生的小男孩究竟想告诉我什么事情。又错了,我得到的是脸颊上重重的一吻。

小男孩若无其事地回到他的座位上,舒适地往里靠了靠,漫不经心地看着车窗外,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而我却被震惊了,怎么回事?一个男孩在火车上亲一个素不相识的成人——有谁会愿意吻我们这些早已过了青春期、一个个都像皱巴巴仙人掌似的老家伙呢?

没过多久,所有的邻座都被他亲了一下。不知所措的大人们只能充满疑虑地看着他的父亲。做父亲的察觉了大伙的疑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活着是多么高兴啊,”这位父亲说,“他病得很厉害,他自己已经知道……”

终于,父子俩随着拥挤的人流在出口处消失了,车门重新关上,火车轰隆隆地向前驶去。

在我的脸颊上,我仍能感觉到那个小男孩留下的亲吻——这一吻在我的灵魂深处激起一股热流。有多少成人会因为活着的喜悦而互相亲吻?又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一层:活在世上实在是人的一种特权。

这个陌生的小男孩告诉我们一个甜蜜的道理:每个人都在渴望着爱,在他播撒爱的同时,也得到了爱的回报——至少,我会永远记着这一吻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

探究练习

1.本文主要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技法来表现主题?

2.文章第二段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的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小男孩形象。

3.文章第三段中两次写“我”的判断失误,与前文的哪个词语相照应?

4.文章第六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终于,父子俩随着拥挤的人流在出口处消失了,车门重新关上,火车轰隆隆地向前驶去。”这是故事的尾声,它留给读者哪些思考?

6.假如让你接着这个故事的结尾写下去,你打算怎样结构后面的故事?

参考答案

《把握记叙文的结构》

1.设悬念。2.外貌、动作;瘦弱但活泼、大胆。3.意想不到。4.补充说明。5.这个富有余味的结尾能引发人们诸多的思考,让活着的人们倍加珍惜生存的权利。6.略。

猜你喜欢
打工者记叙文小男孩
“无主”打工者受伤谁担责
记叙文阅读专练
“聪明”的小男孩
如何写好记叙文
小男孩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萌萌哒的小男孩
靠违法手段获利的打工者没有生存空间
2015年打工愿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