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蔼北
原题回放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津
要想写好本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从思维方式上来说,该命题“不要轻易说‘不”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说‘不”是个传统的命题作文,“不要轻易说‘不”是在传统命题基础上的推陈出新。这道命题对“说‘不”并不是全然否定,也不是全然肯定,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样行文才会做到准确、到位。
2.从选择材料来看,面对洪灾、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因为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战胜这些灾难,与此同时,也不能轻易拒绝其他力量的帮助,如果有外力帮助的话,我们可能会成长得更好,发展得更快。这充分表明该命题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能引导考生正确面对磨难,培养坚强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
3.从关注现实来讲,本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为考生写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开阔的视野。我们既要关涉到自然常态下的“不要轻易说‘不”,也要注意到人文环境中的“不要轻易说‘不”。无论是国家最高科学奖的获得者、“感动中国”的人物,还是平民英雄,都可以成为证明我们观点的材料和论据。
下水作文
不要轻易说“不”
人生有太多的不顺和挫折,我们不要轻易说“不”,要挺直腰杆子说“我行”“我能”。人生就像大海,有涨潮的激荡,也有落潮的低迷。驾着扁舟航行于茫茫大海上,我们必须学会承受潮起与潮落,学会承受风暴与海浪,这样才能到达百花盛开的彼岸。
遭受羞辱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说“不”。不能忍受一时的屈辱,可能就会导致终生的挫败。林肯说:“我把过去遭受的羞辱看作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是的,不轻易说“不”,林肯把羞辱视为他成功的铺路石,在多次竞选的失败中一步步走向总统的宝座。美国盲人艾利克也说:“我是背着羞辱上来的。”艾利克把羞辱当作绳索,绝不轻易说“不”,最终使自己攀登上珠穆朗玛峰。司马迁在描述韩信时也曾说:“成大事者,不恤小耻。”不轻易说“不”,就能忍住暂时的羞辱,这是生活的一门艺术。我们要学会把轻蔑的言语当作动听的歌曲,把不屑的眼神看作闪烁的流萤,学会忍辱负重,体味人生的千般艰难,万般辛苦,这样我们便会更坚定地朝着理想阔步前进。
身负重压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每一朵花都曾经是一颗种子,但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可以绽放出娇艳的花朵。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承受不住石头的重压,就会长埋于泥土之下。跟种子一样,生命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竞争的延续,重压在我们肩上日复一日地累积,只有学会承受,不要轻易对自己说“不”,我们才不至于在生活的夹缝中无法前进。重压只会欺负弱者,不要轻易说“不”,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挡在前进道路上的山峰也不再会险峻。
享有名誉的时候,不要轻易说“不”。名誉仿佛商店橱窗里陈列的水晶,闪闪发亮,吸引路人的目光。但荣誉也如水晶般易碎,一不留神,就会变成满天的星星。陶醉在名誉光环中的人,会看它看得忘了起程;把名誉视作水晶的人,会在它破碎后一蹶不振;只有看淡名誉,我们才不至于在成功中迷失自己。面对名誉,我们不要轻易说“不”,而要把它珍藏在心里,就会在明天撰写出更多的传奇。
生活是不容易的,只有不轻易屈服,不轻易说“不”,我们才能渡过一道道难关,跨过一道道艰险。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坎坷多变的岁月,我们会发现风雨过后的彩虹格外迷人。
标杆作文
不要轻易说“不”
一考生
北京的太平湖已被填平,成了西直门地铁总站。这里每天车马喧嚣,人来人往,匆匆的过客可能未曾想到,有一位老人葬身这里已有四十三年了。太平湖水并不太平,这位老人即老舍先生,他以永久的沉默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短暂的控诉。
不要轻易说“不”。
四十三年前年逾六旬的老舍先生也曾申辩“我没有卖国,事情不是这样的”,但“英姿飒爽”的红卫兵却轻易地对他说“不”。“不,快交代,为什么把《骆驼祥子》的版权卖给美国?”老舍被他们拳打脚踢,一身青紫,跪在桌上。他高傲的头颅终于耷拉下来,仅剩的一点儿力气支撑着他疲惫的身躯走向太平湖岸。我想老舍临死前“嗡嗡”响于耳畔的可能只有一个音节——“不”,这一简单短促的汉语音节成为了最粗暴直接的强权否定。“不”意味着你已丧失了说话的权利;“不”意味着你已被剥夺了做人的尊严。
一声声“不”的否定可以在老舍走上宁静的天堂之路时断绝,可是它却在中华大地上足足响了十年之久。巴金在《怀念萧珊》中说到,自己被干校“关押”之时,也正是爱妻萧珊患绝症弥留之时,巴金一遍遍地哀求,让我陪陪我年老的妻子,陪她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不,你必须回干校去,你不是医生,留在家里,有什么用?”巴金老人怎能想到,他的苦苦哀求换来的还是一声“不”的回绝?是的,巴金老人想不到,他能写尽人性的千姿百态却始终也无法看清兽性的狰狞不堪。“不”的最终审判将巴金与萧珊阴阳相隔,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阻隔。
多少不屈冤魂幽幽地飘荡在四十多年前中华阴霾的天空上,多少赤子在四十多年前饱经苦难的折磨。而今,年轻的学子们,让我们按住自己的胸口,感觉里面是否还流淌着华夏民族的鲜血?让我们默默地起誓:不要再轻易地说“不”,不要再以正义的名义去屠戮生灵,不要再将人性让位给兽性,将人权让位给强权!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野蛮已退出了历史,文明已登上了舞台,狂热的暴力已销匿了踪迹,但那隐性的、冰冷的暴力是否还潜藏于我们心中?那一声声“不”的呵斥曾深埋于太平湖的淤泥之中,可是如今它们是否又要粉墨登场了?
当翁帆选择了杨振宁时,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当万科老总王石为灾区捐款数额不大之时,多少人轻易地说“不”?可是有谁规定,28岁的人不能嫁给82岁的人?有谁规定,自愿捐款,数额必须达到一个定量?我们羡慕郎才女貌,年龄相当,可是忘年之恋也未尝不可;我们尊重慈善举动,可是捐款也该以自愿为前提。我们可以对他们说“不”,但请不要轻易地说“不”。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表达自我,让我们先冷静地想一想,再决定,是“可以”还是“不”。
可以说“不”,但请不要轻易地说“不”,请不要以正义为名,用伟岸、崇高的道德扼杀平凡、卑微的人性。
太平湖已填平,地铁站已发车。愿这缺乏气度、缺乏包容的狭隘思想在地铁的碾压之下永远不得滋生,愿老舍先生曾经的缄默能给我们民族以无声的警醒。不要轻易说“不”。看吧,铃声响起,地铁开了,下一站是“苹果园”,那里的苹果就要丰收了。
点评
文章开篇就从“文革”时期老舍以死抗争为由头暗示了不要轻易说“不”的相关主题。结尾时,作者不忘照应太平湖、地铁站,简要描述下一站是“苹果园”,既前后照应,又绝妙地点明了主题,更给人以希望和期待。
结构的圆满,还体现在作者巧妙的过渡上。论述清楚了老舍不轻易说“不”之后,文章用一句“一声声‘不的否定可以在老舍走上宁静的天堂之路时断绝,可是它却在中华大地上足足响了十年之久”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巴金先生的事例。这既支撑了前文的论点和说理,还巧妙地把视线引向了更为开阔的论证空间。
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作者又善于详略得当地处理各种事例。老舍和巴金的事例是典型的,作者详细论述;翁帆择夫、汶川地震后的王石捐款事例也是典型的,作者却是简要地引述,而以论说为主,从而使全文在论述过程中引例详略得当的特色倍加明显,更增强了论述的力度和突现了文章详略得当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