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2009-06-21 08:27
科教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人才科技

马 静

摘要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型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形势下只有结合我国大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培育和提高我国大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大型企业的竞争实力,才能够使得我国大型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阐述了有关自主创新的含义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大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自主创新金融危机冲击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虽然我国参加全球化的时间较短、步伐也比较谨慎,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对我国的出口经济和金融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而对整体经济造成了影响。此次的金融危机表面上险象丛生,实际上有利于行业洗牌、优胜劣汰,企业发展机会更多。因此,我们必须辨证地看这个影响,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及市场既有不利的影响,也创造了一些新的机会。

1有关自主创新

1.1自主创新含义

自主创新就是指科技创新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攻克科技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后续环节,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创新实践活动,其核心思想就是不走别人的老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并有效利用前人的崭新的理论、技术或概念而打开新的局面。从创新源泉看,创新可以分为引进吸收后的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加强原始创新,要在各个生产领域内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二是要突出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1.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就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2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大型企业一般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必须促进大型企业健康发展,在调整发展战略、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创新能力、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发生了根本变化,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企业只有把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传统技术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同时,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显示出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事实再次说明,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

3 现阶段我国大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

3.1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根据国际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在1%以下的企业是难以长期生存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比例达到5%的企业才有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据资料统计,世界500强用于研究与开发(R&D)的费用占全球R&D费用的65%以上,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10%~20%;而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4%左右。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我国企业基础研发费用投入不足是目前国企技术创新的软肋。

3.2高级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全国192家中央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只占总数的2.1%,而高级技师仅占工人队伍的0.16%。并且,国有企业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技术创新,人才为本。科技人员的不足与流失,无疑会大大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3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21页)不足。2001年我国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在“产学研”结合企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

4 对策

4.1企业必须形成自身的创新体系

企业在发展中从全球化的视角布局创新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企业内外多种创新资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逐步形成创新体系,走“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形成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抢占自主创新的制高点。(1)校企联合,创建研发中心。企业要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优势,和对口的大学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研发新产品。(2)企业可以把员工送到院校进修,也可以把专家学者请到企业指导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3)加强国际信息的沟通,促使企业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领域占有领先优势,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国际一流的差距。

4.2积极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创新之本,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发现、培养和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形成能够鼓励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机制,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营造更好的环境;还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有效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

4.3企业应完善创新运行机制

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形成总经理—研发中心项目发展部—产品项目经理及课题组成员三级决策体系,在职能分工上各有侧重,共同协作,相互制约,在产品选择、技术路线、融资方式和市场投放等重大事项上做到科学决策。

资金保障机制。技术创新是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企业活动,没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就无法开展和持续,企业自筹的研发经费应保证占企业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从企业外部筹集的研发经费则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基金和政府的支持资金,应积极争取。

技术创新的有效管理机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商品化的全过程实施监控,实行有效的

创新源管理、研发管理和营销管理,确保项目成功运作,确保科技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4.4国家和企业部门应该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

环境创新是维系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它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外部环境。以国家政府为例,政府要加强产学研基础设施建设,承担重大科技设备、重点实验室等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公共科技资源使用的公平性、开放性和社会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自主创新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人才科技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毛遂自荐
科技在线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