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09-06-21 08:27文艳宇
科教导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电工学分模块

文艳宇

摘要为了适应目前企业对机电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动手能力的优秀学生是本文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柳州市交通学校在机电类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与探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中职机电类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机械加工行业和电子技术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国内机电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近年来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对技术工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机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培养出企业满意的高素质机电类毕业生,是中职学校机电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怎样在三年时间内培养出高素质的机电类专业人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探索和研究,具体而言,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实践:

1 专业课程进行分解与整合

为了适应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必然之势,机电专业作为我校的重点专业,更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探索教学的新途径,深化课程改革。在以往的机电类教学中,《电工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拖动基础》和《仪器仪表》四门专业基础课程,每门基础课程都是单独学习的,每门课程各开设一个学期,在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之间有重复学习的章节,比如,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学习了直流电和交流电,在接下来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又有关于直流电、交流电的知识点,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学习了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结构和基本原理,而在《电机及其拖动基础》课程中,我们又要详细学习各种电机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相同知识点的重复学习,使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增多,相对就减少了实践动手的时间,而且重复学习也使学生感到厌倦。所以我们就打破了原有的课程模式,从以学科逻辑为中心,转向以实践需求为中心。综合考虑理论与实践课程在课时安排、内容衔接等方面的问题,期望通过对课程设置的调整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通过对就业学生的反馈信息加以整理和分析,结合对企业单位的调查,我们发现:企业从业人员变换岗位频率加快,中专学生毕业后要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将基础学科进行分解与综合,形成综合课程,那么学生就会对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适应性就会增强。针对目前学生学习习惯和知识结构的变化,我们调整了课程内容,重新编写了原有的教材,对课程内容中与时代脱节、理论素质要求过高的进行删减;对于相邻学科的内容,以课程模块为基础,进行合并;从知识脉络上重新梳理各个专业和课程的知识点。我们将《电工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拖动基础》和《仪器仪表》四门课程进行分解及整合,构成了电学基础、交流电、电路分析与应用、电工技能、电子仪表等几个教学模块,组成一门综合课程进行教学。综合化后的理论单元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基础技能单元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了这样的课程改革后,减少了重复学习相同知识点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己动手的机会,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教学过程中加强项目教学法的推广与实施

传统的机电类课程教学,学生听课后的意见显示,大部分学生觉得机电类课程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定理公式也非常容易忘记。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体会,主要在于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都是在黑板上推导公式,讲解定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学生是一听就过,自然容易忘记,更不用说理解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推广和实施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工作项目,进行学习研究及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综合课程分成若干个模块,在每个模块的学习中,根据模块教学的内容分成若干个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是“以情景为中心”的,创设学习的情景是项目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任务和要求外,还需要提前将项目制作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准备好,并准备相关的测试和调试仪器与仪表。同时,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出一种活泼的课堂讨论气氛,为了完成小组的任务,各个小组的成员都贡献出自己的想法和点子,然后相互讨论找出一种可行的方法进行操作。这种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以电路分析与应用这个模块为例,简单叙述一下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1)明确任务并获取信息:教师给出教学目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线索收集相关的元器件的基本资料、规格和使用方法。(2)制定计划:师生根据教学目标共同制定出行动计划,计划中包含完成任务该使用的电路图,各种元器件和测量仪器仪表等。(3)计划的实施:制定好计划后,组织计划的实施,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根据电路图,接好各种元器件和仪表等,连接好电路后,接入电源看看实际的效果。(4)检查控制教学进度:教师在现场进行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纠正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5)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经过1-2个轮回的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出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和技能训练体会,完成实训综合报告。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板书推导教学方法相比较,教师必须在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大大提高,关键是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模块成绩学分制

长期以来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多采用理论考试为主,对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则举步维艰。中职学校现行的考试方式和体制僵化,考试形式重于内容,考试分数重于能力,使生动有趣的学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学习。老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这种考试,考查的是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人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当前中职学校考试中,在考试目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在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时,必须对考试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我们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实践教学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其考核方式也不能仅仅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我校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弹性学分制。我们要求中职类学生取得一定学分才可以毕业。我们机电类课程的学分是这样设定的,一般十二到十八个课时完成一个模块,设定为一个学分,学生完成该模块的学习,考核达标后就给予其相应的学分。为了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校还提倡“多证制”,即每张技能证书都设定一定的学分,学生可用职业资格证书来替代某些课程或者技能的学分。比如说,在我们学校设有电工证的考证点,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电工的模块,如果学生能够经过培训通过电工证的考试,取得电工证,那么对于电工这个模块的学分就可以得到了。如果是理论性比较强的模块,我们也采取理论考试的办法来评定学生的学分,但是绝对不同于以往的“重结果,轻过程,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我们建立了科学的考评体系。对学生的最终评价不仅依据期末总结性的考试成绩,教师还会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考试,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期末考试成绩等都纳入总成绩当中,给予学生最公正的评价。

4 工学结合、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在校的学习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对课程、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来不断完善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但是学校的学习教育和真正的企业工作还是有区别的,光说不练总不行,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学生拉到企业和工厂,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那么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本着这个思路,我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利用学校的地理环境优势,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到企业和工厂里去历练。并且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实现零距离上岗,加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

在实施机电类课程教学改革之前,机电类课程的教学一直都认为是比较吃力不讨好的,部分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程,认为理论性太强,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结合不密切,学生满意度不高。实施了改革后,普遍受到学生的好评,学生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机电类科目的教学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更优秀的毕业生。

猜你喜欢
电工学分模块
行列式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Multisim仿真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赋能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糊涂的维修工
学分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