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年制高职政治课教学的三部曲

2009-06-21 01:48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王 成

[摘要] 实施课前疏导、课堂讲授、课后补漏“三部曲”的政治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激发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课前疏导 课堂讲授 课后补漏

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不良、思想政治觉悟较低,政治课教师多数都感到头痛,如果我们以此为托词就势必不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政治课教师要在新形势下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找出一条理想的教学路子,以切实担负起政治课教师在提高学生思想组织觉悟中的作用。在多年的五年制高职政治课教学中本人总结出课前疏导、课堂讲授、课后补漏的“三部曲”政治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课前疏导

课前疏导应该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教师疏通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学对象的层次和差别,找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指课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为课堂讲授打好基础。

要上好课,备好课是前提,而疏通教材,掌握教材则是备好课的关键。我的做法是通读、精读、重点读。通读就是先对教材作一般性的阅读,大体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精读就是弄清基本概念和教材的基本内容;重点读就是教者不但要明确教材的布局,结构和内在联系,而且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备课的着重点。当然,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因为教与学是互动的,如果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质量是难以得到保证和提高的。因此,课前疏导必须指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预习,引导学生找出疑点和难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为上好课夯实基础。

二、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课堂教学把书本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政治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定要重视课堂讲授。

当前,五年制高职政治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及格现象比比皆是,不少学生甚至处于抵触状态;再加上政治课教材说理较多,甚至有些说法与现实差距较大,比较枯燥、抽象。因此,要使每个学生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获,这就要求教者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理论要紧密联系实际,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采取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在理论和现实之间做好取舍,才能将书本知识和科学理论讲清说透;要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手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性和课堂的感染力;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通过具体的实例将抽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转化为具体,便于学生接收和消化,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处理好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往往是重教有余,重学不足;重灌输,轻启发;死记硬背、空洞说教较多,指导实际较少,导致学生兴趣点不高。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树立新型的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热爱理解学生,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可近、可亲,从而在课堂上勇于思考,积极互动,大胆质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讲多引,语言要幽默而富有哲理,课堂节奏要符合不同年级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启发学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多尝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体。

2.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因素。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并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和视频来吸引学生,事例要突出“新”和“实”,体现时代性,把握变化性,将新知识、新信息引入课堂可以使政治课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政治课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就越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比如,在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时我就播放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视频;在讲:“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播放一些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夺冠的视频;在讲“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播放电影《雷锋》的视频;在讲“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时,播放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视频,效果就非常明显。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多提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一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探索,去思考,去提高。同时,要引导学生向老师提问题,同学间互相提问题,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改变学生的“政治课是说教,政治老师是马列主义老太婆”的认识,懂得政治课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最终喜欢上政治课。

3.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也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节时,先让同学们看书,再让每一个学生说说从有记忆开始到现在自己生活的改善和家乡发生的变化,再把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向同学们做一个描述,学生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教师在同学们发言讨论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运用多媒体手段,把20世纪50年代——手表、自行车、收音机;20世纪70年代——洗衣机、缝纫机、照相机;20世纪80年代——冰箱、彩电、录像机;20世纪90年代——手提电话、空调、音响;新世纪——楼房、电脑、私家车等代表时代生活水平的“三大件”,用视频形式向同学们一一展示,从过去的全国都穿“黄军装”到现在同学们身上形式各异的“时装”,从过去认为社会主义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现在全面小康的变化,并选放一些文革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变化的对比照片,这些生动直观的照片和视频使学生们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最后,让学生概括小结得出:“社会主义总是穷是站不住脚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通过教法上的变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对典型事例的概括分析,不仅使学生知晓知识的形成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在知识的接受转化过程中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补漏

课后补漏就是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因人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巩固知识可通过作业、测验、提问、个别辅导、集中补差等多种手段解决。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及时补漏。补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真心平等面向每一个学生

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苛求每位学生都成为科学家、发明家,而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所需之才。五年制高职院校就是培养一线中高级技能型劳动者,因此,把学生培养成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适合地方产业需求的技能型劳动者是我们的现实目标。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少一些浮躁,真正做到真心平等面向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由于五年制高职后进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行为习惯不良,因此,针对他们的补漏要注重学习方法上的辅导,重塑他们的自信心,逐步扭转他们不良的行为习惯,把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落到实处。

2.要随时改进教法,避免简单重复

课后补漏就是要抓住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最终达到标本兼治。因此,作为教者同样要精心准备,不能有丝毫马虎。如果仅是简单的将存在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再将讲过的内容重复一遍的话,那么学生就没有新鲜感,也不会有兴趣,仍会是夹生饭,补漏的效果就不明显。为此,教者要不断改进教法,注重研究这个特定群体,注重生动性和形象性,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目的。

同时,课后补漏对于教者来说也同样重要,通过补漏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发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有利于增强教者的质量意识、发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陈占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2]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永明.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华长慧.创新教育百忌、创新教育百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
PBL教学法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影响
基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的教育策略研究
苏州地区五年制高职办学典型特征分析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学生工作的探讨
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策略研究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做好五年制高职新生班主任工作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
关于学校教育对五年制高职学生道德情感影响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