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兰的繁殖与管理

2009-06-20 08:45王立林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蟹爪介壳盆土

王立林

蟹爪兰又名圣诞仙人掌、蟹爪莲或仙指花,为仙人掌科蟹爪兰属植物。其开花正逢圣诞节和元旦,花朵婀娜娇艳,美丽动人。垂挂吊盆中,蟹爪兰反卷的花朵更是可爱。蟹爪兰非常适合装饰窗台、门厅和展览大厅,美胜锦帘,深受人们喜爱。

1 蟹爪兰常用繁殖方法

1.1扦插繁殖 选择健壮、肥厚的茎节,切下1~2节,放阴凉处2~3天。待切口稍干后,再把茎节插入沙床。沙床基质比例为4∶1的泥炭和沙,插床温度为15~20℃。插后2~3周茎节开始生根,4周后可盆栽。

1.2嫁接繁殖 常在5~6月或9~10月进行。砧木用量天尺或虎刺,需大盆栽培的选用梨果仙人掌。接穗以2~3个茎节为宜,下端削成鸭嘴状,与砧木的楔口接合,用仙人掌长刺或消毒的牙签插入固定。一般1株砧木可接3个接穗。嫁接后的植株放半阴处养护,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如嫁接后10天内接穗仍保持新鲜硬挺,即已愈合成活,需精心养护。植株嫁接成活1个月后,可转入正常管理。

1.3播种繁殖 蟹爪兰需人工授粉后才能结果。常采用室内盆播,发芽适温22~24℃,播种基质用泥炭、腐叶土、粗沙的混合土壤,播前需高温消毒。蟹爪兰播种后,盆口盖上玻璃,以便保持盆土湿度。播后5~9天,种子发芽。

2 日常管理

蟹爪兰繁殖后的新枝可用口径12cm普通塑料盆或吊盆栽培,每盆栽植3株。生长期每半个月施肥1次。秋季增施1~2次磷钾肥。蟹爪兰开花时,室温以10~15℃为宜。花期不要随便搬动,以免断茎落花。蟹爪兰花期过后,一般会出现较短的休眠状态,应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待茎节长出新芽后,再进行正常肥水管理。

2.1选择适宜的摆放环境 蟹爪兰喜欢温暖、荫蔽、通风良好的环境,入秋后的前期光照仍可能会很强,应继续注意置于荫蔽处,防止阳光直晒。平时则可以摆放在通风良好的阳台、窗口或走廊里。霜降后气温降低,应将蟹爪兰移至室内向阳处,以免发生冻害。冬季室温最好维持在12~15℃,当温度低于6℃或高于20℃时,则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2.2合理施肥 开花前的9~10月是蟹爪兰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施肥应以磷肥为主,控制氮肥用量。一般说,可用20%的腐熟人粪尿及饼肥水追施,7~10天1次,促使花蕾的形成。当蟹爪兰进入开花期后,为保证持续开花不断,可每10天施1次稀薄的液肥,或按使用说明沿盆边埋入市售复合人造粒肥。

2.3水分管理 蟹爪兰喜湿润环境,入秋后若天气炎热,应每天浇1次水,平时2~3天1次,使盆土保持湿润。冬季由于气温低,浇水不宜过多,一般4~5天1次,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当蟹爪兰出现花苞后,切忌盆土忽干忽湿,以免造成花蕾脱落。

2.4整形修剪 蟹爪兰的整形修剪可于花蕾形成后进行。方法是:剪去参差不齐的茎节和适当疏除茎节上过密、过弱的花蕾。并用细竹片或铅丝做成圆形支架,撑起下垂的茎节,这样既能使株形保持匀称,向四周扩散成伞状,美观大方,又使营养集中,开花时植株生长旺盛。

2.5病虫防治 蟹爪兰常发生炭疽病、腐烂病和叶枯病,叶状茎会因此受到危害。病害发生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每10天喷洒1次,共喷3次。介壳虫危害严重时,叶状茎表面布满白色介壳,被害部位呈黄白色,植株生长衰弱,可用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杀或喷洒氧化乐果1000~12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3次。如植株被害较轻,可用竹片刮除白色介壳。因此应注意通风,并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在发现虫害后,也可人工捕杀。

(收稿:2008-12-22)

猜你喜欢
蟹爪介壳盆土
夏季越晒越美的五种花
介壳虫防治须重视
蓝莓采后立即追肥 谨防黄刺蛾介壳虫
盆栽茶花掉蕾怎么办
蟹爪兰栽培管理及扦插繁殖技术的探讨
玉龙油橄榄介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蟹爪兰
肉肉们de天敌——介壳虫
冬季盆花烂根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