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公园中的植物配置

2009-06-20 08:45孙福林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绿篱活动区体育运动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全国范围内新一轮的体育热潮。各地陆续兴建的体育公园成为了延续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体育运动健与美、弘扬体育精神风貌、体育文化,综合体现“体育之美”的大众园林载体。而体育公园中的植物配置不仅担负了卫生、防护的职责,更重要的是,还借由“植物之美”对“体育之美”做出了特有的诠释。

1 植物景观在体育公园中的作用

1.1提升绿地生态价值

优美的园林植物景观不仅能为公园增色,而且也发挥着积极的生态效益。比如,增加 “绿量”、消除噪音、防沙、滞尘等。由于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的需氧量增大,绿色植物着实为之提供了一个天然“氧吧”。一些松柏类植物释放的杀菌素,也为人类健康竖立起了一道绿色防线。

1.2活跃体育运动空间

体育运动场地不免有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体育场馆的建筑线条也较为硬朗,而植物的柔美能够削弱硬质景观的冰冷感,使运动空间更具亲和力。同时,结合公园主题、功能分区、运动项目等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有助于烘托体育公园的运动氛围,增添运动空间的趣味性及艺术美感。

1.3促进人体身心健康

利用植物划分运动空间能够有效减少运动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避免运动伤害。植物的色、香,甚至是叶片摩擦的声响,都将给人带来感官上的享受。

1.4 展现体育文化特征

自古以来,园林植物就常常被赋予特有的文化内涵:松、柏隐喻坚强不屈的意志;修竹象征高洁与进取精神;梅花代表雅逸与傲骨等。这些特殊植物语言应用到体育公园中,可以从精神文化层面来展现体育运动的内涵,形成植物文化与体育文化之间的对话。如挺拔、常青的松、柏与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品质,竹与纯洁、公正的体育竞争原则,梅与敢于向逆境挑战的体育拼搏精神等。

2 植物配置在体育公园中的应用

2.1植物配置的原则

由于体育公园是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专类公园,在植物配植方面有其特殊要求,大致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1结合“体育运动”的主题,利用植物的姿态、色彩、季相变化,采用如乔木+草坪、花灌木+地被、乔木+灌木+草坪等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模式,营造出朝气蓬勃、简洁大方而又富于变化的运动空间。

2.1.2运动场地应保证阳光充足,郁闭度不宜过大;植物不应产生强烈的反光,植物颜色不宜过分浓烈,以免对视觉造成伤害。适当增加常绿植物比例,以延长观赏期,同时也要考虑季相的转换,使景观具有时间纬度上的美感。

2.1.3在保证体育公园景观基调统一的前提下,运动场地边界用列植的乔木、灌木、绿篱来界定空间,并利用有色叶树种、开花乔木、灌木及花带、花境等特色植物与花卉应用形式,增强场地的识别性。植物色彩以明快、单纯、饱和度高的色彩为主(如嫩绿、金色、彩色),色彩搭配上可运用大胆的对比色,烘托热烈的、生机勃勃的运动气氛。

2.1.4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应体现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忌用飞毛飞絮、落果、易萌蘖、易生病虫害、树姿不齐的树种;根据坐轮椅者习惯的观赏视高合理配置植物高度。

2.1.5植物群落的稳定和谐、植物配植的韵律节奏与植物自身的优美姿态,都与人类在运动过程中肢体的协调、伸展、律动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针对体育项目的特点,借用植物的静态之美,和在外力作用(如风、人工修剪)下的动态之美,来表现体育运动的静、动之美,如龙游形植物隐喻舞剑时的姿态,波浪形绿篱隐喻游泳时的肢体动作等。

2.1.6体育文化、精神也可借由植物配植来传达。如明快的色彩搭配体现了体育运动的活力;常绿树终年苍翠,体现了体育运动是人类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源泉;修剪整齐的树形、轮廓清晰的绿篱则体现了体育的规则性、有序性,是体育精神的代言。

2.2静态活动区的植物配置

静态活动区主要开展扇子舞、气功、舞剑、踢毽子、健身操、健身器械等运动,以及下棋、阅读、聚会、休憩、观赏等休闲活动。不同活动区域在植物配置上各有侧重:

下棋、阅读、休憩等适宜在幽静的环境中进行,因此,植物配置以围合空间为主,运用120~150cm高的绿篱来阻隔外界视线与噪音的干扰,上层辅以乔木遮荫,增加空间的私密性。芳香植物常引起大脑神经的兴奋而使人心情愉快,可将其栽种于坐椅旁、小径边。然而,某些浓烈的香气(如暴马丁香的浓香)又易引发眩晕,因此,芳香植物的气味以淡雅为宜。舞剑、气功、健身操等集体运动通常参与人数较多,活动场地需通透、开阔,植物配置应适当留出透景线,以降低空间的围合程度。体育舞蹈播放的音乐,可能会对其他运动者或附近居民造成干扰,因此,植物配置应从隔音的角度出发,选择枝叶繁盛、树冠紧密的树种或是常绿树,在活动区边缘设置隔音林带。

2.3动态活动区的植物配植

动态活动区主要开展球类、滑板、滑冰等运动量大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均有其特定的场地。

从空间分隔上,运动场地的边界可列植常绿乔木,强化场地感,同时也降低了落叶与风对运动的影响。根据运动项目对垂直空间高度的不同要求,羽毛球场地周围可用分支点高、冠形紧密的乔木来强调边界;而门球场地用60~70cm的中篱即可划定空间。

从安全上,避免选用种子飞扬、结果、易生病虫害、萌蘖性强、树形不齐、有刺、有毒的或易引起过敏症的树种。植物的叶片不应产生强烈反光(如亮革质叶片或银白色叶片),植物色彩要单纯,以免影响运动者的视线,最好能将球的颜色衬托出来。

从体育主题的表现上,人类在体育运动中,肢体跟随运动的节拍自由舒展,心灵也因此释放倦怠。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植物生长、繁茂、落叶的过程,象征着生命的轨迹。体育运动则和生命的进程一样,由平缓的前奏进入到激昂的高潮,最后优雅地终结。由此可见,植物同样能借助自身特性,表现体育运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具体来说,可以运用枝条曲折或柔软的树种来表现运动者的姿态——随风摇曳飘舞的枝条成为运动者肢体律动的象征;也可依靠人工修剪出富有节奏变化的绿篱,或将不同色彩的绿篱相互穿插,拼出具有流动感的纹样;或重复应用对称式种植单元等形式。

此外,体育公园中还出现了滑滑板、跳街舞的专业场地,爱好者们可以在此表演、比赛。北京望京体育公园中滑板场旁弧形的金叶女贞篱,给人以青春、积极向上之感,运动氛围更显朝气。然而,滑板运动的街头文化特征及其速度感、挑战性并未通过植物配置得以更多地体现,因此,有关这类新兴体育项目运动空间中植物配置方式仍有创新和突破的空间。

2.4公共活动区的植物配植

公共活动区是人们自行选择运动项目的地方,其植物配置应与体育活动区的植物配置加以区别,不以突出某项运动为主,而是强调场地灵活性与运动的随意性。所以,植物群落的林缘线应有收有放,有开有合,人们既可在幽闭的环境下聊天、歇坐,也可在开敞的疏林草地上自由活动,以此丰富场地的利用形式。

3 结语

体育公园中的植物配置应体现对体育运动主题、人在运动时的生理、心理需求、体育文化特征等方面更多的关注。但由于目前体育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中关于植物配置方面的总结甚少,因此,研究体育公园中植物配植的方法不仅充实了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也为日后其他公园、居住区、学校中运动场地的植物配置提供了借鉴。

(收稿:2009-01-14)

作者简介:孙福林/1984年生/女/贵州贵阳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联系电话:13810208774 /010-62391716E-mail:selinasun@tom.com

猜你喜欢
绿篱活动区体育运动
刺梨做果园绿篱的栽培管理技术
体育运动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八月紫薇红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北方地区景观绿化中绿篱的应用前景
豫北地区绿篱的春季培植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