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静
(下转第135页)
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达县龙会乡中心学校 罗明朝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六、引导阅读理解
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
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七、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例:在初三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
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八、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
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
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我作为物理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在这几年教学改革得到很好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近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探究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无从下手,探究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走过场;学生一进实验室,就开始偷偷摆弄材料,到了活动环节,学生只顾着抢玩材料,不会倾听和观察,课堂上闹哄哄;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动了手,到底在探究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却说不上来。以上现象反映科学探究缺失有效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努力形成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
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二、促进有效探究的策略
(一)精选内容,激发探究
1.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探究主题,预测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用到什么活动材料和工具,并组织学生也参与到有材料的准备中来。建议采用自助餐式的材料——有各种材料,统一放在一个地方,学生在假设、制定计划时,应看不到这些材料,之后根据自己的计划去自由选择。这样各组的材料就会不一样。 例如根据“呼呼轮”玩具设计了一个探究案例,重点研究“呼呼轮转动的好坏和什么因素有关”,我动员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不同材料,如各式各样的轮,有铁的、塑料的、纸的、木头的、竹子的;各式各样的绳,有学生老奶奶纳鞋底的棉绳,有的在超市买了尼龙绳、钓鱼用的鱼线,毛线、电线等等。
2.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
(二)动手操作,体验探究
学生的探究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给学生搭建探究的舞台,强化过程意识;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动手探究是探究型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学生们围绕探究问题提出了各种假设后,最想做的是动手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想自行探究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分工,引导学生思考操作中应注意的地方等,及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探究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实践。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注意:
1.充分的探究活动时间。有的教师生怕完成不了后面的教学内容,组织探究活动时往往草草开始匆匆结束,这样的探究活动很难收到效果。强调探索过程,就意味着学生要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2.探究角度的多样性。 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究。在设计实验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已的思维角度去探究。如在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液体进行探究,在学生研究得出一种液体热胀冷缩之后,通过探究后的交流环节,他可以举一反三地理解同学所获得结果,并内化、建构成自己的知识。《蚂蚁》一课中教师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度去进行观察,学生会有很多研究的内容,有的研究蚂蚁喜欢的食物,有的会研究蚂蚁的爬行速度。有的会研究蚂蚁的生活环境等。通过研究记录、交流,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去认识某一事物。
3.关注学生探究的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一般有3种: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探究。个人独立探究比较适合所探究的问题较为容易的,即凭学生个体的能力基本可以解决的;小组合作探究则是所探究的问题有一定难度,需小组相互启发、共同讨论才能解决的;全班探究通常是探究的问题难度较大,依靠小组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不能很好解决,需要直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的。探究方式的选用直接决定学生参与率及参与的质量,我们要根据所探究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实际,选择相应的探究方式,从而确保学生能真正经历探究过程。
动手探究环节时学生经历体验的核心环节,教师没有权利在学生探究之前和探究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探究的结果,而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观察到的都记录下来。科学方法的获得、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是需要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去体验、感悟、内化才能获得的。
(三)思考交流,深化探究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交流能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以口头、书面表达或派代表陈述等多种形式告诉别人。因此操作后的讨论交流在探究性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交流分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完成动手探究后,教师应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进行自我表达或组内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便于他们更清晰的把探究结果表述出来,让每个想发言的同学都有表述交流的机会。二是全班将探究活动中的事实现象整理之后,让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在这两个层面上,教师都应尽量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分享。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学生小组合作电磁铁实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探究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或分类、或比较、或归纳、或概括等,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和演绎等,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获得有关等科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科学探究。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积极评价,反思探究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收益非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只有正确的理解探究性教学,屏弃程序上、形式上的刻意追求,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探究,才能真正发挥探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