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卫平
“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核心,实质在于对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而“说到底新闻学是人文学科,新闻报道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为人们的需要而发展,新闻报道有责任倡导人文关怀。”人是新闻的最高价值,新闻界需要人文的渗化和人文精神的回归。艾滋病报道是能集中体现媒体人文关怀的一个报道领域。从1988年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起,我国媒体就开始对艾滋病议题进行了有意识的报道。而综合考察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的整体情况,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虽在人文关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第一,报道手法方面。
煽情炒作,哗众取宠。一些媒体的从业人员往往忽略了自己肩负的“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对一些艾滋病新闻不负责任地进行报道。有的媒体从业人员专门抓住一些离奇的情节和故事,任意炒作,甚至是恶意炒作;还有的媒体从业者不是到现场采访,不是倾听当事人的讲述,而是道听途说,甚至为了追求新闻效应,捏造了部分新闻事实和使用匿名信源,夸大渲染不良细节。因而,严肃的艾滋病新闻变成了“戏说”和“八卦新闻”。艾滋病防治和艾滋病病人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负面报道,耸人听闻。在对艾滋病进行报道的图片中,骨瘦如柴的双手、流脓的创口、哭泣的场面、无医无药的困境、荒草凄凉的坟头……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很常见。这些都让受众产生了恐慌、偏见和绝望的心理,使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和痛苦。
随意透露隐私,造成患者精神创伤。我们一些媒体的从业人员在新闻的取舍和当事人的隐私上,不是保护当事人和维护当事人的权利,而是采取不道德的行为,披露当事人的隐私,如当事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父母姓名、居住地等当事人不愿披露的内容。有的媒体从业人员甚至用不道德的欺骗手段套取当事人的隐私后公布于众。更有甚者,采用偷拍等隐性采访,跟踪当事人,因而给受害者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第二,报道内容方面。
信息来源单一,报道形式单调。虽然近几年艾滋病新闻报道在数量上有上升的趋势,但在力度与影响力上还相差甚远。报道中官方的声音明显高于民间的声音,大部分信息来源于政府卫生部门、官员、专家学者,反映普通民众和个体心声的报道少。内容上也都是会议和活动居多,辅有一些防治药物、预防知识、公益组织、疫情的报道,缺少个性化的创新报道。这样的报道严重缺乏人情味,没有“让艾滋病报道变成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而只是一些冷冰冰的官方信息。这就导致报道带来的社会反响不够强烈,受众认为艾滋病与自己无关,只存在于远离自己日常生活的地方,是其他人的疾病。
报道不够深入。不少新闻停留在表面,而且大都是动态报道,在200字与800字之间。在对艾滋病患者个体的报道中,人文关怀思想经常会流于表层化,媒体大多介绍他们生活的不幸、艰辛,注重表现其艰难的生存状态,而忽视了对人性的挖掘和顽强精神的弘扬。深层次挖掘艾滋病患者另一面的崇高品质,不仅是在精神上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更可以通过新闻宣传的启发、教育作用,来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
报道不够全面。人文关怀精神在艾滋病新闻报道中还体现出关怀点不平衡的问题,对参与此新闻事件的多个主体不能给予全面关注,如《拿什么拯救艾滋村河南艾滋村报告》(《海峡都市报》2004年2月25日),通篇充斥着“艾滋病疯子”、“艾滋病患者成为地痞无赖”、“艾滋病患者讨债”等,整篇报道的基调是黑色的,容易让人觉得这个村子是没有前途的。而事实的背景是:这个村的村民当初因为贫困把卖血作为挣钱门路,交叉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事后河南省委立刻组成了帮扶工作组,进驻全省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与艾滋病患者做邻居,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这种煽情报道严重偏离了艾滋病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使读者产生了认识偏差,加深了受众对这些艾滋病患者和疫情状况的误解。
第三,报道心态方面。
冷漠心态。新闻不仅是“事学”而且也是“人学”,关注、关怀弱势群体的生存,要求新闻报道必须贴近弱势群体的情感,传递爱心与同情心。然而,现实中的一些媒体在面对弱势群体生存的尴尬时,却表现出麻木与冷漠的面孔。对于艾滋病新闻报道,不少媒体采取沉默和逃避的态度,不愿也不想接触这个话题。中国社会调查所在2006年7月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近千人进行了街头随机访问,当问及“您觉得现在艾滋病人群迅速攀升,您应该做些什么”时,竟有72.6%的人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80%的人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只有不到10%的人认为艾滋病对生活是有影响的。上述调查报告显示:普通民众对艾滋病的了解是相当薄弱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媒体一直以来的冷漠态度,它们并没有发挥切实的预警、教育功能。
歧视心理。在一些艾滋病新闻中,记者经常先入为主,带着明显的偏见与歧视。在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艾滋病人的厌恶和不尊重、不平等,带有歧视意味。同时在解释和分析艾滋病受害者感染的原因时,一些媒体从业者不从社会大的方面去寻找根源,而将之仅仅归罪于艾滋病受害者本身,这样的报道不仅仅对艾滋病受害者本身不公平,也没有将艾滋病传播的原因分析得全面和准确,误导公众更加歧视艾滋病患者。
媒体在艾滋病报道中提高人文关怀的途径
要改变国内媒体在艾滋病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从报道理念和技巧上来说,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减弱报道中的宣传口吻。如果一味地从上而下灌输观念,宣传味过于明显,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不能达到有效传递信息和教育的目的。《华商报》在《196个检测点免费查艾滋》这篇报道中,分析了关于艾滋病的形势和政策之后,以“省卫生厅温馨提示”结尾——“特别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要自信,坚信自己仍然和过去一样有存在的价值,仍然和过去一样珍视友谊;遭遇过去朋友和邻居的拒绝和冷遇,也不要过于沮丧和伤感,艾滋病人必须建立生存的信心和勇气”。通过这样的报道,政府展现在受众面前的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形象,亲切的叮咛和鼓励的话语反而更容易拉近和艾滋病受害者的心理距离,温暖读者的心。这种报道方式值得学习和推广。
第二,发掘艾滋病患者背后的故事,多用细节描写,采用更多的报道角度。这样的报道方式给读者的印象更深,他们更易于和乐于接受。例如:《华商报》在《坦然面对我会对孩子负责一辈子》这篇报道中写道:“上午11时许,李丽被从产房推出,王华赶紧上前去给妻子掖了掖被角……推出住院部大楼时,王华特意将棉夹克脱下,罩住妻子的头,怕她被冷风吹着。
安顿了李丽后,他也没闲着,又出门去给妻子买了秋衣秋裤”。这样的报道更形象地展示了艾滋病患者家庭温馨的一面,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记者应善于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积极拓展思路,在收集材料、挖掘背景、求证信息来源上下工夫。通过对不同群体的采访,记者从不同层面深入调查与艾滋病有关群体的生活,这样的调查让受众更全面地认识了艾滋病受害者的真实生存状态,从而减少外界对艾滋病受害者的歧视。
第三,发掘报道深度。艾滋病报道的主题其实很开阔,并不局限于疫情报道、呼吁社会关爱上,它还有社会、文化、经济等深层次的意义。记者应在现象表面的背后认真思考“为什么”和“怎样做”,深入调查、解释背后的原因,从而令报道对现实和公众有更深刻的意义,真正发挥监测环境、协调行动的作用。例如:《华商报》的《温馨倡议外出打工别忘预防艾滋》这篇报道,它以小标题的形式从四个角度切入:“为什么是农民工?”、“长期在外,农民工的‘性福在哪里”、“仅仅知道‘艾滋病日就是免费发避孕套”、“记者调查两成多农民工称找过‘小姐”揭示了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现状。作者从人性化的角度探讨了农民工易感染艾滋病这一现状的原因,引人深思,让受众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强化记者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要做好关于艾滋病的报道,需要记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的职业道德观。记者只有超越猎奇和低俗的报道思想,并有一颗同情和怜悯之心,才能真正写出高质量的艾滋病报道。如凤凰卫视《冷暖人生》栏目在一期《艾滋病女大学生》节目中,记者本着对采访对象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深入探析和记录了中国第一位敢于公布自己身份的在校艾滋病女大学生的心路历程,真实展现了一位艾滋病感染者渴望得到社会理解和宽容的心声。节目具有发人深思和令人震撼的力量。
结语
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公众和社会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对待艾滋病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媒体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反而将其危害推波助澜。综观目前国内的艾滋病报道,虽然现在媒体对艾滋病的报道相对于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加人性化也更具有人文关怀了,但是有关报道还只是集中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后,日常对艾滋病的报道很多时候带有猎奇和炒作的意味,在人文关怀方面有很大欠缺。社会需要更多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也需要更多关于艾滋病的充满人情味的健康报道。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媒体这一社会公器的引领下,为艾滋病患者创造一个公平温暖的报道环境。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