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个人破产法十分必要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个体经济的淘汰率十分高,如何使微小企业在陷入经济困境、对债务丧失支付能力的情况下依照科学的制度出局,是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允许个人在经营失败、受到牵连时得以保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为确保消费信贷借、贷双方的权利,继续推行扩大内需政策,制定个人破产法十分必要。一方面,这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一旦出现债务人欠债不还或故意逃债时,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借助破产程序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债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债务人的利益,可使其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个人信用与个人破产是紧密相关的两个环节。目前,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系统正在形成,给个人破产法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应为井下矿工减免个人所得税
煤炭企业的井下职工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因素多。尽管近几年来,他们收入出现了明显增长,但在各行业职工收入排名中仍然明显偏后,这与井下职工付出的劳动是非常不匹配的。煤炭企业现行的井下艰苦岗位津贴包括井下津贴、班中餐补贴、夜班津贴和井下班(组)长工作责任津贴四种,执行人数多,年发生数额大,占标准工资比例高。
而按国家有关规定,井下艰苦岗位津贴列入个人所得税征集范围。井下职工艰苦岗位津贴和工资薪金一并纳税,不仅降低了井下职工的工资收入,而且影响井下职工队伍的稳定性,这对煤炭企业和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脱离了调整提高井下艰苦岗位津贴标准的意愿。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工资薪金支出,准予在税前扣除。综合对多个矿区的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国家应将井下艰苦岗位津贴税前扣除,以切实提高煤炭企业一线职工收入,稳定煤矿一线队伍,促进煤炭企业科学发展。
共克时艰,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今年温总理讲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对此我深有感触。2009年最关键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一股‘忍的精神。俗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要坚持下去的确很难,但只要咬紧牙关、千方百计熬过这一关,前面肯定是春天。“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就是亮剑精神,危机中总是有机遇的,只要能扎扎实实做好产品质量关,同时搞好营销市场,尽可能压缩费用成本,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信心加勇气,这就打下坚实基础。无论困难多大,企业应尽可能保证不裁员、不减薪,这是一个企业基本的社会责任。经董事会讨论,古贝春集团除了做到保证不裁员、不减薪,接下来可能还要增加员工的薪水,增幅初步计划在10%左右。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让员工感觉到信心,大家拧成一股绳,渡过难关。
中国股市一定有前途
泡沫造成了财富消灭,而泡沫的形成原因就是投机者太多了。投机者越多,价格信号越混乱,但是没有投机者也不好,因为没有投机者就不能弥补资源在时间上的余缺。现在股市的价格信号已经混乱了,投资者再进去就很危险。
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什么时候能过去?比较乐观的可能会是一、两年。哪怕是两年、三年甚至四年,我对中国总的情况还是很乐观的,我们来日方长,海啸之后中国会怎么样,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在恢复因金融海啸造成的影响以后,中国的结构调整将取得重要进展,展现在中国经济面前的还是一片光明,理由是中国有生产财富重要的要素,有非常充足的资本,有充足的劳动力和非常大的市场。
中国的股票市场一定是有前途的,因为这是一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中国不可能没有股票市场,从长远来看,股市一定会慢慢地走向好的未来。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
危机背景下的社会重建
现在对这场危机的看法,人们还不是完全一样,我个人的一个看法,现在中国正在经历的过程,虽然它直接的导引是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是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一种很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发生的,但我个人还是把它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过剩性的危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危机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更多的是长期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短期的问题,我觉得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用新的社会来支撑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方式,支撑了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耐用消费品的市场;用这个新的社会,最后使得这个社会过了这个坎儿。我觉得我们如果不能够形成这样一个条件,这个坎儿是过不去的,而且这样一个生产过剩危机将会周期性地发生,这可能是我们将来面对的一个问题。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
如何消除改革障碍
推进改革会遇到很多障碍,其中最重要的障碍是来自既得利益者,这种既得利益者有的是掌握了处置资源权利的官员,有的是接近这种权利、能够用各种办法来跟这种权利结盟的人。对于所有这样的力量,都会阻碍改革,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官员和有权利的人都会反对改革。因为人受影响的除了经济利益还有自己的认识、理念、教育和文明的程度,经济学的教育对于提升全部国民的境界,提升他们的认识有很大的作用,这会变成改革的重要的推动力量。有人说,改革的动力似乎越来越少了。我并不这么看,我们新阶层的形成,即由专业人员和中小企业家所组成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基础,问题在于,利益自觉和公民意识有待提高,在这方面来说,教育、文明的启蒙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认真对待2万亿美元血汗钱
这次金融危机,使我们学到了一些值得记一辈子的经济学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其实多数没上过学的老百姓都懂,只是社会精英们,特别是我们这些经济学家,基本上忘光了。其中有两条原理特别重要:一、挣一块花两块是长不了的。二、跟别人借钱早晚是要还的。从这两条原理中,还可以得到若干重要推论:
1、再好的印刷机也印不出财富来;
2、不事生产,靠“金融创新”创造的数字财富,不是真实的财富;
3、借新债补旧债,只会越欠越多,不会越欠越少;
4、有人说,他欠债破产,罪魁祸首是你存钱太多、借给他太多,你应该同意他的观点,
5、如果有人再问你借钱,保证将来用印刷机多印一些绿纸片还你,千万捂紧你的钱包。
中国的净储蓄率达43%,而且已经存了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两万亿中,已经有多一半借给了美国。谁都不愿意借给美国,但我们继续借给他,一旦破产,我们的一万几千亿就打了水漂。两万亿美元老百姓的血汗钱。不能不认真对待!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