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锁骨、股骨骨折的护理

2009-06-18 06:26聂春艳焦宏芝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15期
关键词:锁骨股骨骨折

聂春艳 焦宏芝

[关键词] 锁骨;股骨;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8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c)-094-01

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和器材的发展,临床上已越来越广泛应用,尤其对下肢多处骨折、多段骨折或皮肤条件差的患者,交锁钉是首选的内固定物,显示出其在治疗中的优越性能。2007年1月~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钉内固定治疗锁骨、股骨骨折22例,通过精心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效果良好,现将术前及术后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9~6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跌伤7例,重物砸伤5例;股骨骨折8例,锁骨骨折14例;受伤距手术时间1~14 d。

2 结果

22例X线均示对位、对线满意,无成角畸形,住院7~60 d,所有病例痊愈出院,未发生骨筋膜间综合征及并发症。13例获得随访,并于术后2~6个月取出远端锁钉,无一例发生钉断裂或弯曲现象。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做好术前护理及准备是减少并发症和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

3.1.1 心理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时已经了解自己的病情,对疾病及手术均有紧张、恐惧心理,因为患病时间长、行动不便,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很想通过手术恢复肢体的功能,解除痛苦。针对患者这种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特别注重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交谈,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手术的安全性、手术经过、手术优点、术后注意事项及交锁钉的价格等,并且介绍手术成功者来“现身说法”从而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使其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3.1.2 皮肤准备做好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备皮准备工作,注意皮肤准备时不能割破皮肤,否则会影响手术切口。

3.1.3 完善术前检查如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心电图、X线及B超等一系列检查。

3.2 术后护理

3.2.1 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送患者回病房后,注意观察其意识、生命体征,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予以心电图监护6~10 h,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吸氧10 h左右。因锁骨手术部位靠近肺尖部,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股骨患者要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温、感觉及伤口渗血情况,有切口引流者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及颜色,术后应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3.2.2 观察患侧肢体活动及感觉情况患者去枕平卧,防止患侧肢体下坠,保持上臂及肘部与胸部处于平衡,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是否苍白或青紫、温度是否降低、感觉是否麻木。

3.2.3 切口的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渗血,必要时用沙袋压迫止血,本组有3例出现轻度渗血,根据医嘱给予棉垫加压包扎,在沙袋压迫的同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3.2.4 预防感染感染是交锁钉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控制不当易导致骨髓炎,严重者需取出内固定物,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后除继续合理使用抗生素外,还应观察切口及全身情况,对术后晚期发热或伤口有红肿、渗出者应警惕感染的发生。

3.2.5 疼痛的观察与处理术后24 h患者疼痛较剧,我院采用硬外麻导管接镇痛泵镇痛,效果较好,3 d后疼痛减轻,可拔除镇痛泵。

3.2.6 功能锻炼交锁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优点除了能较好地使骨折复位外,其坚强内固定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早期的功能锻炼不仅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还可减少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尽早恢愎患肢功能。锁骨骨折患者术毕2 d后,开始耸肩活动,无痛或疼痛减轻后开始不负重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使肩关节内外旋转,练习肩关节的外展、上举、后伸、前屈、环转动作;股骨骨折患者术后2~3 d,可开始被动功能锻炼,5~7 d开始主动肌肉收缩锻炼,逐渐加强,可鼓励患者做术肢直腿抬高及膝关节屈伸运动,根据固定骨折类型,3~6周离床扶拐练习负重及行走。

3.2.7 饮食护理骨折的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食品。每日除正常饮食外,可增加牛奶、鸡蛋、豆制类、骨头汤等,以补充各种所需营养物质,促进损伤的修复、骨折愈合、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引起便秘、腹胀,应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品,如芹菜、香蕉、豆芽、韭菜等,促进肠蠕动,多饮蜂蜜水,以润肠通便,利于大便排出。

3.2.8 康复指导采用交锁钉内固定手术,应指导患者定期随诊做必要的检查,积极治疗,告知患者一般术后1、3、6个月、1年均需复查X线片,追踪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告知患者避疲劳行走或重体力劳动,否则有发生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的可能,从而导致手术失败。

4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交锁钉已成为现代医疗技术中新的内固定物。与传统的内固定手术相比,该术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固定牢靠且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因此,坚强的内固定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若忽视锁骨、股骨所承受负荷对内固定的影响,也可导致手术失败。笔者通过对本组患者的护理观察,体会到锁骨、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仅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还应根据患者骨折情况,按医嘱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并注意功能锻炼的循序渐进和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1]贺爱兰,张明学.骨科护理分册[J].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3.

[2]田拥军,苗京亚.骨科住院患者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87-289.

(收稿日期:2008-11-26)

猜你喜欢
锁骨股骨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锁骨滋养孔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