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课堂上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2009-06-18 03:45张秋杰
成才之路 2009年23期
关键词:内战思维能力历史

张秋杰

对于每位从事一线教学的历史教师而言,课堂提问是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常见教学行为。因而,问题教学法也就成为了大多数历史教师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但长期以来,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效能认识不够,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那么,历史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怎么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提问的效能要深入挖掘领会

1.集中精力,定向思维

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某个问题(或课题、专题、概念)上,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完成学习目标

通过科学的设问,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及时反馈,便于检查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认识水平,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疑点,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把握住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顺利达到课堂教学目标。

4.师生之间交流沟通

师生的问答过程,沟通了感情。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形成民主合作的教学风气,还可促使师生之间教学相长。

5.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对学生提出了“四面十点能力”的要求。四面指,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语言表达;十点能力分别为:记忆、阅读理解、运用信息、归纳、比较、概括、分析、评价、史论结合、语言表达等。教师科学地运用提问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这些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二、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充分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横揽中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把矛盾、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才能启迪思维,最终使他们养成爱思、勤思、会思的习惯。

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提问。

1.基础知识性的问题

(1)发问要直截了当、浅显明白。如“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

(2)求异设问。变中求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如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类问题,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若一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个问题。学生感到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了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又起到了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作用。

(3)分门别类归纳。让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分门别类一一说明,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其纵横交叉,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

2.发散思维能力的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设计这类问题时。要求教师关注史学界的研究动态,了解各种观点,以保证问题设计的质量以及思路点拨的恰当、到位。

(1)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的本质。例如,“面对民族危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采取了什么行动?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后来又如何处理的?对中国的时局有什么影响?”这样提问,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质就一层层理清,有助于对重点问题的掌握。

(2)逆向思维。从问题的反面发问,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例如,讲完戊戌变法后。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光绪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戊戌变法能不能成功?”通过设问,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

(3)从对比中得出差别。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西安事变与皖南事变有何异同?”“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有何异同?”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要确定好对比项,才能理清脉络,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4)改变提问角度。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问,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在讲“重庆谈判背景”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这一难点,我补充了蒋介石与毛泽东来往的三封电文,并提问:“从电文中可看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其真实用意何在?毛泽东为什么要接受邀请?假如毛泽东去重庆,蒋介石可能会怎样?假如毛泽东不去重庆,蒋介石又可能怎样?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既真正理解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又展示了自己的观点。自信心大增。

(5)鼓励学生自己设置疑问。让学生学会质疑,并探索解疑的方法,是进行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目标不仅是预设的。更是在人性化的课堂中生成的。为此,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师生多元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三、提问的原则要准确把握

1.提问的内容应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热点

2.教师提出的问题切忌平、淡、浅、直

要具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与争鸣,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辨、迁移、整合,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提问应体现创新性

4.要适合于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

5.提问类型要灵活多样

按认知水平可分为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和评价水平等六个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按提问技巧可分为诱导式、疏导式、阶梯式、对比式等四种类型。

总之,课堂提问是进行历史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有反复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巧妙设计,灵活创新,不断地改进,才会令其在历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内战思维能力历史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新历史
美国内战的国际法实践及其启示
马克思论美国内战
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整军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