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先行复苏?!

2009-06-18 03:19赵晋平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力度政策

赵晋平

中国经济下一步走势如何?危机尚未见底,并不排除后续第二波、第三波的危机“余震”;不确定因素还很多,最迟要到2010年后世界经济才能逐渐走出衰退阴影。

但我国经济将先于美国复苏,今年第三季度后经济将有明显回升。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国家出台进一步经济刺激计划的可能性很大,有两大方面尚有可为:其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推出减税等具体措施,并扩大财政支出;其二是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向纵深发展。

今年1月份贷款数量开始猛增,资本市场亦出现短期反弹。一些观点猜测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信贷规模的猛增,集中说明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取得了明显效果。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带来严重的信贷萎缩,金融机构陷入困境,造成金融系统性紧缩,企业难以得到信贷资金,实体经济发展因而“缺血”。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出现了新的态势,据我本人分析:今年以来,美国银行、花旗银行、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困境,虽然因相关政府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并未倒闭,但也应引起警惕。大型金融机构亏损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扭转,信贷紧缩的状况就得不到根本改善;实体经济会因失血而加剧衰退。对实体经济而言,企业倒闭,反过来又可能造成金融机构的呆账坏账进一步增加。二者交替拖累,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整体看,我们的经济形势还处于一个大的谷底。现在取得的一些成绩,不足以说明整体经济已经回暖,事实上外部环境还相当严峻。如果期望今年经济回暖,我们需要保持并加大政策力度。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下一步态势我认为:总的来说,在2009年金融危机尚未见底。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的经济增速仅为0.5%,整体处于停滞状态;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生产总值将平均下降2%左右,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我个人的预测是主要发达经济体至少要到2010年可能才会有所恢复,2011年开始出现明显恢复。在这种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尤其是当前主要市场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我国外部需求面临的问题将更加严峻。

我预计今年年内中国经济将会有明显回升:上半年由于外部需求影响,及一系列刺激政策的滞后性,效果未必明显;下半年随着政策催生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明确释放,至少到四季度会有明显回升。

而对今年的经济增速我分析:中国政府明确要保8%。同时,8%也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数字”,毕竟经济增长目标属于预期和预测性的指标,完全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轨迹进行相应调整。

国家近期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规划所取得的效果在我看来,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做得比较及时,措施也比较准。结合长短期需求,涵盖了多方面措施,既包括科技研发、自主创新等长期需求,也包括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投入。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也将有助于及时提振相关产业,缓解甚至消除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对于产业内部具体行业和刺激措施的梳理,将有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

中国经济要“保增长”,我的建议是:在外需乏力的情况下,现在的政策着力点集中放在扩大内需上,这是当前应对危机的迫切需要,也事关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长远考虑。

扩大内需作为着力点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看。从需求看,具体取决于投资意愿和消费意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措施。同时,增加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民补贴,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解除其后顾之忧。此外,在稳定外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出口政策的调整。

国家出台进一步经济刺激计划的可能性,这一点我觉得是很肯定的,其他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在不断追加和扩大。就我国而言,还有两大方面尚有可为。

一方面是继续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推出减税等具体措施,并扩大政府支出;另一方面,要下力气促进信贷规模保持合理的扩大趋势,以真正解决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毕竟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这当中就包括加强政策性金融力度等。

当前保就业,特别是开辟新增就业岗位,稳定就业非常重要,就业稳定关系到民众信心,社会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从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初阶段,我国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就业的政策。我建议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大就业促进力度,需要对就业政策进行系统性完善,核心是帮助劳动者尽快找到工作。财政支出的目标之一也要尽可能围绕增加就业岗位。

同时,要继续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政策,比如对企业在困难时期招聘员工,或者明确不裁员等行为给予奖励等。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力度政策
政策
政策
加大建设推进力度 确保按时建成达效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助企政策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政策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