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婷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有的教师把它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所谓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去获得新知的一个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研读文本
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研读文本的目的是通过自己读书,了解新课内容和知识点,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做法是:第一步,导入新课,其方法是:创设情境导入,如通过逸闻趣事、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等,把学生引入求知愿望非常强烈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第二步,出示教学目标。在学生读书前,教师应按照课本的知识点出示学习目标,这些目标应涵盖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使得学有方向,不致学生大海捞针。也就是说,让学生围绕几个主要问题读书思考,以免分散精力,偏离教学目标。第三步,读议结合相互交流。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按照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自学提纲,了解本课主要内容或基本知识点去读书。读,有粗读、精读之分。粗读即始读课文,目的是了解大体的内容,建立初步印象。精读,是对重点、难点的反复品味,反复琢磨。精读又可分为通读、分节读。通读以整体推进,分节读以分节、分段或分题推进。此外,还有学生自己默读,默读是让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和自学提纲自行研读,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并和
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相互纠正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为质疑和解疑获得新知奠定基础。
二、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质疑
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找出重点、难点和疑点,相互交流信息,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使学生学会质疑解疑、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是检验学生学习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自学会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己质疑的途径有:①在预习中质疑,即初读时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或作为自己的攻关目标,或在讨论中提出,作为相互交流研究的问题;②在讨论中质疑,即同学们在讨论某个问题时相互质疑,以求得问题的答案;③在教师讲课中质疑,即听了老师的讲解,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哪些地方没有说服力;④在练习中质疑,即让学生在练习中碰钉子,对解题思路甚至答案质疑。
学生自己质疑,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学生提不出问题,有待教师引导学生向深度、广度思考。通常的方法是:抛砖引玉,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与质疑。比如抓住关键性的话或者关键性结论追问“为什么”,进而引发学生质疑。在执教“我知我家”一课时,我在出示了教学目标和自学提纲后,便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自学课文,学生读过书之后,似乎了解了家庭的含义,但提不出问题来,对“家”概念的理解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在图片后面出示的几个答案中徘徊,下不了定论。这时我就让学生研读第二幅图的解说,问学生为什么男子见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才说自己有家了?这么一问学生便恍然大悟。为了使学生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家我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在城里居住的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长得十分漂亮而已到了要嫁人的年龄的女儿,因害怕女儿遭到日本人的糟蹋,就把女儿寄宿在乡下一个朋友的家里,尽管这位乡下的朋友对那对夫妇的女儿非常好,还经常对女孩说:到了这里你不要见外,要把这里当成你自己的家,但时间一长,女孩还是常常提出想回家看看。”那么请想想她在这里有吃有住难道不是她的家吗?这一提问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又继续追问:你们对“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三、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相互交流
学生自己求索的目的在于抓重点、明思路、排难点、求答案、澄疑点、解迷惑,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己求索,决不是学生单个苦思冥想的过程,而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过程,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自主学习应该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小组的讨论,有全班的交流,有师生的切磋,有学生之间的相互纠正,有正反方的辩论,有教师的适时点拨,有学生或老师的小结。总之,自主学习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但自主学习并非一个孤立的机械式的教学模式,而是一个相互交流、适时变动的实事求是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引导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总是起着疏导和点拨的作用。“自主”决不是教师撒手不管,相反,教师的任务更重,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面对纷繁的社会现实,面对学生获得的众多的信息,教师如何导、如何问是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在疏导或点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更多的信息与理论贮备和教法上的深入研究,而且要坚持教学相长,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本领。
自主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论课型怎样变化,都不能忘记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其认识活动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进行的,别人无法代替。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认识的容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应试教育中的机械记忆的共同特点就是单向的信息传送,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疑没有得到交流,心中的疑团没有解开,思想也没有得到升华。而自主学习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了,不再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