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beth Zhang
图受访者提供
这个男人,很特别。这是和“清水同盟”主席高中接触后的第一感觉。在不到3小时的采访接触中,除了他远比常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从事过的多到令人咂舌的26个职业种类。迅捷的反应、灵敏的口才、跳跃的思维让人印象深刻外。单纯从女人角度看,高中几乎具备了一个魅力男人的所有特质:帅气、幽默、风度翩翩、口若悬河……
和他交谈,是个颇为愉悦的事情。无论聊及什么,他总是一副不疾不徐、轻描淡写的淡定语气,却于不经意间一次又一次震撼刷新着听众的视野和认识。即便是做公益,他仍然云也淡风也轻,不像有些人背负了太多或神圣或沉重的使命。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缘起,生发,落定。
第一次见面,是在清水同盟主办的生态卫生主题论坛的午餐时间。“我能坐下来一块吃饭吗?”耳际传来一句发音标准、嗓音温厚的男声。抬头,眼前一位身着中式外套和白衬衣的儒雅男士笑意盈盈。旁人介绍,君乃清水同盟主席高中。
坐下来寒暄两句,陌生感很快消弭。高中身上有一股魔力,他可以貌似认真却实则幽默地化解彼此距离,偶尔的真诚热情会令到你脸热心跳却享受不已。而他永远一副自在且自然的状态神情。曾有媒体评论说:“认识高中,等于一口气人认识了十几个人。他令人眼花缭乱的经历和几匹骏马也追不上的思维,实在让人倾心。”
初会这不同寻常的采访对象,我的不适应无可回避,却勾起心底更大兴趣,这样的男人会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
非一般人生
高中是地道北京人。
姓高的,生在中国,起名高中,与初中之后升大学前的中国学制名称雷同。名字是父亲起的,上口易记。高中小学时就读于著名的西单实验二小,和刘少奇的女儿刘平平、薄一波的儿子薄熙来同班。学校当时是各国元首参观的指定场所,小学时高中有幸被选中代表中国少年儿童给到访外宾献花。也就是在那时,高中第一次见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摸着他脑袋亲切询问名字,仅一次就记住了这个翩翩少年。后来每次见面,总理都能直呼其名。再后来相隔8年,好记性的总理仍然记得这个清秀的小伙子,“他叫高中,是我的老朋友”。
如果不是十年文革,按照逻辑推理和正常发展,高中的人生应该是顺理成章、年少得意的。顺境固然可贵,但其实逆境同样难得。
十年里,高中做过不少工作:在燕山石化总厂位于房山的建筑工地上,先当风枪手,打眼放炮:后做瓦匠,砌砖垒墙;再当炊事员,烧菜做饭。前后境遇对比,不啻天上人间。但生性乐观、适应力强的高中迅速调整自己,融入那场轰轰烈烈的红色生活大潮。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种,他都尽自己努力做到最好表现。事实证明,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帮助他顺利度过不寻常的艰难岁月,直到他穿上军装,再次改变人生轨迹。
参军后,高中从北京来到了陌生的“天府之国”四川,在雨城雅安一待就是五年。条件艰苦自不必说,但雨城的青山绿水和部队的严谨作风让年轻的高中仿佛经受洗礼一般,对人生有了新的阶段认识。从警卫战士到猪圈饲养员,从农场会计到机关参谋,五年的军旅生涯直到今天依然被高中津津乐道。在他看来,那样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不可复制,弥足珍贵。离开部队,高中回到北京进入海关,在机场做上了海关官员,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
无数青年人的命运因为那次极具深远意义的考试而改变,才华过人的高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北京市文科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进入北京外贸学院(今对外经贸大学)。33岁大学毕业时,高中被时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的荣毅仁点名聘入。在国内做了四年外资引进工作后,高中被派留学欧洲,在德国学习后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继续攻读MBA,开始了真正的国际商人生涯。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堪称上流社会的培养地,就读学生不是通用总裁的公子就是北欧航空公司总经理的后代。学费更是高昂惊人,一年学费在当时就已达到60万元人民币。这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对任何一户普通家庭来说都无疑是天文数字。高中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先期支付了学费的1/10,之后他利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得到的一个实习岗位所得全部收入总算将剩下的绝大部分学费缴清。
然而最困难的并非学费压力,而是平日的功课。17门课,班上前1/6算优秀,后1/6算不及格,只要有两门不及格即被淘汰。甚至上课发言积极与否、发言质量高低都可计入成绩。据说,每隔几年就有学生不堪重负选择退学或其它方式放弃。高中坦言,那时每天几乎都处于危机处理状态,少有放松闲暇。当时高中太太在德国学习,分居两地,难得一聚。有一次太太放假,过境前来看望他。几个月过去,忙碌的高中每天最多仅能跟太太说上两句话而已。虽然紧张艰苦,但高负荷的运转和磨练对人的潜质发掘和发挥却是大有裨益。
在这个上流人物的培训基地,高中演讲方面的才华得到充分确认。他曾以鸦片战争之史实和论据驳斥企图美化掠夺行径者于哑口无声,让全场陷入一片沉思。付出总有回报,勤奋的高中学习成绩始终保持班级前列,国际经营专业甚至拿到了第一名。
1989年毕业时,高中面临的选择很多。世界银行从全校毕业生中只挑中他一人去任高级职务,但却因美国使馆签证不畅而受阻。德国西门子公司挑选他到日本去带领80个人销售机构的新公司打开局面,大众公司考虑让他去当中国区副总经理……最终他选择了英国石油公司(当时世界5DO强排名第9)。去上班那天,恰好赶上英国工人“野猫罢工”(未经工会同意的罢工),伦敦交通陷于瘫痪,高中金领职业生涯的大幕就在这样的场景下开启了。高中将之定义为“一件有趣的事情”。
四年后,他升任英国国家电力公司中国总经理。高中引以为傲的不是愈加国际化的背景资历和令人称羡的职务升迁,而是在那期间,他为中国项目直接或间接引进的外资当以十几亿美元计算。
水世界CEO
人生际遇如此奇妙,曾经的一件不经意小事就可能转化为一个大拐点。离开商界专职做环保并非一开始就计划好的,高中揶揄自己多少有点“被逼”的意味,就“为了一句承诺”。
时任英国电力公司中国总经理的高中,在电力项目的竞争中,发现有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本以为这个对手是某个大银行或者大财团,后来才知道是一家所谓的“自来水”公司——法国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对手后来竟成了他的新东家,自己则再次变身转型,出任苏伊士水务集团的首席代表。正是这段职业经历,成就了高中水世界CEO的新名号。
苏伊士水务累计在中国投资参与了100多个水厂建设。担任这样一家水务公司的中国“分舵主”,与水打交道自然是家常便饭。高中频繁出席各种国际水会议,研究各种因不洁净水引起的疾病防治。善学的高中开始了与水的深度“接触”。
2004年时,高中身兼联合国的水务督察专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第二年3月22号的世界水日,应该搞点与水相关的主题活动。高中建议举办一个“人与水”的摄影展览,直观、真实地表现水
之美、人水情,同时也要反映水的警示:“水少了,水脏了”以引起政府及公众的关注和重视。建议得到认可,“2005年3月22号‘世界水日在中国举办摄影展览”一事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在着手推进项目之后,高中才发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联合国所拨的专款,已被政府划作预算不能使用。近一年的时间里,高中碰了无数钉子,郁闷的时候甚至有些“万念俱灰”。“读书人把自己的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个事情是我承诺要做的,却迟迟做不好,就有一点想走极端以谢天下的感觉。”时间一天天逼近,钱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高中在四处筹款奔走呼号之时,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倾家荡产搞起了环保。
在为活动准备的过程中,高中第—次认识到了中国水污染情况的严峻、严重。尽管此前他多年游走世界各地,对各地缺水的情况有所了解,但是中国的水环境现状依旧让见多识广的他震撼。
“中国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1,9亿人喝的水里面有害物质超标,6000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万人饮用苦碱水,血吸虫病流行区有110万人饮水不安全,西部还有很多地区的人没有饮用水,他们只能够望天靠天积蓄雨水过活……”
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高中还看到了更多的鲜活案例。
2004年,沱江水污染。一段时期内,沿江居民的生活只能指望着日日送水的消防车。在长长的接水队伍中,—个只有一条腿和一条胳膊的残疾人引起了高中的注意。他拄着拐杖,提着桶,默默前移。接满一桶水后,他又扭曲着身子艰难前往家的方向。看到那—幕,高中流泪了。
农村的情况则更让高中揪心。为了深入了解原始资料,高中跟朋友相约去到陕西某地的一个小山村。
出发之前,他们每人打了多种防疫针。可是下到村子里,现实却容不得他们讲究太多。
“桌上放着看上去就很脏的三个杯子,客人来了先喝三杯,然后一圈的人轮着喝,全用那三个杯子!但是没办法,为了掌握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境况,我必须放弃洁癖。”
那个高原上的小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自然环境恶劣,可饮用水中含氟值均偏高。不少人的腿呈“X”型。打井要花几十万,但这么少的人家分摊下来造价太高,比从外面买水都贵,根本划不来。买水的话,因为山高路况差,运输很不方便。为了生存,人们只能无奈选择饮用这种高氟水——尽管由此带来的疾患让一些人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
目睹了种种严酷现状之后,高中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促进国民饮水健康,投身水的保护,逐渐成为他内心最强烈的声音。
成功运作举办了第一届“人与水”摄影大赛后,高中成立了关注保护水源的环保组织——“清水同盟”。
成立的那天,到场的有15个部长级官员,10个国家的外交使节,还有部分联合国驻华机构代表。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会上发言,开头的第一句就是:“高中,我的好兄弟!”于是,后来便有人以为高强部长有个弟弟,叫高中。
而当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对此成立活动进行了报道。于是,又有人揣测高中是不是跟政府高层有什么关系,不然哪来这么大的面子?
事实却是,高中和高强部长“素昧平生,素不相识”。关心国人饮水健康是二人的最大共同之处。“以水会友”的高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家能够走到一起,没有权势和金钱的任何因素,都是源于对环保事业的支持。”
因为水保护公益事业,高中交了很多朋友。
中央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何晶、水均益,受邀出任“清水同盟”形象大使。之所以选定二人,原因在于他们名字里有“玄机”。在高中眼里,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就像两位主持人的名字:“水均益”——让城市和农村、富裕和落后地方的人民都能够享用到洁净的水资源:“何晶”——中国的水资源何时才能晶莹清洁?而俩主持人也乐于这样的名字关联,爽快地接受邀请,为“清水同盟”的事业奔走呼告,而且没有所谓“代言费”。
高中与著名词作家乔羽的不解之缘也因水而结。在为“清水同盟”写清水宣言的时候,80多岁的乔羽跟高中一起查资料,字斟句酌,最后确定十字箴言:“珍惜水资源,让她更清涟。”
乔老在接受某媒体采访的时候说道:“毛主席当年就讲过要治理淮河。古往今来中国多少舍粥散财的慈善家,高中为水抛弃物质利益,此为大慈善家之举!民以水富,国以水强。”
而“清水同盟”的标志——形状如龙的篆字“水”则是出自奥运福娃的设计者,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之手。据称性情中人韩美林,“无谓之人即使花巨资也是难请的”,何况当时他还身患腱鞘炎。可是在听完高中关于水危机的一番论述后,韩老师苦心构思,用三个月时间设计出了这个标志,送给“清水同盟”。
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持人,满头银发的陈铎先生,在清水同盟成立仪式上深情吟诗一首。全诗只有三个字:“水,水!水!!……”,充满感情的简单三字,把对水的爱惜、水被污染的气愤和痛心、拯救水资源的迫切之情,淋漓尽致表达了出来,听得全场观众掌声雷动。
“这才是真朋友。”高中说,搞水环保需要“浩浩荡荡和千千万万”,这也正是让他觉得最幸福骄傲的事情。
快乐的价值
今年1月,著名地产企业万通公司物色公益基金会CEO人才,高中欣然受聘。采访的时候,高中正与同行的中央电视台记者一起在成都做短暂休整,接下来他们将重走灾区拍一部纪录短片。
从5月17日开始,高中就一直往返于北京与四川地震灾区之间,将万通筹集的大量水、食物、帐篷等急需物资送到灾民手里。
说起几次深入地震灾区赈灾救援的经历,高中又激动起来,眸子亮亮的。
“帮助灾民安置时,我遇到个老头,一辈子没出过村子。突然大地震,一路搭车或有人背着,逃难般走到成都。像这样的人还有好多,因为地震突然走到一起。几百个灾民中17个是党员,于是成立了一个党支部。我们把水送到他们手上后,大家说要照相,我问喊‘茄子还是喊什么,这个老头说,就减‘共产党万岁,于是大家同声高呼。你说万通这水送得值不值?”高中适时地幽上一默。
在阿坝州,高中一行先到孤儿院了解情况。孤儿院是地震前就有的,房子破坏比较严重。砖混结构,内墙都倒塌了,外墙都是大裂缝。里面住的基本都是藏族孩子,5岁到13岁。万通(成都公司)出资出技术将孤儿院加固修缮。在阿坝州政府协助安排下,部分孤儿还被接到北京过了一个夏天。
7月4日,第一次坐火车来到北京的46名孤儿,参加基金会举办的“走向未来”夏令营开营仪式。此后,在高中悉心组织下,孩子们每天的活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首先是全面体检:跟着在志愿者陪伴下参观北京动物园,刚看了电影《功夫熊猫》的孩子们在真熊猫面前大呼“阿宝”;在史家胡同科技城,与北京小学生亲切联谊;看天安门升旗,参观自然博物馆,游览天坛……翻看当时和孩子们的合影,高中兴致依旧不减。
“咱们这代人受过很理想的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我想得最多的是四个字:有用的人。”高中的语速渐渐慢下来,“到我们这个岁数,我觉得,第一,做一个有用的人。第二,人这一生太短暂,但是当你做一件好事,你使一条污浊的河水变成清泉,使一个无助的人得到救助,使好多人的心灵聚在一起,这种愉悦将是非常长远的,会留下来的。这世界上能留下来的好多东西是哲学的、道德的,比任何金银财宝都要长远。所以,我们要创造快乐的生活,这个快乐又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不过,高中也清醒地意识到,做公益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事情,因此他也在积极地为“清水同盟”筹募基金。他未来的目标是成立一个专门用于水资源保护,促进国民饮水健康的“清水基金”。
“有了基金之后,可以好好运作,让它保值增值,为更多的人服务。而运作基金,我是擅长的。”那一刻,他的眼神比水更清澈。
《慈善》必问
1、如何定义自己,最喜欢外界给自己的一个称谓是什么?
水先生。
2、在世的人中最钦佩谁?为什么?
乔羽,资深、飘逸,著作等身却不足万字。
3、做过最有爱心的事情是什么?
公共汽车上与身怀利器的歹徒搏斗,救了两个女孩子。
4、自认为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是什么?
清水同盟,清水宣言。
5、更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舞蹈。
6、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一世英名。
7、如何理解“慈善”二字?你眼里的慈善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舍粥为小慈,环保乃大慈大悲。
8、慈善是否就是成功人士的事?
万众之事。
9、个人座右铭是什么?
巨匠在限制中成长。
高中自嘲
高中,其貌不洋,其人留洋。才高不到三斗,学富不过两车。
因其名,演讲前常自道歉起:“文化水平不高,请多多关照。”
粗通三四国语言,游遍五大洲四大洋;自诩人生百年,自要多方体验。
人生经历丰富,亦工亦农亦兵亦商,名牌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水协中国顾问:
联合国水务督察专家。商海上,曾任世界百强企业中国掌门。闲暇时,提笔为报章杂志撰写专栏。读书不求甚解,为我所用。性情开朗,博学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