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卫玲 谢 莉
摘要:赣南采茶戏是客家人的文化产物,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世界、性格特征,展现了赣南客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是客家人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师教育,应大力弘扬和传承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把采茶文化、客家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艺术价值高师传承
中图分类号: J7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1-0081-01
赣州地区位于江西南部,故称“赣南”,是客家人的摇篮。自古以来,赣南盛产名茶,广大茶区和乡村在喜庆节日向来都有载歌载舞的采茶戏表演。明代中晚期,在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茶区,由采茶歌、采茶灯发展成为采茶戏,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赣南采茶歌舞艺术,是客家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赣南采茶歌舞最初是表现姐妹二人上山采茶,口唱“十二月采茶歌”,手提茶篮载歌载舞,取名曰《姐妹摘茶》,后经艺人加工润色,逐步形成了开茶园、炒茶、送茶下山、卖茶等情节。由于深受人们喜爱,渐渐得在传统节日和民间各种活动中大显身手,并大量融汇了当地多种多样的民间歌舞艺术。舞蹈方言以客家方言为基础,生活语言丰富,妙趣横生,气氛轻松活泼,风趣幽默,内容丰富,题材上多以当地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常见的具体事物为表现对象,它以其质朴的舞台艺术演绎着客家人的生产与生活、劳动和爱情,大批反映乡村劳动生活、爱情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剧目,是赣南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幽默诙谐,轻松的喜剧风格。
解放后,赣南采茶戏经历了繁荣昌盛的发展历程,其中的矮子歩、扇子舞蹈语汇已经成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影片的节目;根据“长歌”谱写的《送郎当红军》已唱遍了全国;《斑鸠调》已成为江西代表性音调。时至今日,经过艺术家的不断创新,赣南采茶戏有了历史性的飞跃,《怎么也谈不拢》、《茶童戏主》先后搬上银幕;《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母亲的爱》、《围屋女人》等剧目陆续晋京上演并获奖;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旋律就是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长歌》旋律,这再次为赣南采茶戏增添了光彩,这一切都说明赣南采茶戏的艺术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赣南采茶戏一度萧条,编创人员和演员极其匮乏。如不加大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承,它将面临衰败,甚至失传。那将是当代客家人有愧祖先的一大憾事。如今,赣南采茶戏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榜上有名,成为“国粹”的赣南采茶戏,再次为国人瞩目。赣南如火如荼地掀起一股采茶风,各地正风风火火地开展采茶活动,赣州南河路电影公司改造成了采茶小剧院,剧院中经常上演传统采茶戏剧目,让热爱采茶戏的人们在这里可以一饱眼福。每天清晨,在赣州公园、南门广场、城区的街头巷尾众多老年人在跳采茶舞健身操。采茶戏也走进了中小学和幼儿园,赣州二中、厚德路小学把采茶戏音乐列入音乐教学内容,每周组织一次学生观看采茶戏优秀传统剧目。目的是在全市少年儿童中普及赣南采茶艺术,培养赣南采茶后备人才,不断促进少儿音乐舞蹈事业的发展。
文化传承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社会通过教育将前人所积累的生产和生活经验、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等有计划的传递给下一代,正是由于教育活动,人类的文化才能够一代一代地承接下去而不至中断。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师教育,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主体力量,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时下大力弘扬赣南采茶戏,发展赣南客家文化艺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在高师教育中传承赣南采茶戏是正是时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在高师教育中传承赣南采茶戏的精髓,让采茶戏后继有人。把采茶文化客家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和荣辱观的建设中。通过传承赣南采茶戏,让当代大学生了解赣南客家的社会历史、风土人情、客家人的兴盛与变迁,进而继承客家人的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创业、理想信念的优良传统,提供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理想,让学生在感受采茶戏的魅力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高师教育中传承赣南采茶艺术,可以邀请老一辈的采茶戏专家及老师编写一套适合高师教育的教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包括采茶舞教材和采茶曲牌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在各个系部不同专业不同程度地开设采茶戏课程,那么我们客家文化宝藏之一赣南采茶戏就可以更快更永恒地传承下去。例如:音乐专业学生可以开设采茶舞蹈课程和采茶曲牌课程,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采茶综合课程,各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地了解采茶,掌握采茶,运用采茶。通过学习赣南采茶戏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赋予采茶崭新的内涵。
如赣南教育学院基础教育部组织学生学习了跳采茶操和唱采茶曲牌,并在校运会上进行了采茶操比赛,让运动会更添光彩。在学期末时以班级为单位还举行了采茶歌比赛,使整个校园充满了采茶戏的氛围,学生们通过学习采茶戏,校园活跃了,学生的思想行为得到了转变,不良风气在慢慢减少,性格活跃开朗起来了,学习风气大有转变,态度端正起来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园里唱起了采茶歌,跳起来采茶舞,其乐融融,彰显出和谐气氛。这一切都说明在高师教育中传承赣南采茶戏是很有必要的。
在高师教育中传承赣南采茶戏,应注重“学”、“乐”并重,“传”、“创”并举,“根”、“枝”并茂。在传承赣南采茶系的过程在以高师学生为对象,对赣南采茶戏做承前启后的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寓教于乐,贴近德育、智育、美育融汇于其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高师教育中传承赣南采茶戏,为我们赣南采茶戏遍布天下打下基础,是弘扬赣南客家文化艺术,传承“国粹”的一条途径。在高师教育中传承赣南采茶戏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赣南采茶戏剧作艺术概论》、《赣州地区戏曲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赣南采茶戏与校园》、《赣南采茶戏:客家一枝花》等。
作者简介:温卫玲(1974-),女,江西石城人,赣南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本科,主要从事音乐舞蹈教学与研究。
谢莉(1975-),女,江西赣州人,赣南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本科,主要从事音乐舞蹈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