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外籍人士休闲行为研究

2009-06-16 08:11郑怡清朱立新
旅游科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外籍人士上海

郑怡清 朱立新

中图分类号F 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09)-02-0044-06

摘 要:本文从区域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影响的角度,对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的休闲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揭示出在沪外籍人士休闲行为的现状及特征,以期对政府、外籍人士及跨国企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在沪外籍人士;休闲行为

一、研究目的、对象、方法

截至2006年底,有来自全球160余个国家的约16万外籍人(获半年以上居留许可者)在上海居住,占上海总人口的0.89%[1]。但就目前在沪外籍人口比例而言,还远没达到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15%的水平[2]。研究表明,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上海的社会文化环境,很大一部分外派人员提前回国,这不仅对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压力[3],对塑造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也带来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在沪外籍人士的休闲行为,总结其休闲行为的特点,希望对消除或减弱区域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有所帮助。

本文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在沪外籍人士的休闲行为进行调查。由于在沪居住的外籍人士中,日本人、韩国人和美国人数量最多(占到了总数的53%);并且从居前10位的国家看,欧美六国和日本、韩国都包括在内[1],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在上海定居或有长期居住打算的欧美、东亚及南亚地区的外籍人士。对欧洲、美洲人士调查时采用英语和西班牙语问卷,日、韩人士采用日语和韩语问卷,其他的外籍人士都采用英语问卷。

二、样本概况

本调查时间为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在上海各外资企业(250份)、高校留学生部(200份)、外籍社区(200份)、繁华街市(250份)等地发放,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739份,回收率82%;其中有效问卷725份:各外资企业205份,高校留学生部178份,外籍社区163份,繁华街市179份,总有效率80.56%(见表1)。

三、在沪外籍人士休闲行为现状分析

1.在沪外籍人士工作日休闲行为的空间分布特点

外籍人士休闲行为的空间分布特点(见图1):(1) 中心化:休闲场所主要集中在交通、娱乐、购物、餐饮等功能种类丰富的市中心地段。例如,浦东地区(20.02%):向来以清新空气、宽敞道路和便捷交通为优势的浦东,自2000年以来,引入大批如联洋、碧云和世纪雅苑等涉外社区及正大广场、大拇指广场等休闲场所,成为浦东发展休闲经济的重要基础;又如静安区(15.87%):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数量众多的甲级商务楼宇以及中国特色街。但此次调查备选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被试者认为静安区路面不宽、上下班高峰时段堵车严重、人流量过大,影响休闲的心情。(2) 特色化:偏爱现代化程度较高、设施较新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区进行休闲。如卢湾区(18.48%)和徐汇区(12.56%)。卢湾区不少地段都很有“老上海”的味道,休闲在其中,可以享受置身当地社区的无穷乐趣;徐汇区的休闲主要集中在徐家汇地区,且以购物为主,逗留时间较短。(3) 地块化: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外籍人士相对集中在某些空间休闲。如外籍人士在长宁区的休闲主要集中在中山公园、古北地区附近。其中,古北地区是1986年上海政府为了给虹桥经济开发区配套而规划的,历史久但体量小,主要吸引东南亚一带的外籍人士来此休闲,休闲客源有限。此外,韩国人因较多集中居住在闵行区,因此闵行的龙柏地区,如青山路、紫藤路、虹松路、金汇路等都成为韩国人的主要休闲区域。

图1 在沪外籍人士工作日休闲行为的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笔者问卷调研统计而成,以下图表同

2.工作日休闲偏好

在沪外籍人士在工作日最喜欢“在家休闲”(占68.85%),这与上海市民把“逛街购物”作为工作日首选休闲活动不同[4],工作一天的外籍人士,更愿意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听音乐等。其次是“运动健身”(占57.99%),体现出外籍人士喜欢运动、重视健康,另外在健身房内也较易认识新朋友。“逛街购物”占47.83%:他们认为这不但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而且还能与当地人接触,加快融入上海文化。“KTV、泡吧、跳舞等”占29.71%:相比于职场的严谨,外籍人士认为这里的气氛更加轻松,是认识新朋、分享信息和朋友聚会的好地方。“看电影、展览等”占21.74%。“参加学习班”占

17.39%:学习班主要有中文、中国传统艺术(书法、手工等)、中国传统健身运动(太极拳、武术等)、中国烹饪、针灸推拿等。“其他”占2.7%:经部分访谈后得知,这部分活动包含宗教活动、按摩等。

图2 在沪外籍人士工作日的休闲偏好

3.双休日休闲偏好

外籍人士双休日休闲活动首选“逛街购物”,占56.52%。选择“周边地区观光”的占47.83%,主要是由于江浙地区人文、山水资源俱佳,且与上海之间交通便利,因此成为外籍人士双休日旅游的主要去处,重游率也较高。“在家休闲”占38.09%,但休闲内容与工作日不尽相同,如邀请朋友或者赴朋友家进行“Home Party”等。“KTV、泡吧、跳舞等”占30.62%。“登山、远足等户外运动”,占21.74%,体现了外籍人士富有冒险精神,偏好自然风光。“看电影、展览等”占20.76%,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有些外籍人士选择在双休日看传统中国戏剧,但他们反映戏院没有英文字幕,影响再次观看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有4.35%的外籍人士乐于参加中国的志愿者活动,他们中不少人已经报名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志愿服务。

图3 在沪外籍人士双休日的休闲行为

4.职务与户外休闲频率

在沪外籍人士的职务与周户外休闲频率关系分析(见表2):主席、首席执行官与学生的休闲频率较低,40.62%的主席、首席执行官和32.67%的学生每周休闲活动少于3次,前者由于工作忙碌,每周户外休闲频率低,但每次的休闲时间较长,如参加高尔夫球或者出海钓鱼等需半天或一整天的高端户外休闲活动;后者休闲频度低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上海以学习中文为主,学期短、难度高、学费贵、物价高,因而不少外籍学生还要做兼职,没有时间。选择每周3~5次的人群中,部门主管最多,达43.12%:可能是由于该群体休闲活动的自主性较大。选择6~7次的人群中,一般职员最多,达31.47%:他们初涉中国职场,尚处起步阶段、业余时间充裕。“其他”中主要包含老师、医生、律师和使领馆人员等身份人士,他们中选择6~7次和7次以上的占到了67.4%,可见该类人群休闲时间充裕。

5.收入与休闲支出

由图4可知:大部分外籍人士的休闲支出控制在月收入的50%以内。访谈得知:由于家人、朋友不在身边,他们较缺乏安全感,而且在上海不能享受到本国的福利保障,因此每月需要留存一部分钱作为意外保障基金。同时在上海的生活成本(如住房和学习)也相对较高。

图4 在沪外籍人士收入与休闲支出比例图

6.休闲信息来源

由于同语言的朋友可以满足他们文化认同的需求,所以在沪外籍人士在选择休闲活动时,朋友的推荐成为第一来源(31.71%)。第二是报刊和杂志(26.83%)。报刊和杂志等平面媒体的信息分类清晰,阅览方便,而且许多外籍人士的上班地点或者住宅小区都有免费外语类报刊、杂志供应,如Thats Shanghai、Shanghai Star等,因此他们可以根据喜好迅速掌握信息。第三是网络(24.39%)。第四是电视、广播(12.2%)。但外籍人士反映,上海的外语类新闻、休闲节目种类偏少,他们都在家安装了本国卫星电视,这大大降低了上海本地电视广播对他们的影响。第五是电子邮件(3.11%)。该方式深受环保人士的喜爱,但由于垃圾邮件的干扰,此类来源的信息到达目标客户的数量稀少。第六是广告宣传单页(1.76%)。主要包括大卖场的DM、住宅邮箱内的各类广告等,但这些对于外籍人士的休闲活动影响甚微。

7.休闲目的与性别、职务的关系

休闲目的与性别、职务关系的分析(见表3):外籍男性以“身体放松”为主(41.2%),而女性则以“朋友沟通”为主(47.6%)。身为学生的外籍人士,休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身体放松(45.8%),其次是个人兴趣(27.7%)。此外由于在沪学习期间学期短、学费贵,有些学生还会从事兼职,因而有16.5%的学生的目的为商务交际。一般职员和部门主管这两类人群对休闲活动的自主性较大,目的以身体放松和个人兴趣为主。经理们的休闲活动更多是为了达到身体放松的目的(61.3%)。公司主席、首席执行官等主要以商务交际为主(47.2%)。

8.居住时间与休闲伙伴选择

由于外籍人士在不同的居住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支持需求,因而我们把在沪外籍人士在上海的居住期分为4个阶段:即冲突期、蜜月期、危机期、恢复和适应期。

图6 在沪外籍人士的居住时间与休闲伙伴的关系

在沪时间不足6个月的外籍人士中选择自己度过休闲时光的占42.31%,其次是与同语言朋友共度,占37.69%。由于来沪时间较短,对语言和文化都不熟悉,因此他们往往产生焦虑、无助、动摇等心理症状,较多的人愿意独自休闲或与同语言的朋友共度休闲时光,选择与中国朋友一起休闲的不足20%。故这一时期可称为“冲突期”。

居住时间达6~12个月时,他们与中国朋友共度休闲时光的比例上升至36.77%。经过前6个月的适应,同时考虑到有个中国朋友会给生活带来便利,外籍人士渐渐开始了解上海、亲近上海朋友,休闲活动增多。故可这一时期可称为“蜜月期”。

当在沪居住时间达1~3年时,39.35%的外籍人士又表现出更愿意与同语言朋友一起休闲,与第二阶段呈现鲜明反差。经访谈得知,通过1年与中国朋友的交往,他们发现中西文化间差异较大,因而在休闲伙伴的选择上还是倾向于同语言朋友。这一时期是在沪外籍人士的母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抗期,很有可能对他们在上海的生活构成危机。故可称为“危机期”。

当在沪居住时间超过3年,外籍人士中愿意同中国朋友共度休闲时光的人数又一次上升至

44.14%。主要原因是该群体居住时间已较长,大多都能听懂普通话的日常用语,并能适应上海的气候、饮食、工作和生活环境等,也已建构起中国的关系网络,该阶段体现出他们对中国文化强烈的认同和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故可称为“恢复和适应期”。

9.在沪外籍人士休闲活动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本文调查发现,在沪外籍人士的休闲活动的障碍性因素中时间因素影响最大(65.45%),交通因素其次(53.18%),环境因素居第三(46.33%)。

(1) 时间因素。由于时差和工作的关系,不少外籍人士经常加班,因此,平衡好工作和休闲对他们而言比较困难,而且很多人还要考虑在休闲上花费的时间成本。

(2) 交通因素。主管以上的外籍人士外出休闲一般使用公司配备的专车。其他外籍人士则多选择出租车。但他们都反映上海的交通规则尚存在不合理之处以及驾驶不文明现象,例如,红灯时机动车允许右拐弯,让过横道线的行人感到很不安全;部分机动车随意变道、超车、鸣喇叭等行为对其他驾车者造成骚扰和安全威胁;自行车在机动车道行驶,摩托车助动车开上人行道等。上海的交通安全状况令刚到上海的外籍人士感到无所适从,更害怕让学龄期孩子独自外出。

(3) 环境因素。外籍人士较看重休闲场所的环境,因为良好的环境是休闲放松的重要保证。他们在选择休闲场所时更愿意找一些干净、典雅的地方,而上海休闲场所的环境卫生还有待改善,比如厕所卫生、餐具清洁等问题。

(4) 经济因素。调查发现,外籍人士在上海的经济状况并不如我们想象那么高,这也限制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量。在选择休闲活动时,他们也会把价格因素考虑在内。而且某些场所有双重标准,对普通市民和外籍人士的价格不同,增加了他们外出休闲的心理压力。

(5) 学习因素。如图4和图5所示,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双休日,都有不少外籍人士参加学习班,表明外籍人士乐于学习新知识,但同时也使休闲时间缩短。

(6) 心理因素。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外籍人士对于在上海的生活还觉得不适应。

(7) 安全因素。外籍人士认为自己是外来者,属于非主流文化群体,因此会较多地考虑人身安全,自我防护意识较强,在选择是否外出休闲时会比较慎重。

(8) 其他因素。由于宗教信仰的约束,某些外籍人士不能参与特定的休闲活动;或者由于中国法律与本国不同,外籍人士不能参与一些在本国是合法的休闲娱乐活动,如博彩。

图7 在沪外籍人士休闲活动的障碍性因素

三、在沪外籍人士休闲行为研究的启示

从外籍人士的休闲行为调查中,我们得出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启示:

1.对政府的启示

(1) 休闲基础配套体系有待完善

研究发现,上海的交通系统、文化场所的解说系统、宗教场所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及政府对休闲场所的监管力度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 休闲信息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可供在沪外籍人士交流的英语网站数量有限,不少网站的信息早已失效,这对外籍人士的休闲生活带来不便。另外,上海目前只有一个国际频道、一个英语类广播节目,休闲信息来源太少。因此必须及时更新网站休闲信息并拓展休闲信息的发布渠道。

(3)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上海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休闲产业的服务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一些中心地段的休闲场所服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另外,摊贩围堵外籍人士兜售仿名牌商品、随意哄抬物价等现象也急需治理。

(4) 休闲产品设计有待丰富

在沪外籍人士反映工作日的休闲活动比较单调,可去之处较少。这也是很多上海市民遇到的问题。如何增加工作日的休闲产品、丰富其层次需要政府多引导。

2.对外籍人士的启示

(1) 休闲期望需要适度降低

研究发现,大部分外籍人士在外派前对生活的变化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会感到不适。究其原因是其休闲期望值偏高,因而来沪后心理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落差。因而外籍人士外派前适当降低他们的休闲期望将更有利他们在上海生活愉快。

(2) 休闲伙伴结构需要调整

研究发现,外籍人士在选择休闲伙伴和休闲信息来源时,都偏好同语言朋友。按照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的观点,有着相同旅居经历的人能够支持其他旅居者宣泄自己的情感,对减少压力、焦虑、无助感和疏远感较为有利,但同时这种依赖也削弱了旅居者与上海文化的接触。而事实上与上海当地朋友多交流会加快他们对上海生活的适应。

(3) 休闲主动意识有待加强

外籍人士应增强主动意识,才能更好地在异国工作和休闲。如主动结交中国伙伴、参加各种当地的学习班、民间社团等。

3.对跨国企业的启示

(1) 跨文化休闲培训有待开展

据以往研究表明,跨文化训练能够降低文化冲突的程度,缩短新文化的适应时间、减少适应工作的时间[7],但本文调查中只有20%的外派人员在出国之前接受过跨文化培训。虽然他们普遍认为该培训有必要开展,培训中对外派国的休闲文化知识介绍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同时有助于企业提高绩效。

(2) 外籍女性更需要社会支持

研究发现,外籍男性的休闲目的以身体放松为主,而外籍女性则选择朋友沟通居多。这体现出女性外籍人士在上海生活时更需要寻求家人、朋友或当地人的社会支持。这部分人群是企业应该重点关怀的对象。

(3) 文化适应存在4个阶段

研究发现,外籍人士的适应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冲突、蜜月、危机、恢复和适应阶段。4个阶段有不同特点,应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帮助外籍人员更好地在上海工作、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田晓虹.在沪外籍人士的社会文化适应现状与特征[J/OL].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2007.

[2] 北京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城市[EB/OL].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52091.shtml,2008.5.6

[3] 杜红,王重鸣.外资企业跨文化适应模式分析:结构方程建模[J].心理科学,2001(4):415-418.

[4] 郑怡清,朱立新.上海市民休闲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6(4):60-64.

[5] 上海的“碧云人”.决策与信息[J].2007(3):47-49.

[6] 张芬霞.上海国际化进程中的语言发展战略探讨[J/OL].http:∥www.yywz.shu.edu.cn/yuwenluntan/luntan20051220d.htm,2006.

[7] 余伟,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7).

[8] 张文建.上海都市旅游的跨文化体验与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6-51.

Research on Leisure Behaviors of Foreign Nationals in Shanghai

ZHENG Yiqing1,ZHU Lixin2

(1.Advanced Technology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2.College of Tourism,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This thesis mak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leisure behaviors of foreign nationals in Shanghai by a questionnaire from the angle of regional cultures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behaviors.It purports to reveal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eatures of the leisure behaviors of foreign nationals in Shanghai with a view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foreign nationals,and foreign companies as well.

Key words:foreign nationals in Shanghai;leisure behavior;cross-culture

(责任编辑:车婷婷)

猜你喜欢
外籍人士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走进湖州 感受“最美中国”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义乌:举行外籍人士旁听人员座谈会
缅甸联邦政府将整顿外籍人士未经允许租赁土地种植水果的问题
巴拿马将取消伪造资料者的居留和工作权
深度解析